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05144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优秀课件12论语十二章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能说出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2.能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孔子,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 人;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有“万 世师表”、“千古 圣人”之称。他首 开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倡 导施行“仁政”。,自学指导一,大声朗读课文(两分钟),读完后小组讨论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组pk.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快的将获得优先抢答权。(任意挑三个)时间三分钟。,自学检测一,论语 不亦说乎 愠 吾 三省 逾矩 罔 好之

2、者 箪 殆 肱 笃志,ln,yu,yn,w,xng,y,wng,ho,dn,di,gng,d,自学指导二,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解释每则重点字词意思及句子意思。,自学检测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遥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时: 说: 朋: 知: 愠: 君子:,按时,愉快、高兴,志同道合的人;,了解,发怒、生气,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

3、范围。,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教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三: 省: 为: 谋: 忠: 信: 传: 习:,多次,反省,替、帮,考虑事情,尽心竭力,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1)有: (2)立: (3)不惑: (4)天命: (5)耳顺: (6)从心所欲不逾矩:,同“又”,站得住的意思,掌握了知识,不被外 界事物所迷惑。,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故: 知新: 可: 为:,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 以凭借;,做,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罔: 殆:,迷惑,感到

5、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住处,别人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箪: (2)巷: (3)乐:,音,古代盛饭用的竹器。,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于学。,堂清试题,一、给下列红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愠 吾 三省 逾矩 罔 好之者 箪 殆 肱 笃志 二、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熟读课文,

6、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自学指导一,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解释每则重点字词意思及句子意思。,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自学检测一,知: 好: 乐:,懂得、了解,以为乐,喜欢,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7、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饭: (2)曲肱: (3)于:,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肱,音,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对于,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

8、所接受。拓展:饭蔬饮水: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然后学习它们;(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改正它们。”,三人: 善者: 从: 不善者:,几个人,优点,跟随,缺点,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川: 斯: 舍:,这,代词,舍弃,河边,孔子在河流的

9、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这里必须明确,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对

10、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三军: 匹夫: 帅: 志:,军队的通称。,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 指男子汉。,主帅,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 笃: 近思: 仁:,子夏说:“博览群书并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修德进学的门径:学欲广博,志欲坚定,外问于人,内思于心。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

11、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广也,坚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自学指导二,回顾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孔子更欣赏哪一种人?为什么?,自学检测二,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是“他人”, 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

12、,体现了一种 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 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互换后就破坏了这个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 现增资的这种品质。,自学检测二,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孔子更欣赏哪一种人?为什么?,“知之者”是指懂它的人,“好之者”指爱好它的人, “乐之者”是指以它为乐的人。孔子更欣赏第三种 人。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堂清测试 1、给加线字注音: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2、解释下列词语 时习: 说: 吾: 省: 逾: 罔: 好 : 笃: 3、翻译下列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