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019277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1、“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标志、过程、主要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的创办。主要内容:过程1915.9青年杂志1916.9新青年1917上海移居北京1919.5.4五四运动1920上半年移居上海人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吴虞等。阵地新青年杂志。中心北京大学。口号民主与科学。 思想内容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批判旧文化,建设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拿来主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等。五四文学革命标志:1917.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过程:1917.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

2、事”。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1918.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7.2钱玄同从语言进化角度提出“选学妖孽和桐城谬种”。1917.5刘半农从散文改革、韵文改革、标点分段等角度提出具体意见。1918.3“双簧戏”刘半农复王敬轩(钱玄同)书1918.12周作人人的文学,“人的文学”。1918.12.20周作人平民的文学,“平民文学”。主要内容:“八事”、“三大主义”、“选学妖孽和桐城谬种”、“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2、胡适的“八事”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理论主张。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

3、,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它对新文学做了质的界定;它是严肃的、希望人的生活,对于非人的生活怀着悲哀和愤怒;它“当以人的道德为本”,从平等的两性观和现代爱情婚姻观念书写两性的爱,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表现亲子之爱。平民文学:平民文学是周作人在陈独秀“国民文学”和“社会文

4、学”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的文学主张。它以普遍和真挚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和事实”,普遍事实就是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普遍思想就是人类思想、人类道德,而不是才子佳人的悲欢、英雄豪杰的道德。平民文学不是迎合平民趣味,而是提高。3、20 年代的文艺论争。对外:新旧文学论争(革命派折衷派、卫道派)。与学衡派的论争。与甲寅派的论争。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对内:人生与艺术之争。4、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文学社团及基本倾向。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创造社浪漫主义。新月社新格律诗。5、五四文学革命实绩及历史意义。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及其正宗地位的确立。 (2)新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等方面得到了全面革新和解放

5、。(3)具有现代形式及内容的新文学作品大量涌现。(4)文学期刊的涌现和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的逐渐形成.(5)新文学社团与流派影响最大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派,此外还有语丝社、南国社、湖畔诗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莽原社等。历史意义:(1)实现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化,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2)建构起现代启蒙精神和人文主义文学传统。(3)建立起中国现代精英文学。(4)受五四文学革命影响诞生的一批新生代文学家,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主体,也成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精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实践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交流。(6)五四文学革命,开创了中国文学新纪元。第二章

6、20年代小说1、冰心小说的 “爱的哲学”主题。冰心认同文学里面应该有思想、有哲学的说法,所以在她自觉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这就是贯穿其作品中的“爱的哲学”。她认真“真理就是一个字爱”,而这个“爱”包含着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真和自然之神圣,它以此来疗救青年们受伤的心,以抵御社会对人的侵害。2、许地山浪漫传奇小说的主要特色。总:浪漫传奇小说。分:南国风光及异域风情多以闽、粤及南洋一代为背景。浓厚的宗教氛围学校、礼拜等宗教景象,乐天知命等宗教精神。 爱情线索以爱情为主的情节线索:曲折离奇。3、叶圣陶教育小说的艺术成就。总:“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分:(1)从平凡的社会生活中选材,善于描写市

7、镇小市民和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卑琐人生。(2)叙述语言冷静客观,善于以白描手法描摹人物言行,塑造人物性格,寓同情于讽刺之中。(3)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灵魂。(4)结构严谨,讲究谋篇布局,语言朴实凝炼纯净,富于表现力。4、20 年代乡土小说的类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类型:理论奠基人周作人。创作开创者鲁迅。乡土写实小说文研会:鲁彦等;未名社:台静农等。乡土抒情小说京派:沈从文;语丝社:废名等。思想内容:乡土写实小说(1)批判浙东宗法制农村的陈规陋习及农民的愚昧。(2)描写在战争和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冲击下,农村的衰落破败和淳朴人性的堕落。乡土抒情小说(1)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的淳朴美

8、德,具有牧歌情调。(2)表现由于宗法社会关系的渐趋解体给农民带来的凄苦命运,具有挽歌情怀。艺术特色:(1)坚守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他们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以坚实的笔触,叙写了家乡农村真实的状况,揭示了现代文明的“死角”,在表现农民的善良、纯朴的同时,不回避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2)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乡土小说家把故乡农村的生活风貌带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特别对农村生活的封建遗俗和恶劣民风,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表现和批判。许杰、鲁彦、许钦文都是浙东人,在表现浙东农村生活风情方面颇具特色。5、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思

9、想内容:(1)怀才不遇带来的生的苦闷与得不到异性之爱的性的苦闷,是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反复表达的主题。(2)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哀怨,塑造了一群引人注目的“零余者”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3)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特别是有些作品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将个人的苦闷与社会的苦难融为一体,使作品有了社会批判的意义。(4)颓废的气息和病态心理、色与欲的描写,花街柳巷,秦楼楚馆在郁达夫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地位。一方面是西方世纪末思潮和东方名士风流影响的必然反映,同时也是愤世嫉俗的一种变相表现和畸形抗议。艺术特色:(1)自我写真,大胆进行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

10、式。(2)感伤的抒情。(3)结构散文化。(4)文笔清丽优美,富于诗意。第三章 鲁迅1、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农民:(1)愚昧不幸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阿Q、华老栓、成年闰土等。(2)被侮辱被损害的农村妇女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等。(3)冷酷无情、愚昧麻木的社会群体(看客群体)示众围观者、嘲笑孔乙己的酒客、柳妈等。(4)理想的自然人少年闰土、六一公公、人力车夫。知识分子:(传统)(1)权势者形象鲁四老爷、赵老太爷、七大人、丁举人等【冷酷无情】。(2)封建卫道士形象四铭、高尔础、张沛君等【虚伪】。(3)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陈士成等【愚昧不幸的多余人】。(现代)(1)疯狂型狂人(狂人日记)、疯子(长明

11、灯),夏瑜(药)等【现代社会中最先觉醒的反封建的启蒙者、先觉者】。(2)彷徨型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及子君(伤逝)等【觉醒过战斗过,后无路可走,转为颓废,否 定自己】。2、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特色。(1)“表现的深切”:反封建思想(吃人),鲁迅通过“狂人”意识对外在世界的扭曲反映,透视自己在十年沉思中洞察到的历史、文化“吃人”的本质。(2)“格式的特别”: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象征小说;由一个“迫害狂”病人的13 则日记组成,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示了“狂人”的内心世界 ;日记前则是200多字的文言小“识”,构成反讽意味。(3)“狂人” 的象征性:“狂人”具有荒诞和实在的双重性

12、,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它成为两个世界分离和翻转的绝妙中介。正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设立,为习以为常的现实秩序设立了一个“他者”,从而为价值的置换提供了可能。“狂人”,是“呐喊”的号筒,革命的先驱。(4)这是“狂人”的最终自觉,由控诉者或拯救者,成为了忏悔者。小说的深度真正显示出来。3、阿Q的形象及精神胜利法。总: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典型。分:(1)(政治经济社会)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流浪雇农。(2)(思想)深受封建观念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与保守,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3)(思想)具有落后的革命观,混杂着原始的复仇欲和非理性的破坏欲。(4)(

13、思想)具有矛盾的两性观,自觉维护男女之大防和本能欲望之间的冲突。4、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成就。思想主题:(1)反封建的思想主题。(2)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题。(3)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思想主题。艺术成就:(1)“表现的深切”题材开创了农民、知识分子现代文学的两大题材。主题反封建、改造国民性、探索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三大主题。视角在平凡的现象中提炼深刻的主题,拷问人的灵魂,关注“病态社会”中的人的精神痛苦。情节“看/被看”及”离去归来再离去”(知识分子还乡)两大模式。(2)“格式的特别”结构打破了单线索直线型情节结构,多采用横断面和蛛网状结构。方法开辟了源头: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心理分析、意识流等。风格

14、多样化:抒情小说、讽刺小说、乡土小说等。形式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叙述视角(一三人称)和时空安排(顺插倒叙,横向拓展)。文体多样化:诗化小说(如伤逝等)、散文化小说(如兔和猫等)、戏剧化小说(如在酒楼上等)。手法人物塑造:杂取合一;白描画眼;个性语言;社会环境。(3)以精确省净的现代白话语言创立了一个成熟、统一并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文学语言世界,语言简约凝炼,热烈与冷峻相结合。 5、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1)历史小说,采用了“古今贯通”的艺术手法,融今人今事于历史故事中,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2)寻找古人、今人思想感情上的相通之处,将古人写活。(3)庄严与荒诞相结合。(4)采用“油滑”的艺术手段,借古讽今。第四章 20年代新诗1、早期白话诗的艺术特点及局限。艺术特点:(1)内容上,具有五四思想启蒙特点,赞颂个性精神、表达人道主义关怀,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白描,来广泛抒写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2)艺术上,以白话作诗,将诗歌从文言中解放出来,重实感,少想象,偏于说理,大多不用韵,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创造了以通俗明白为特征的“胡适之体” 。局限:(1)内容上,对人道主义的表现较浅薄,个性主义理念未被普遍言说与张扬。(2)艺术上存在明显的非诗化倾向,缺乏飞扬的激情与真正的诗美。(3)且大多未脱尽旧诗词的痕迹,是“女人放大的小脚”。2、女神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新诗史贡献。思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