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引论.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4091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育学引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学引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学引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学引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学引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学引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育学引论.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育学引论教材特点 1、内容广博,系统性强。 2、有些内容与语文新课标脱节,具有滞后性特点。教学说明 1、教学立足于教材和教学大纲,适量补充语文新课标的内容。 2、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做集中阐发,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点章节 第一章 语文教育的本质 第五章 语文学科教材 第八章 阅读教学 第九章 作文教学 第十四章 语文学科美育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题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第一章 语文教育的本质 语文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语文教育的产生和演进 一、语文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

2、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产生 商周时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代的高级学府“国学”还有诗书教育,诗,是古代的文艺教育;书,是古代的文字教育。 三、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演进第二节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 二、本世纪语文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叶圣陶:“语文”一名,开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第三章 语文教

3、育与人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若不能理解和使用语言,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无法思维。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借助语言文化,可丰富学生的智慧和个性。 第四节 语文教育与现代化进程第二章 语文教育系统 语文教育系统的一般特点 1、整体性 2、层次性 3、开放性第二节 语文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 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言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构成了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家庭语文教育的特点 1、继承性 2、基础性社会语文教育的特点 1、广泛性 2、动态性学校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育,包括从小

4、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的语文教育。 1、规范性 2、选择性第三节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要素系统、过程系统、状态系统。第三章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育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和实施可行性。它的确立,主要依据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语文学科性质和学生发展状况。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 1、学科规定性 2、范围普遍性 3、阶段预期性 4、实施可行性确立语文学科目标的依据 1、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 2、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系统 3、学生发展状况和语文教学

5、实际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 一、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要素与结构 汉语言文字为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二、几种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介绍 1、美国学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认为教育目标分属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以“三线合一”为基础,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的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主体序列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序列的确解,应建立在语文学科教育的逻辑主线、个人言语发展的心理主线、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主线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形成三线合一的语文学科目标的主体序列。第四章 语文学科课程 语文课程:就是学校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安排的语文科目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

6、语文课程是从1903年起开始设置的。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发: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三节 台湾、香港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 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四个时期: 1、“唐文”时期 2、“汉文”时期 3、“中文”时期 4、“中国语文”时期第四章 语文学科课程的发展趋势 1、语文课程与学科内容同构 2、语文课程与时代需求共振 3、语文课程与国际效率接轨 4、语文课程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第五章 语文学科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语文教材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材

7、是一个序列,狭义的语文教材通常指语文教科书。 中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1、课文系统 2、助读系统 3、作业系统 4、知识系统 语文教材的功能: 1、凭借功能 2、示范功能 3、教育功能 4、发展功能 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编型与综合型。 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求: 1、语文教材的使用必须符合我国语文的整体性特点。 2、必须正确认识教材的特点。 3、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嬗变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经学教材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 文选

8、教材: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亦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二、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1945年又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中等国文是解放区语文教材的代表。第四节 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突破单一的编排体系 二、正确处理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几种关系 1、正确处理“大语文”和“小语文”的关系 2、正确处理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关系 3、正确处理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4、正确处理分编和合编的关系 5、正确处理现代和传统的关系 6、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第六章 语文教学过程和原则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关于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概念 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等。

9、 二、我国历史上有关语文教学过程的见解 传统学语文的程序:识字读文讲文作文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过程: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 凯洛夫的教学过程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课型 一、预习课型 二、讲读课型 三、讨论课型:是组织学生通过共同讨论来探索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课型。它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研讨。可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克服一言堂所造成的学生消极被动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练习课型 五、参观课型 六、自读课型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语文教学原则:就是语文教学原则所必须遵

10、循的基本法则,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是语文教学中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文道统一的原则 一、古人对文道关系的认识: 文是文章的形式,道是文章的内容,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文道统一原则提出的依据: 1、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征决定。 2、是语文教育规律的反映。 3、是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决定的。 4、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能否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关系到语文教学成败的大问题。 三、正确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 第一,要全面认识文道统一的含义。三个意思:即一篇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教学中要注

11、意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第二、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计划安排。 第三、在听说读写中努力贯彻文道统一。 第四、要克服一种错误认识。 (二)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 (三)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四)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第七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基础知识是指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求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语文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一、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做到“精要、好懂

12、、有用”。 (二)整体把握,“知行”结合。第八章 阅读教学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二、阅读教学的作用 1、从阅读中吸取知识 2、在阅读中掌握方法 3、在阅读中开发智力 4、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 5、产生审美教育的作用第二节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认读能力的培养 专家认为,中学阶段应掌握35004000个汉字,并提倡自然积累。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 评价鉴赏能力:评价作品的能力,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鉴赏,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评价,是读者对文章的优劣发表自己的见解,偏于理性的褒贬;鉴赏则是带有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和趣味,偏于形象的直觉,感情是也是爱憎分明的。四、阅读

13、技能的培养 1、朗读 2、默读 3、精读 4、略读第三节 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认识作用 2、借鉴作用 3、思想教育作用第九章 作文教学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作文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 2、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3、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4、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程序: 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国际上通行的作文教学程序: 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 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第一阶段:教师写

14、前指导学生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写中指导学生写作 第三阶段:教师写后指导学生总结作文讲评 1、讲评的要求 (1)文道统一,综合评价;(2)突出重点,讲求实际; (3)正面教育,热情恳切 2、讲评的方式 (1)综合讲评; (2)专题讲评; (3)佳作讲评; (4)对比讲评第三节 作文指导的方式方法 情境作文: 也称情景作文、情境型想象作文。就是在作文训练时,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一种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的方式。第四节 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搜集材料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修改作文能力等。一、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审题就是正确分析题目的含义,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