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0999848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允漷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崔允漷 教授、博导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部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副主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cuiyunhuo, 2008 by Cuiyunhuo,当前的误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此它与校本课程不是一样的吗?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指定领域成了四门同时开设的科目,必须在课程表上落实这四门课 与学科整合,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报告内容,政策析义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两者的异同 如何走出误区,一、政策析义,(一)两者在国家课程方案中的定位 (二)何为综合实践

2、活动? (三)何为校本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方案中的定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二)何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它的目标在于弥补传统学科课程泾渭分明、知识零碎的不足,通过综合性的主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初步的技术能力,因此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3、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在当前的课程结构中占有相当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占了6%8%的比重,同时是高中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三)何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设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它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的模式,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领域权力下放的趋势,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合计占总课程的10%12%,在普通高中阶段表现

4、为18个学分的“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9.5%。,二、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异同,相同点: 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 都属“校本的课程开发”; 学校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更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的特征。 不同点:如下表,三、如何走出两者的误区,(一)政策本身问题 (二)认识观念问题 (三)实施能力问题,(一)政策本身问题,教育部亟需出台三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件。 各省教育厅必须按照上述政策制订具体落实政策,不能误用错误概念,如“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结合”、“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等。,(二)认识观念问

5、题,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高考不考就是不重要的课程,因此可以使用各种借口 “我的地盘我作主”,可以随意吗?胡来吗?是不是真的“做了总比不做” 好? 如何承担课程管理的责任?如何保障学生课程学习权?,(三)实施能力问题,提供持续的专业学习与支持 提供参与课程开发与审议的机会 提供培训、交流、分享的机会 关键技能 编制学校课程规划 编写课程纲要 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课程成就学生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学校课程规划,一、学校的愿景与使命 二、九年一贯的课程方案 三、学科内容改进方案 四、有效教学纲要 五、发展性课程评价纲要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七、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八、学校课程发展委员

6、会的运营 九、教师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二)课程安排 国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从3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结合浙江省36年级每周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79年级每周2节信息技术课的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将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的课程安排如下: 39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每周1-2课时,排入课表。 36年级的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将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值日生活动、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整合,一方面将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和学工、学农、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相结合,并以专题形式集中规划并实施;79年级的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校本课程领域内,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组织教师统一规划内容或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进行选择

7、; 39年级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或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活动、传统活动等来实施。,案例一,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 2006学年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第一部分 总 纲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目标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整体方案 一、编制原则 二、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整体方案 第三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一、实施依据 二、实施内容 三、实施方式 四、学分认定 第四部分 选修的规划与实施 一、选修规划 二、实施指南,第五部分 选课及指导 一、实施依据 二、选课原则 三、选课流程 四、选课指导 第六部分 学分认定与登记 一、实施依据 二、学分认定 三、学分登记 第七部分

8、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研修保障 第八部分 附 件,校本课程规划程序,情景分析 学校教育哲学 学生课程需求 社区发展需要 可得到的课程资源 确定校本课程方案 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整体结构及科目 各门校本课程的课程说明与课程纲要,学校申报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封面: 学校名称;课程规划者;适用年级;日期 正文: 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体目标; 课程结构与门类; 实施与评价的建议; 保障措施,教师如何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校本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意义:(1)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

9、(3)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框架 ;(4)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课程纲要的要素,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4-6点;全面而具体;陈述格式 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 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资源利用 课程评价: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多元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课程目标叙写案例,课程名称:电子小制作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问题在哪里?,正确的废话!,如何建立校本课程的审议制度,避免“一放就乱”,提升课程质量 避免“校

10、本”课程成为“师”本课程 提高地方、学校的课程能力 体现课程的民主品质,教师的课程纲要,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课程委员会,地方教育当局或课程委员会,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启泉、崔允漷、沈兰主编: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一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

11、00年版 崔允漷总主编:中国校本课程开发丛书之一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骆玲芳等主编: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课程实施与学校革新丛书之一,崔允漷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 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初中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高中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 校本课程开发:上海案例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开始出版,中国教育报专栏从2008/5/30起每周五一篇,共九篇。,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入误区,崔允漷、洪志忠 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洪志忠、崔允漷 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郑东辉、崔允漷 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兴趣,崔允漷 校本课程有哪些开发类型?崔允漷 学校要量身定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周文叶、崔允漷: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材?崔允漷、杨璐 如何建立建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崔允漷、秦冬梅 亟需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崔允漷、何珊云,结束语,当我们偏爱粮食时不要拒绝蔬菜 当我们忙于工作时不要忘了休息 当我们钟情逻辑时不要忽视直觉 二在于先有两个一,和在于有异 都重要,不是吗?,谢谢大家的参与与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