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06018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二课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小学 王俊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课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设计理念: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尾相呼应。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上下文和图片等资料理解

2、“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从语言文字中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之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3、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学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许多有关圆明园的毁灭的相关参考材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圆明园的毁灭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让学生观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 自主式导读1.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2. 出示学习目标:(1) 我会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出示导学提纲:(1) 那

4、些生字最难记?小组交流并写出识字方法。(2) 小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组长纠错,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 学生自学:(1) 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 圈画批注,记忆生字,试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新词,提出不懂得生字小组学习加以运用。(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确,读熟悉,边读边思考导学问题。二、 互助式解疑5. 提出各自疑点,小组相互讨论。(1) 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我是怎样记住他们的?(2) 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剔、宏、瑰”等字形。(3) 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加深和学生对生字的认识。(4) 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5、体会文中情感。学生以“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 探究式点拨6. 师生讨论:(1) 畅谈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2)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择的段落,谈感受。(3) 有感情第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四、 强化式拓展7. 练习(分层次)指名读课文。8. 当堂测试:(针对目标,题量适当)通过刚才学生上台讲解生字情况,听写本课易错,易混淆生字。9.课后作业:(1) 家长听写生字(2) 搜集有关“圆明园毁灭之前及毁灭后”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 自主式导读1、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2、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我能通过学习课文及课外资料了解

6、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自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3).我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激发自己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并增强自己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出示导学提纲(1).自由读2-4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句子,与小组交流,完成表格。文中的句子(划出即可)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布局建筑风格收藏文物【设计意图: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品读,美读,感悟昔日辉煌】(2)默读第5段,划出让你感到痛心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感受。4.学生自学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批注,解决导学提纲。二、互助式解疑5.学生自学,提出自己不懂的与小组成员交流,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询问。三、探究式点拨6.师生讨论(1

7、)理解“众星拱月”,并出示圆明园“众星拱月”布局图【设计意图:出示“众星拱月”布局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布局的独特】(2)交流建筑风格a.理解“象征”,及各种不同建筑风格.b.品读重点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c.出示风景幻灯片(各景点名胜及“四十景点”)【设计意图:直观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3)交流历史文物引导:时间跨度之长,园内珠宝之多,感受“不可估量”的价值(4)师生交流第二个导学提纲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感受“统统掠走”“任意毁坏”,并指导朗读【设计意图: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让孩子们体会侵略者的

8、强盗行径】出示:“火烧圆明园”片段,生观看。【设计意图:真实动态的画面,直击学生内心,激发其对侵略者的仇恨】四、强化式拓展7.出示小诗,并擦板书。【设计意图:随着板书的拭去,增强孩子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8.当堂测试:面对这一片废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用笔写下来9.作业:现在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你同意么?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举世闻名 博物馆 艺术馆 瑰宝 精华教学反思:这是我在晋源街办的展示课中所讲的一节课。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

9、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文章的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数量众多的图片等等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教学中还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

10、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语言,品味语言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精美,壮观。使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衷地发出“圆明园真的太美了”这样的感叹。当学生沉浸在圆明园的辉煌中时话锋及转:“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毁灭了,是谁毁灭了它?为什么会被毁灭?”引导孩子感受圆明园的毁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再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11、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的无奈,让学生在一种至恶至丑的情境中产生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被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到极点。这时组织学生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这样同学们都感慨万千。最后我再次组织学生通读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有的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对侵略者的行径仇恨让他们认识到了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在教学时由于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展开。在课上如果安排学生动笔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