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体工程

上传人:小磊 文档编号:10105255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筋砌体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筋砌体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筋砌体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筋砌体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筋砌体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筋砌体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筋砌体工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配筋砌体工程13-5-1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13-5-1-1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构造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有组合砖柱、组合砖垛、组合砖墙(图13-40)。图13-40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面层和砖组合砌体由烧结普通砖砌体、混凝土或砂浆面层以及钢筋等组成。烧结普通砖砌体,所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7.5,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混凝土面层,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混凝土面层厚度应大于45mm。砂浆面层,所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7.5。砂浆面层厚度为3045mm。竖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PB235级钢筋,对于混凝土面层,亦可采用HRB335级钢筋。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钢筋的净间距

2、不应小于30mm。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0.2%。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筋直径,并不宜大于6mm。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及500mm,并不应小于120mm。当组合砖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结钢筋。对于组合砖墙,应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竖向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3-44中的规定。受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mm。保护层厚度 表13-44

3、组合砖砌体保护层厚度(mm)室内正常环境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组合砖墙1525组合砖柱、砖垛2535注:当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对于组合砖柱,保护层厚度可减小5mm。13-5-1-2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施工组合砖砌体应按下列顺序施工:1砌筑砖砌体,同时按照箍筋或拉结钢筋的竖向间距,在水平灰缝中铺置箍筋或拉结钢筋;2绑扎钢筋:将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绑牢,在组合砖墙中,将纵向受力钢筋与拉结钢筋绑牢,将水平分布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绑牢;3在面层部分的外围分段支设模板,每段支模高度宜在500mm以内,浇水润湿模板及砖砌体面,分层浇灌混凝土或砂浆,并用揭棒捣实;4待面层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达到其设计强度的30%以上,方

4、可拆除模板。如有缺陷应及时修整。13-5-2 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13-5-2-1 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构造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仅有组合砖墙(图13-41)。图13-41 构造柱和砖组合墙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烧结普通砖墙以及拉结钢筋等组成。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边柱、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构造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不宜少于4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大于16mm。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6,间距200mm,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宜采用6、间距l00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

5、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烧结普通砖墙,所用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砖墙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6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图13-42)。图13-42 砖墙与构造柱连接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各层洞口宜设置在对应位置,并宜上下对齐。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6、240mm。13-5-2-2 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施工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施工程序为: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板、浇混凝土、拆模。构造柱的模板可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在每层砖墙及其马牙槎砌好后,应立即支设模板,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靠,防止模板缝漏浆。构造柱的底部(圈梁面上)应留出2皮砖高的孔洞,以便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后封闭。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马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构造柱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070mm,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0mm。混凝土随

7、拌随用,拌合好的混凝土应在1.5h内浇灌完。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灌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0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混凝土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灌。捣实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应分层振捣,振动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度的1.25倍。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为2030mm。构造柱与砖墙连接的马牙槎内的混凝土必须密实饱满。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层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在逐层安装模板前,必须根据构造柱轴线随时校正竖向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13-5-3 网状配筋砖砌体13-5-3-1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造网状配筋砖砌体有配

8、筋砖柱、砖墙,即在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水平灰缝中配置钢筋网(图13-43)。图13-43 网状配筋砖砌体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钢筋网可采用方格网或连弯网,方格网的钢筋直径宜采用34mm;连弯网的钢筋直径不应大于8mm。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小于30mm。钢筋网在砖砌体中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高,并不应大于400mm。当采用连弯网时,网的钢筋方向应互相垂直,沿砖砌体高度交错设置,钢筋网的竖向间距取同一方向网的间距。设置钢筋网的水平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13-5-3-2 网状配筋砖砌

9、体施工钢筋网应按设计规定制作成型。砖砌体部分与常规方法砌筑。在配置钢筋网的水平灰缝中,应先铺一半厚的砂浆层,放入钢筋网后再铺一半厚砂浆层,使钢筋网居于砂浆层厚度中间。钢筋网四周应有砂浆保护层。配置钢筋网的水平灰缝厚度:当用方格网时,水平灰缝厚度为2倍钢筋直径加4mm;当用连弯网时,水平灰缝厚度为钢筋直径加4mm。确保钢筋上下各有2mm厚的砂浆保护层。网状配筋砖砌体外表面宜用1:1水泥砂浆勾缝或进行抹灰。13-5-4 配筋砌块砌体13-5-4-1 配筋砌块砌体构造配筋砌块砌体有配筋砌块剪力墙、配筋砌块柱。配筋砌块剪力墙,所用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灌孔混凝

10、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配筋砌体剪力墙的构造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墙的转角、端部和孔洞的两侧配置竖向连续的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2应在洞口的底部和顶部设置不小于210的水平钢筋,其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35d和400mm(d为钢筋直径);3应在楼(屋)盖的所有纵横墙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宽度和高度宜等于墙厚和砌块高,圈梁主筋不应少于410,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同层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的2倍,或该层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不应低于C20;4剪力墙其他部位的竖向和水平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墙长、墙高之半,也不应大于1200mm。对局部灌孔的砌块砌体,竖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

11、于600mm;5剪力墙沿竖向和水平方向的构造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07%。配筋砌块柱所用材料的强度要求同配筋砌块剪力墙。配筋砌块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400mm,柱高度与柱截面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0。配筋砌块柱的构造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图13-44):图13-44 配筋砌块柱配筋1柱的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数量不少于4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2箍筋设置应根据下列情况确定:(1)当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0.25%,且柱承受的轴向力大于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25%时,柱应设箍筋;当配筋率镇0.25%时,或柱承受的轴向力小于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25%时,柱中可不设置箍筋;(2)箍

12、筋直径不宜小于6mm;(3)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6倍的纵向钢筋直径、48倍箍筋直径及柱截面短边尺寸中较小者;(4)箍筋应做成封闭状,端部应有弯钩;(5)箍筋应设置在水平灰缝或灌孔混凝土中。13-5-4-2 配筋砌块砌体施工配筋砌块砌体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将所配置钢筋加工成型,堆置于配筋部位的近旁。砌块的砌筑应与钢筋设置互相配合。砌块的砌筑应采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和专用的小砌块灌孔混凝土。钢筋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1钢筋的接头钢筋直径大于22mm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其他直径的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的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2)受拉钢筋的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

13、.1La,受压钢筋的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0.7 La(La为钢筋锚固长度),但不应小于300mm;(3)当相邻接头钢筋的间距不大于75mm时,其搭接长度应为1.2 La。当钢筋间的接头错开20d时(d为钢筋直径),搭接长度可不增加。2水平受力钢筋(网片)的锚固和搭接长度(1)在凹槽砌块混凝土带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d,且其水平或垂直弯折段的长度不宜小于15d和200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5d;(2)在砌体水平灰缝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0d,且其水平或垂直弯折段的长度不宜小于20d和150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5d;(3)在隔皮或错缝搭接的灰缝中为50d2h(d为灰缝

14、受力钢筋直径,h为水平灰缝的间距)。3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1)灰缝中钢筋外露砂浆保护层不宜小于15mm;(2)位于砌块孔槽中的钢筋保护层,在室内正常环境不宜小于20mm;在室外或潮湿环境中不宜小于30mm;(3)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配筋砌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比上述规定至少增加5mm。4钢筋的弯钩钢筋骨架中的受力光面钢筋,应在钢筋末端作弯钩,在焊接骨架、焊接网以及受压构件中,可不作弯钩;绑扎骨架中的受力变形钢筋,在钢筋的末端可不作弯钩。弯钩应为180弯钩。5钢筋的间距(1)两平行钢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2)柱和壁柱中的竖向钢筋的净距不宜小于40mm(包括接头处钢筋

15、间的净距)。13-5-5 配筋砌体质量配筋砌体质量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配筋砌体质量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1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规定;2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配筋砌体主控项目:1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性能试验报告、隐蔽工程记录。2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抽检数量:各类构件每一检验批砌体至少应做一组试块。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或砂浆试块试验报告。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构造柱,且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合格标准:钢筋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钢筋竖向位移和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4构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45的规定。构造柱尺寸偏差 表13-4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柱中心线位置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