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6762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岭、乐清“空巢老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浙江万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调研小组成员:缪永炜、陆梅方、朱雪微、许悠、杨虹、陈泽祥、江勤伟,指导老师:王琴、赵飞)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老人和孩子渐渐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并且近年人群数量还在增加。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是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由于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还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

2、,让老人们陷入孤寂之中。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在孤寂与忧郁中度过年年岁岁的老人们,除了未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外,就连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至与他们的子女永远的告别。 浙江万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于8月15日至8月21日分别奔赴台州温岭、温州乐清等地采取随机的方式对留守老人进行了调查,共发放现状情况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4份,其中有效问卷169份。本调查的空巢老人是指老年空巢家庭是

3、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50-60岁占0.08%,60-70岁占22.74%,70岁以上的占77.18%。通过对台州温岭、温州乐清的“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调查发现,他们在生活上都存在一定困难。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使他们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本调查从“空巢老人”的子女对老人的关心程度、生活来源、所面临的困难、城镇社区或村庄对空巢老人的关心等多个层面展现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态。一、温岭、乐清“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1.温岭、乐清“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有效问卷169份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一:温岭、乐清“空巢老人”的

4、基本情况(169份为例)项目分类人数比例年龄50-6010.80%60-703722.02%70-13177.18%学历小学或以下16698.80%初中31.20%高中00.00%大学及以下00.00%孩子的数目163.69%23721.40%2个以上12674.90% 根据实地走访发现:在温岭、乐清的留守老人的年龄相对都比较大,以70岁以上的老人占多数。也因为年龄的原因,部分老人行动已经不是很方便了。留守老人们大多都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却有着浓厚的传统思想,渴望家庭团圆美满。2. 生活状况1) 在收入来源方面。 我们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老人没有固定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儿女资助和政府的低

5、保。政府的低保每月只有300块,很多老人同时也自己种地,减少生活的开支。 2)子女与老人的联系。根据此次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老人与子女居住在不同的省市(79.3%),特别是对于在外省务工的青年,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在我们对留守老人子女的回家频率调查发现,选择三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回家一次的比例占到了88.9%,其中半年至一年回家的,超过了一半,这使老人们长期难以见到自己的子女,得不到子女的照顾。56.21%的子女会时常通过电话,关心留守老人的生活和精神情况。调查显示,老人和儿女分开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家里经济困难需要儿女外出打工(45.31%)来保障全家的生活,儿女追求自己的事业发展(34.51%

6、),不适应外地生活(31.18%)也是影响老人与儿女分开居住的重要原因。(见图一) 图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3) 老人们平时的生活。 留守在家的老人,平时都有哪些业余活动呢?对此,我们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空巢老人”每天以和同龄人交流、活动为主(39.21%),老人们都是通过和同龄人的交流来排解孤独;照顾孙辈也是他们的活动之一(24.39%)。还有做农活、家务等(17.10%)和看似暗示、听收音机(14.50%)各占了一部分。本次我们抽样调查中很少老人是在参加老年大学的(2.40%);体育锻炼或社区文娱活动也只占了少数(2.40%)。为此我们觉得政府或者社会应该多关心我们的空巢老人,多修建一些

7、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以丰富他们日常生活。(见图二)图二:有哪些活动充实生活4) 困难与帮助。留守老人独自在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他们会怎么解决?我们就“当您有重体力活不能完成时,一般会向谁求助”这个问题调查,如下图所示,结果70.38%的老人表示会求助邻居,只有10.61%的老人表示会联系子女,让他们回家帮忙。老人们都表示,自己会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不会轻易联系子女,以免影响他们的工作。(见图三) 图三:对于不能完成的重体力活向谁求助对于得到社区和村委员会的帮助比较多的是他们定期上门走访(41.10%),而提供低强度的工作(0.91%)几乎没有,希望政府能给予他们一些低强度的工作,

8、其实老人们也很无聊,他们希望能做一些事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见图四) 图四:社区或村委会提供哪些帮助老人对于自己今后的生活最担心什么,33.52%的老人表示基本不担心,他们表示不担心自己的生活,担心子女在外的安全和发展。其次,32.43%的老人担心生病或者意外,27.82%的人担心今后的生活更加孤独和寂寞。受访的一位老人说了一件事:他已经95岁了,曾经有一次感冒了,没有一位亲人在身边,感冒差点要了他的命,万幸的是周围的邻居没看到他人,于是去他房里才发现他已生病,才得以医治。对于对生活的要求,让我们意外的是绝大多数的老人都觉得没什么特殊的要求。老人们表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往已

9、经很好了,他们知足了,同时他们开销并不大。他们希望子女们在外好好发展,不要担心他们。虽然,他们表示的没有要求,但是,从交谈中、眼神里,我们感受到他们内心无比渴望家人团聚,能享受天伦之乐。(见图五) 图五:对未来生活的憧憬3、老人的愿望 要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社会关注、政府指导、政策保证、家庭参加多管齐下。40.71%的受访老人认为家庭成员尽到赡养责任,31.25%的人认为需要国家建立保证机制,28.04%的人认为提高家庭收入,子女不会去外地务工才是解决的办法。(见图六)图六:如何解决“空巢老人”题在温岭、乐清的“空巢老人”他们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对子女的理解、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知足。他们的愿望很

10、少很小,几乎都是关于家庭和子女,很少关乎自己。(见图七)图七:老人的美好愿望二、相关建议1.为老人提供低强度的工作,保障其经济收入同时充实生活。 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子女给的赡养费,退休金。而在我国拥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的老人只是一小部分,且主要分布在城市。农村空巢老人无论在经济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困难都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农村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收入相对种地收入高些,但是对空巢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有限,且很多男性空巢老人不得不承担农活,更加重了他们的劳作负担和身体负担。而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他们相对于城市的空巢老人,经济状况更加堪忧。2.让老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政府医疗

11、体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慢性疾病等经常会困扰老人,办事效率降低,但是很多老人仍然觉得自己必须要像年轻时一样有很好的办事效率,像年轻时一样有好的身体,无法正视自己的现状,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自我贬抑,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所以,应该让老年人相应的转变思想,用一种积极地态度去对待它,树立独立的生活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应该让老人认识到自己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身体素质下降,效率降低等客观问题,从心里接受这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并且做好健康教育,使空巢老人具备有关慢性病及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改变观念,接受社会和社区提供的养老机构等。此外,国家也应该改善和提高

12、医疗体制,更好的保障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3. 兴建老年人活动场所。目前一些农村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有些农村虽有,但条件较差、软硬件设施不全、服务不到位。建议上级政府在财政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给予资助,为空巢老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条件。4. 建设老年社区。 所谓老年社区,指的是由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具有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具有社区规模和建制,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对象的居住区。这种居住区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老年居室和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24小时联机的紧急呼叫系统、社区内建立老年医院、老年学校、老年购物中心、老年服务机构等,老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周到的服务。

13、这样把老人集中,统一进行管理的方式无疑更能方便空巢老人的生活,同时也更便于社区进行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相关链接针对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改善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以浙江部分城市为例:1. 台州抓惠老政策。实施养老机构床位补贴制度,对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每张补助300元、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每家补助2万元、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每年每家以奖代补2-3万元,推动了该市养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继续实施高龄老人补助制度,全市2.4万80岁以上老人享受到每月不低于30元补贴,百岁老人的长寿补助金由原来每月300元提高到了500元。2. 台州落实老年乐园工程项目。按照老年乐

14、园工程的统一规划,积极推动老年乐园综合楼工程项目,已明确了政府投资,确定了占地20亩、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 、投资近5000万市老年乐园综合楼的建设方案。3. 台州市落实老年安养工程项目。新建村级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100家的工作任务已经提前完成,全市村级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总数达到300家,建立了专业、专职、志愿者、银龄互助4支服务队伍,共12154人,其中专业队伍达2576人,共帮扶服务不同需求老人53979人。老年福利机构总床位数稳步增长。新增养老床位数300张,全市养老床位达6125张,万人养老床位数达335张。4. 温州市实施“十进社区关爱老人送服务”计划。以健全完善十项服务为

15、抓手,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积极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关爱空巢老人综合服务能力。定期到老人家敲门问候,照顾老人日常生活,提供生活服务;定期陪老人聊天交流,开展老人心灵疏导,提供精神服务;每逢明间传统节日,陪老人过节联谊,提供亲情服务;定期为老人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保健服务;听取老人有关问题的反应,依法进行调处,提供法律服务;宣传应急处置知识,落实突发事件防范措施,提供应急服务;详细记载居家养老文明志愿服务卡,记录志愿服务情况,提供信息服务;定期组织老年文体健身活动,添置老人健身器材,提供健身服务;出台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鼓励社会兴办社会养老福利机构等,提供家政服务;健全城乡老年“星光之家”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购置提供教育、活动和生活服务等用品。5. 温州市实施“百场温州文明宣教提素质”计划。围绕全市文明素质提高工程,依托“文明大讲堂”、“社区大讲坛”,利用老年大学、社区市民学校等平台,借助各级专家学者和志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广文明礼仪,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倡导孝心敬老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关注、支持、参与空巢老人文明志愿氛围。对空巢老人重点宣传党和政府对老年人有关优扶政策、科学文化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