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102027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知识体系砚山县第一中学 张珠黎内容摘要高中经济学复习中要建构知识体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建构:一是宏观角度可以从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三方面来构建;二是微观方面可以从关键词、归类和发散式三种方法构建。关键词 经济常识 构建体系 宏观 微观高考中经济常识在政治学科中的比重较大、考点较多、较细,且有较强的时政特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事件在当年的高考中都会有所体现。因此师生在复习中普遍感到经济常识是面面俱到、无重点、无联系的,花较多的时间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所以经济常识的复习成为了政治学科

2、复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部分。要使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主干知识的掌握就不能是零碎的、无序的。而是要做到把高考的每一个考点放到一个有机的体系中去,构成知识的立体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在考查到某一知识点时,可以纲举目张或是“顺藤摸瓜”甚至是信手拈来。下面我将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谈谈如何构建经济常识的体系。一、从宏观方面构建。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整体,只有让学生能从宏观方面了解整个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 ,从宏观上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 ,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做到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1、以经

3、济活动的四个环节为线索构建体系经济活动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也是经济常识课本的基本线索。所以在复习时可以依据这一线索将课本归纳为这样的几个方面:第一、二课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础经济理论;第三、四课为生产环节:生产的规律(价值规律),生产的主体(企业和劳动者),生产管理者(经营者),生产的部门(三大产业);第五、六课为分配环节:第五课为国民收入的分配,第六课为资金的分配;第七课为交换(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环节;第八课则是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通过这一体系的建构能使学生在原来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常识的一个整体认识。2、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建构体系社会主义市

4、场经济是经济常识的中心议题。因此,围绕着这一议题对经济常识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经济常识各章节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这样整合课本内容:第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1)市场经济的产生。一是引出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二是货币的相关知识;(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市场经济的含义;二是市场的作用即价值规律的作用;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四是市场作用的发挥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作用。五是市场作用的弱点和缺陷及解决的办法: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及国家的宏观调控;(3)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即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1)社会主

5、义市场经济的特征;(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是企业的含义、地位、发展等相关知识,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及相关知识。(4)我国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主要是以经济手段为主,而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上引出国家的六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外经济政策。3、以经济主体构建体系。经济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主体来进行的,而考试中也常以一定的主体作为设问的角度,所以以经济主体来整合课本知道可能增强学生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能力。从国家的角度:一是四个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

6、有制结构;我国的分配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合同制度;二是国家制定的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及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三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等。企业的角度:一是企业的含义、地位、作用、形式;二是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的原则等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有哪些维权机构?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等等。经营者的角度:国有企业中的经营者的地位、素质等知识。劳动者的角度: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二、从微观方面来构建在复习中除了要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外,对同一个

7、知识也应注意将其体系化,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性及异同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辨别。1、核心词构建法。以一章节中的核心词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如对外贸易这一词能联系的知识有:对外贸易的含义、类型、基本内容、基本方式、作用、原则等方面,还可以把国际贸易的组织及相关知识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关,把握具体的知识和内在的联系。2、归类构建法。通过把知识进行归类,可以强化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记忆,可以防止在回答问题时可能出现的知识混淆。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分类:一是制度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破产制度等。二是政策类: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

8、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等。三是原则类:按劳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守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我国对公民储蓄存款实行的原则,市场交易原则,世贸组织的原则,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四是作用、意义类:价值规律的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企业兼并的意义、农业、工业的作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等等五是原因类:我国现行所有制的和分配制度的意义,遵循市场交易原则的必要性,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等。六是特征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特征、消费品市场的特点等等。3

9、、发散式构建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各部分知识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而要注重从知识的外延来构建体系。如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要让学生搞清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分别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再如影响价格的因素不仅有供求变化,还有哪些其它因素?(国家宏观经济、货币的币值、纸币的发行量等)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热点问题比如说一个专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可以把商品的基本属性、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交易的原则等知识联系起来;或是以关键词来整合和构建体系。如第一课的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就能把整个第一课联系贯穿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总之,在经济学的复习中,我们不能以一种方法一种模式一样的顺序周而复始的进行,而应该多角度、多方面的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参考书目:政治学科记忆方法例谈 张伊胜中学政史地(高中政治) 2006 年 5-6 期中学生时事政治报2006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