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104062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登险峰1教学目标知识: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复习正方形、长方形。迷宫。能力: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教学难点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乘除法谈话引入师:天,小丁四人约好一起去泰山游玩。半路上,走到山门口,门关闭了。只有做对门上的题才能过关,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吧!分层次练习第一层: 山门1 88= 55= 44= 66= 77= 99= 问:这些题有何规律?像这样的题你还会出吗?第二层:山门2 283= 384= 48

2、5= 586= 687= 788= 889=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发现题包特点283=91 问;你能用乘加来表示这道题吗? 283=91 39+1=28练习 384=92 49+2=38485=93 59+3=48586= 687= (同桌互说)788= 889= (独立写在本子上)第三层:整理刚才写的乘加,找出特点生:被除数逐次增加10,除数逐次增加1 *被除数的2个数字相加的和减去9的差就是余数。二、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山门3 (1)47+16 427+16 指名回答计算过程 (2)练习(书上) 58+15 819+46 78-11 105+5 37+18-0 248+52三、几个

3、几加减几个几1、56+36 指名:(1) 5+3=86=48 (2) 56+36=30+18=48练习 39+49= 77-27= 48+68= 96-36= 135-35=3、提高: 165 你准备怎样算? 生: 16=10+6=50+30=80 16=8+8=40+40=80 16=20-4=100-20=80 (学生自我探究,师引导)四、游戏1、取钥匙 (生独自探究 交流方法 找出最佳方案)2、有( )个正方形 师引导生,分开数大小正方形。 (小的正方形5个,大的正方形5个) (突出外面的是由4个小的正方形组成,也是正方形,不能少数)四、总结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表内

4、乘除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正方形、长方形。登险峰是一个有趣的载体,教学中可以不断地变换山门上的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登险峰。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攀登知识的高峰。 教学内容植 树2教学目标知识: 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能力: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教学难点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5、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复习引入1、出示:红花和绿花共有30朵,其中红花有6朵。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怎么表示?出示问题:红花和绿花共有多少朵?(小组交流) 生: 可以解决 绿花有多少朵?熟练关系式式总朵数 - 红花朵数 = 绿花朵数2、根据“红花6朵,绿花24朵” 问:看这些信息,你又想到了什么? 补:红花6朵,绿花24朵生(1)红花和绿花共有多少朵?生(2)红花和绿花向差多少朵?生(3)红花的朵数是绿花的几倍?问:解决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怎么表示呢? 师:解答应用题,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列出正确的算式,从

6、而解决问题。二、找朋友(教师要引导学生(1)正确收集数学信息-问题以及相应的条件;(2)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为什么用乘法(或除法)计算?)小丁丁他们要参加植树活动,老师给小胖一组数据,请他看看能求出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2)班有42名同学,平均分成6组如果分给每组2只水桶,还缺3只水桶每个小组配3把铁锹,另加2把铁锹备用 生:一共有多少只水桶?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每个小组有几人?1、问:要解决这3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指名 左右互说 独立完成2、出示:如果每组种8棵树,50棵树苗够不够? 小组讨论,这题缺少了什么条件?你怎么知道的?(在书上P3完成)三、乘法不等式1、出示 540

7、 730 问:在中填哪些数合适?最大的是几?2、 730+14 现在这题你会做吗? 622+11 440 730 这2题与前2题有什么区别?你会填吗?(左右合作 班集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植树一课中,第一、二题分别为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题求“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另一题求“一共有多少只水桶”,一题求需要多少,一题求原来有多少,两题的情境与意义非常接近。由于第一题的影响,部分学生将第二题也列为乘加,对于他们来说,刚刚接受了一个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自然地将刚学的方法用到下一题中,继续用乘加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3教学目标知识:能将146这

8、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情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能力强的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教学难点能将712(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方格纸(146)等。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小伙伴都很爱看书,他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红读小组,每人借了一本书,小胖每天看14页,6天看完。小丁丁每天看19页,3天看完。小巧

9、每天看17页,4天看完。小亚每天看12页,5天看完。谁看的书页数最多?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把每人每天的页数和天数相乘就可以求出每人共看了多少页?)3列出算式: 146 193 174 125情境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步骤作准备。这个情境的设置利用学生熟悉的四个小伙伴来引入,要求是必须计算出结果才能得到最后的答案。二探讨算法,规范书写格式:1146怎么计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汇报:146表示14个6连加,把14分拆成两个数,也就是几个6和几个6相加,这样就方便了。(把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和4个6,可以分拆成9个6和5

10、个6,可以分拆成8个6和6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和7个6)2学写递等式格式:今天我们要用一个新的形式来体现计算过程,教师示范书写递等式格式:(板书)146 书写时要注意,递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106+46 在算几个几加几个几时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60+24 =84(页) 3请你们把其他分拆的方法用递等式表达出来:(学生书写,个别板演) 146 146 146 =96+56 =86+66 =76+76=54+30 =48+36 =42+42=84(页) =84(页) =84(页)反馈交流。4 小结:刚才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学会了用分拆的方法来计算没有学过的题,还学会了用递等式来表达计算过

11、程。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已有的基础,利用数学学习中的迁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运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新知,还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是学生需要的数学学习。三仔细观察,找寻最简便方法:1请你用你最喜欢的一种分拆求出125(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 汇报:你最喜欢分拆成几和几?为什么? 125 125 125 125 125 =105+25 =95+35 =85+45 =75+55 =65+65 =50+10 =45+15 =40+20 =35+25 =30+30 =60(页) =60(页) =60(页) =60(页) =60(页)2同桌讨论:分拆成哪两个数最简便?(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在最简便的方法上打。3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自己做题,得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把十几个几分拆成十个几和几个几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出示课题)。学生在动手计算时常常会自己发现很多规律和方法,并且在潜意识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使用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最简便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找寻方法的能力。四练习1请你用自己找到的好方法计算出另外二道题:(学生独立完成) 193 174 =103+93 =104+74 =30+27 =40+28 =5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