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105113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按回目简答题汇编(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简答题汇编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答: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2、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答:贾雨村看见娇杏回头看了他两次,贾雨村以为她对自己有

2、意,在贾雨村升为知府后,便去娇杏为妾,不久贾雨村正室死去,娇杏便被扶正,并为贾雨村生下了一个儿子,从此便成为人上人,所以后文有“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说法。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1、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王夫人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说说此玉的来历?答:此玉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最后一块石头,历经日月有了灵性,想下界历练一番,因此幻化为美玉伴随宝玉降于人间。2、贾雨村被革职,后来凭借什么关系又官复原职了?答:贾雨村在林府做黛玉的老师,黛玉的母亲去世,外婆家来接她,林如海给贾雨村写了一封推荐信,借着贾府

3、的关系官复原职。3、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反映了黛玉什么心理?答: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4、宝黛初次见面,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这和前文的哪个神话有关联?答:神瑛侍者曾灌溉过一棵绛珠仙草,此仙草幻化成形,承诺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灌溉之恩,这两个人都下界历练,因此两个人感到熟悉。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1、联系红楼梦中门子拿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试做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答案:从“护官符”中我

4、们可以看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尊贵、豪富、奢侈,从而反映了当时宫廷及官场的腐败,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2、根据贾雨村在英莲一案中的表现,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答案:通过英莲一案的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贾雨村的虚伪、圆滑、世故、徇私枉法的性格特点。第 五 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1、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答:暗示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

5、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2、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答:暗示了妙玉的命运。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3、请写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答: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

6、、李纨和秦可卿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请简析刘姥姥在本回的作用。刘姥姥是写得极为生动的一个人,作者很少直接刻画刘姥姥的心理,却通过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把刘姥姥矛盾、战战兢兢的心理表达得一览无余。比如在门口问路时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一个“蹭”字,功力深厚,绝对没有别的字可以代替。另外,作者故意把刘姥姥写得十二分的难堪,为的是存托府中人的作威作福,想想后来个人的结局,善恶分明,心中几分苦笑。刘姥姥在堂屋里等凤姐的时候,“屏声侧耳默候”、“只听”、“又见”、“听得”、“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写得诡秘之极,可想象刘姥姥此时是何等的心惊肉跳,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又写刘姥姥时刻不忘教

7、训板儿,推板儿,可见刘姥姥无一刻不紧张,教板儿一面固然是怕板儿做错事,是姥姥、自己的一个掩饰紧张和求得片刻解脱的法子。到后来,写出姥姥还饿着肚子,再看前面“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 ,而“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真是心痛欲绝,欲哭无泪。到后来凤姐给钱时,还被凤姐的利嘴耍了一番,弄得又喜又悲,让人既极不忍心。凤姐则是无处不耍权谋,然终是“反算了卿卿性命”,可悲可叹!刘姥姥是一个顶可爱的老人,在大观园里和贾母对比起来写时,更能看得清楚。在写刘姥姥的过程中还插了贾蓉借玻璃炕屏,叔嫂两个在刘姥姥面前借公论私,打情骂俏,“正经”侄儿不“正经”,丑不可言。另外,刘姥姥在堂屋柱子上

8、看见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我们看来,那不就是很平常的一个钟吗,不过在当时,那可是个宝贝,远从西洋来的,作者说隐去年代,使之无从可考,却又处处点破。一片苦心!以刘姥姥进荣国府作纲领,不是要以刘姥姥作纲领,而是以荣国府作纲领,以荣国府内部的腐朽黑暗预示的崩溃毁灭的结局作纲领,荣府的命运,就是宁府的命运,就是整个社会的命运,这,才是真正的纲领,而刘姥姥,是划破这层面皮的一柄利刃,因此,也是纲领。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谈谈第七回在过渡方面的特点。 过渡和引入极其自然,出乎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作者的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带着我们往前走。因为周瑞家的回王夫人话,才领得送宫花的差事,借送宫花

9、使我们看到了众姐妹们的生活进行时,并且通过他们接受宫花之时的反应刻画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见缝插针般的做一番介绍。此时周瑞女儿也忙里添乱,为夫婿之事来求助母亲,而最后处理之事却写得相当的清淡,使我们从中既看到了周瑞家的在贾府里的分量,又看到了贾家在串通官府上的轻松。这不正是为将来的败落埋下了伏笔吗?凤姐儿被邀去宁府玩儿,按照常理来讲,冗繁平淡之事,下笔千言难以出彩,但是,作者却巧妙地在此转移视线,安排宝玉和秦钟在此相识,一个在第五回提及的事情,在这里再接着说,二人相见恨晚,语言投机,也为后来的事情发展设下了伏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才有送秦钟,差焦大,和焦大的醉骂。其构思,其笔法不得不令人

10、折服。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1、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写道:“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请问这个情节体现了贾宝玉什么性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该回情节加以分析。此回的要点是宝玉贪闻宝钗身上的香:(评:一个“贪”字,写出了宝玉的女人崇拜狂性格)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是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这段文字很有味儿。宝钗身子的香是人为的冷香,这种体香,是内在的。就这一点来说,这香与女性的天然体香是相似的。薛宝

11、钗身子的这种香,不是轻微的淡香,而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森森,有浓密之意。而只有贾宝玉一人能独享此艳福。这是为什么呢?这和第19回黛玉身上的香也只有宝玉一人能闻到一样,或许是作者要强调他们之间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缘份”吧。是这样!但作者这样的写法,用佛教哲学来解释这种现象,是因缘。这也是神来之笔。幽香,是一种轻微的绵绵的甜。凉森森,既是香之浓烈,又是香之寒气逼人。这“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在修辞上是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的转化;读之,有一种缠缠绵绵的音乐之美。是啊,宝钗和黛玉,对于宝玉来说,是一首美妙的歌,她们的体香,当然是一曲动人的、令人陶醉的音乐啊。当然,薛宝钗身

12、子的这种冷香,是宝钗性格的象征,是宝玉的某种主观感觉的产物,这和后文第19回林黛玉的天生暖香,是不尽相同的。2、就第八回中薛宝钗会见宝玉时精心打扮,但不是华丽而是朴素得体,请简要分析。宝钗会见宝玉,在事先是预谋好的。会见时的穿着,看去很朴素,很平常,其实是经过薛宝钗精心设计的,一切以符合宝玉的审美观并能吸引对方为目的。这使人想起了玛格丽特小说飘中的郝思嘉。她在某次参加一次野宴之前穿衣打扮,确定的宗旨是:什么衣裳最能吸引她的情人希礼。飘的作者写郝思嘉的这一心理,淋漓尽致。而红楼梦却不写宝钗的这一心理,让读者自己去联想。第 九 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第 十 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

13、太医论病细穷源1.红楼梦中,有好些个恋童癖者,薛蟠便是此中最突出的一个。请结合第九回分析薛蟠的这种畸形心理特征。答:薛呆子虽出身于名门大户,因父亲早逝,没有得到过严格的管束和教育,智商低下,不好诗书,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眠花宿柳,无所不为,而又心无点墨,愚顽可笑。在家庭,时时受到母亲的指责,就连妹妹宝钗也可以对他进行开导、规劝、嘲讽;在社会上,更是四处碰壁,常常被人玩弄,绝对地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与女子的交往中,除了用金钱购买感官的刺激外,并不能以自己的容貌和才华的魅力进入有着“恋情”氛围的过程;就说“同性恋”这种形式吧,他呆头呆脑地想和柳湘莲亲近,最终遭受了一顿饱打。这些挫折,使他把兴趣

14、转到儿童身上,去取得性满足。2. 结合红楼梦第九回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简要分析茗烟的形象。答: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知己非林黛玉莫属。其实贾宝玉还有一位男性知己,他的地位,以及跟宝玉的密切程度不亚于袭人和晴雯。他不安世事,淘气顽皮,是宝玉叛逆思想、叛逆行为的支持者和同情者。有了他的机灵和巧于应付,宝玉才可能私自外出;有了他的支持和帮助,宝玉种种离经叛道的举动才得以实现;有了他外出买书,才上演了宝黛共读西厢记的美丽画面。茗烟是起的一种对照的作用,他跟首席男仆李贵对照。李贵是忠心耿耿地执行贾政的指示,而茗烟是不听话、不执行指示,而且有时主动挑唆宝玉不听话,起煽风点火的作用,所以他就成为宝

15、玉离经叛道的得力助手。茗烟最了解宝玉的心,所以宝玉很多机密的事也不瞒他。 “茗”在古代指得是茶,砌了茶以后也可以叫茗。茗冒烟,指得是一杯热茶,喝了以后又解渴又温暖人心。茗烟的名字由此而来。第 十一 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1、凤姐儿初见贾瑞时由吃惊到含笑,这种变化表现她怎样的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凤姐儿猛然见了贾瑞,身子望后一退,定下神,看清了贾瑞的嘴脸后,便假意含笑说了一大堆亲热话,而且暗在心中发狠,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由此即可看出王熙凤表面一盆火,背后一把刀的性格。2、这一章节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章承上启下,承秦氏之变,启贾瑞之死。第 十二 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秦可卿病重,熙凤和宝玉前去探望,宝玉为什么哭了?答:宝玉和熙凤来到秦可卿房中,看见可卿屋里挂着一幅海堂春睡图和“嫩寒锁梦因春冷,芳乞笼人是酒香”的对联时,想到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后又听到秦氏说了一些“未必熬到过年的话”等来,一时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泪来。2、“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请简要描述这一情节。答:凤姐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来一个人,向前对凤姐说道“也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