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10110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水 平 侯贵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学校的招生质量,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等等,这些都将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对即将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实际工作进行统

2、计与分析,并进行了一些思考。一、取样基本情况调查共发出问卷 500 份,收回 480 份,回收率 96,其中有效问卷 450 份,占回收问卷的 9375%。被调查的对象中,三年级学生占 59.l,四年级学生占 40.9;师范生占53.l,非师范生占 46.9。从科类看,文科占 33.3,理科占 33,工科占 16.4,艺术占 10.l,体育占 72;从性别看,男生占 603,女生占 39.7;从家庭来看,城镇占 35.5,农村占 646;从政治面貌看,党员(含预备党员)占 68,共青团员占 90.6,其他占 26。本次调查虽然是在师范院校基础上进行的,但调查对象所属科类、年级等覆盖面较广,因此

3、仍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 就业观念:出现新气象1重知识与创业,“官本位”逐渐淡经。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已占 21.8,已超过选择“政府机关”占21的同学,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同学仍然看重事业单位,尤其是教学、科研等知识高聚集型单位,而以往“政府机关”这一热门行业并未显出优势。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比例高达 319,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观念已基本接受,凸显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重经济待遇,更重发展前途。我们在设置“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选题时,共设计了“行业发展前景”、“培训提高机会”、“施展

4、个人才干”。“专业对口”、“出国机会”、“晋升机会”、“薪金报酬”、“福利待遇”、“工作时间有弹性”、“个人兴趣爱好”、“受社会重视”等 11 个选项,对每一个选项我们又要求调查对象进行重视程度选择。在众多的选项中,对“行业发展前景”回答中,选择了“比较重视”、“非常重视”的同学占叨9;对“薪金报酬”回答中,选择了“比较重视”、“非常重视”的比例不到对6。很明显地表现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选择职业时“行业发展前景”、“施展个人才干”、“薪金报酬”的三个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新一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渐加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关注生存条件。在择业观上既重经济待遇,把

5、它作为生活的基础,同时更重视前途发展,有较强的事业心。3择业目标趋向多元件。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观,制约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地域的选择。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未来从事职业行业领域的选择,在“您最希望从事的职业问题回答中,选择“公务员”、“教师”、“经营管理人员”三个选项的比例相差不大,均在to以上,选择其他选项的同学也较多,这说明原有选择职业集中单一行业的现象正在淡化;其次,是对工作地域的选择。“孔雀东南飞”的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流向上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您选择就业单位的地理位置”问题回答中,虽然选

6、择“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或不限”的比例达 372,显得稍为偏高些,但选择“其他中等城市”的比例也接近 30,这也说明在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已不仅仅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中等城市也逐渐成为毕业生选择的重点,与当前社会上人才回流趋势相吻合。4.自我评价趋于理性化。毕业生就业前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在择业前“正确评价自己的重要性”问题中选择“非常重要”、“比较重要”的比例为 949。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了“自我评价”的同时,选择“社会实践”的比例达 214,充分反映了毕业生较强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强调社会实践的检验,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已从“以自我为

7、中心”逐步转向理性化。5就业选择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带来违约的随意性。毕业生选择职业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具体表现在:有些毕业生虽然能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亟需人才,最能锤炼自己,但仍顾虑基层和艰苦行业条件差。因条件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些同学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把待遇高、福利好的单位作为择业标准,但同时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抱负,等等。毕业生择业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一方面对自身的就业不利,择业左顾右盼,坐失良机;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不利,反反复复,随意违约,延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时机。三、就业指导:遇到新课题1就业指导并未走出“快餐”效应圈。就业指导经过多年的努力,应该已经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对

8、毕业生来说得到了应有的帮助。然而,对就业指导的了解确有明显的界线,没有进人毕业阶段的同学对就业指导知之甚少。在“您对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问题时,“非常清楚”选项只占 3,“清楚”选项只占 282,“不太清楚”和“不清楚”选项占了 68.8%。这说明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毕业前夕的“临时抱佛脚”状态,并没有真正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真正效果仍是快餐”效应。2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对内容缺乏了解。被清查对象大多数均认为进行人才测评等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有较大作用,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何进行,根本不了解,甚至对人才测评这样与就业意识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也缺乏了解。在“您

9、对人才测评等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了解程度”问题选择中,51.6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3.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在几个直接关系就业因素的问题回答中,大多数同学重视对专业课的学习,但近 60的同学认为当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对专业前景学习的积极性;对职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有着迫切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能力素质在就业中举足轻重。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从调查对象回答问题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已从单一政策指导和技巧指导走向职业技能指导,要求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就业时,您认为需要具体指导的是”这一选项中,有

10、60.3的学生选择专业技能培训。5高等院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但信息提供仍需加强。在“对你就业帮助最大的信息来源”问题回答中,前两项分别为“学校就业中心”占34.6%、“校内招聘”占 20.9%。这说明在毕业生求职过程,对成功就业的信息而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多数同学认为毕业生有效的就业途径仍是通过学校就业中心直接推荐和校内招聘来解决。可见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同学们同时需要学校在加强和改善就业指导时应重点加强信息提供和具体指导。在“您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应改善的方面(多选)”回答中,“信息提供”和“具体指导”分别占76和 62.9。四

11、、思考与建议1根据社会需要,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校要注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即进一步加强我们经常提到的创业教育,这既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又达到了用人单位满意和学生自身塑造的要求。2.加强就业指导合力,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要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不能仅靠就业指导中心,应通过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及对专业课教学的渗透等方法共同形成合力,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强化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效度,提高指导效果。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不断深化,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应逐步成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12、从当前的就业形式看,国家宏观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在逐步重视创业道有,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此外,人才发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今后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同时职业技能培训应成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形式,这样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 3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是为用人单位年代人才的主要“厂家”,用人单位是接收高校毕业生的直接“客户”,供需双方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合作的愿望。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以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就业基地,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机会,又增进就业双方的了解,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4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主体作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的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加大有效信息收集力度,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并进一步扩大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充分发挥高校这一毕业生就业主体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