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098628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观察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第一节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概述,一、观察研究的概念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5.观察是解答各种特殊问题的手段,2.观察是产生理论假设、验证理论的手段,6.观察是教育评价的手段,1.观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4.观察是帮助研究者了解被测试个体差异的手段,3.观察是提供学前教育现象真实过程的手段,:,二、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作用,三、观察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描述记叙法是指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

2、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纪录法、持续记录法,阶段1,一、 描 述 记 叙 法,裴斯泰洛齐 一个父亲的日记,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被试在一段延长的时间内进行反复观察,把观察到的被试的各个方面的新行为、新发展记录下来,进行研究,1.日 记 描 述 法,1.能提供较长期,较详细的第一手资料,2.记录被试发展的真实过程,连续行为,3.描述被试的生活环境及其各种行为,有利于对行为进行质的定性分析,1.被试往往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具有偏向性,缺乏代表性,2.观察者一般都是被试的家长或亲友,观察容易出现偏差

3、,高估儿童,3.案例太少,缺乏普遍性,4.追踪天天记录,耗费人力物力太大,优点,缺点,是对被试某种行为进行连续的定期观察研究,以便系统的手机被试行为发展的资料。,2.系列记叙法,1.有计划有目的的重点观察,不是总体的随机观察,2.与日记描述法的区别:日记描述法是记录被试各种行为表现,系列记叙法是记录某种表现,特点点,与日记描述法的区别,不是记录一个被试的连续行为,而是着重记录观察者感兴趣且有价值的行为,3.轶事记录法,1.轶事记录是有主题的,它要将事件发生的顺序,开始、中间、结尾,客观准确、具体、完整地记录下来。 2.不仅要记录被试的表现,还要记录被试行为表现的背景及其他人在场的活动 3.教师

4、常用的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等,以便有的放矢的干预,特点,比轶事纪录法更详细完整,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捕捉最主要行为或事件的要素,是记录连续行为的最好方法,4.持续记录法,1.做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提前订计划,只要客观的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2.既有宏观资料,又有微观资料,便于分析,3.应用广泛,在验证理论观点,测定幼儿进步方面十分有用,手机、录音机、录像记录,优点,记录方法,取样观察法是以行为为样本的研究方法,经过选择,使用预定类型,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者在各种各样变化的背景中选取被试行为为样本,它不需要详细地描述行为,可减少记录的时间。,二、 取样观察法,(一)时间取样观察法,

5、(二)事件取样观察法,是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阶段里观察被试,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于否,发生的次数,持续的时间,(一)时间取样观察法,每个儿童一分钟游戏活动,案例P139,是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阶段里观察被试,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于否,发生的次数,持续的时间,(一)时间取样观察法,1.只适合经常发生的行为,要求,2.只适用观察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活动,3.必须要确定观察目的、被试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4.对观察行为与事件必须给予明确的操作定义,有章可循较为客观,5.应当制定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P143/144,是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阶段里观察被试,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于否,发生的次数,持续的时间,(一)时间取

6、样观察法,1.短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有代表性的资料,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资料客观,优点,2.可以控制被观察的行为、事件,使其研究客观化,3.可以确定行为发生的频率,收集到行为频率的资料,以探讨教育的作用,4.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干涉被试正常活动,5.可以取得定量化的资料,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研究具有可信度,是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阶段里观察被试,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于否,发生的次数,持续的时间,(一)时间取样观察法,1.只限于研究频率高的外显行为和事件,2.只能获得行为出现频率的资料,没有保留行为的具体内容,及性质,3.不能保留行为发生的顺序,难以揭示因果关系,4.不能保留行为的完整性,难以识别行为间的相

7、互关系,5.编码制表,对类型的建构有主观性,缺点,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二)事件取样观察法,1.是在自然情境中,观察事件的发生、变化。了解前因后果,2.研究行为事件的范围广泛,不限于高频行为,3.预先制定好编码记录表收集资料,有利于集中资料,也有利于压缩资料,节省时间,缺点,优点,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二)事件取样观察法,1.收集到的是定性资料,不容易量化,,2.收集的是预定的某种完整行为资料,忽略了相关背景与条件,缺点,用等级评定量表将所观察的行为事件数量化,用数量来判断行为事件在程度上的差别。,三、 等级评定法,(一)数字

8、评定量表法,(二)图示评定量表发,(三) 累计评定法,阶段2,(一)数字评定量表法,以指定的数字顺序作为描述的类型,评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量表中适合的数字上标记号。,5种水平,阶段2,(二)图示评定量表发,以一条直线表示一个行为特征维度,评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直线上确定与被试的行为描述相应的点,并标上记号。,阶段2,(三) 累计评定法,将所有活动项目按正反两方面成对安排在两栏内,分别计算两栏项目的分数,最后将两栏分数总和累计评定。,1.操作简便易行,节省资源 2.主试只需极少训练,就可以掌握此法 3.使用范围广 4.便于核查,三、 等级评定法的优缺点,(一)优点,(二)缺点,1.资料可靠性小,评定

9、者做出判断时,主观性大 2.容易造成评定等级误差,评定者对术语理解或有偏差 3.难以分析行为原因,被试的一些信息不能直接观察到,就要通过其他途径而获得。,四、 间接观察法,(一)谈话法,(二)活动产品分析法,注意:1.要明确谈话目的,拟定谈话提纲,提出具体的谈话问题。可以有一定灵活性。 2.谈话真诚,平易近人,通过儿童的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四、 间接观察法,(三)对偶故事法,(四)两难故事法,皮亚杰,设计一组成对的故事测查儿童,观察分析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特点,设计一个可能有两种结果的故事,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包含着特定的道德价值冲突情景,让被试回答,以考察被试道德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五)创设情景法,创设一定的情境,控制一定的条件的行为观察的方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