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48850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舆情监测服务标书要求1.监测能力(1) 全网全时监测能力:通过设置关键词,能够对互联网实施24小时的舆情信息监测,并快速抓取、分类、通知用户。(2) 专项监测能力:要求监测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针对指定网站、专项领域进行舆情信息抓取。(3) 元搜索监测能力:要求监测系统能够通过关键词设定自动调用百度、谷歌等通用搜索引擎抓取关键词信息,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又称多搜索引擎,通过一个统一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在多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搜索引擎来实现操作。)(4) 境外媒体监测能力:要求监测系统能够监测指定境外媒体的相关内容。(5) 电视及视频媒体监测能力:央视及北京卫视收视率较高的新闻节目和网

2、络点击量排名靠前的新闻节目。(6) 广播媒体监测能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039交通广播等与甲方相关的广播资讯。(7) 微博监测能力:要求监测系统能够监测微博信息,可做到以分钟为单位的及时更新,并提供微博分布图和趋势图。(8) 舆情信息分析能力:具备专业舆情分析、语义分析等服务团队,在关键词处理、舆情信息处置方面为用户提供数据、内容分析、趋势预测、处置建议等服务。(9)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维护开发能力:平台软件为本单位网络单位自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操作使用须便捷、直观,具有合法权限的用户在多板块、主平台与子系统能够进行方便的切换、获取信息。2.技术要求(1) 自

3、动分类技术:要求监测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分类,可以加入一定的人工干预,但要分类快速并准确。(2) 自动分词技术:要求监测系统中的抓取系统具备自动分词技术,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适合特定要求的分词。(3) 自动聚类技术:要求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基于相似性算法的文章自动聚类技术能力,方便用户查阅和浏览。(4) 智能检索技术:要求监测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条件的智能检索,方便用户查找舆情信息。(5) 多级用户管理技术:要求监测系统能够由用户定义登入数据平台角色的权限,根据不同的权限规定用户的访问权限及可操作功能,实现分权分级管理,增加舆情监测平台安全性。(6)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监测系统提供双份数据热备功能,防

4、止数据丢失。并可通过密码验证、权限控制等方式保证远程操作安全。3.搜索引擎要求(1) 舆情监测平台搜索引擎不仅应提供信息搜索,还应具有自动发现、预警、趋势分析、专题追踪、自动分类等功能。(2) 搜索引擎应具有精准定向性,可根据所关注的领域,做到对互联网新闻、论坛、博客、贴吧等舆情载体的全面采集,并能按照定制需求设置采集更新的频率,对于舆情高发的载体网站做到分钟级的更新。(3) 搜索引擎所采集的数据应全部是被关注的有效“舆情数据”,可进行储存、归档和分析利用。(4) 为完成本平台的建设任务,搜索引擎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搜索采集、存储索引、智能处理、信息检索、统计和展示引擎等功能,其功能指标如下:

5、功能功能指标搜索采集1、元搜索技术。2、分析提取采集信息要素的功能。3、统一的信息要素表述、存储、传输格式和规范。4、自动分词功能。5、自动关键词功能。6、自动正文提取功能。7、自动摘要功能。8、基于规则的类别自动判定和聚类功能。9、网页内容结构化数据提取功能。10、基于规则的重要级别自动判定功能。11、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多级处理架构。12、文本去重功能。13、中文繁简转换功能。14、停止词处理功能。存储索引1、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能力。2、半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能力。3、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能力。4、全文索引能力。智能处理1、话题监测与跟踪功能。2、溯源与传播途径分析功能。3、正负面倾向性分析功能。4

6、、语言文本自动翻译功能。5、关键词提取功能。6、语种识别功能。7、识别境外中文用户功能。信息检索1、多域全文检索功能。2、相似性检索功能。3、支持海量数据信息查重。4、支持智能检索。5、二次检索功能。6、中英文检索功能。7、多品类信息整合检索功能。8、支持模糊查询功能。9、支持高级查询功能。10、支持不同检索功能的组合叠加。11、支持检索结果按时间排序。12、支持检索结果按相关度排序。13、支持检索特定类型的页面。统计1、具按时间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2、按不同地理区域粒度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3、按来源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4、按类别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5、按重要级别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6、按人物

7、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7、统计维度的配置功能。8、统计维度的组合叠加。展示引擎1、直方图生成功能。2、饼状图生成功能。3、曲线图生成功能。4、GIS展示功能。5、视图联动功能。4.平台功能要求(1) 舆情监测预警:平台实现舆情信息7*24的全天候无间断的监测服务;平台实现负面信息的自动判断,自动化舆情预警。(2) 热点识别:监测平台需具备根据新闻出处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指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的能力。(3) 倾向性分析与统计:监测平台可实现对信息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提供参考分析依据。可根据信息的转载量、评论的时间密集度来判别信息的发展倾向。(4) 数据分析:

8、平台通过对北京市内相关舆情数据的统计及分析,加强对北京市交通委舆情的把控,了解、掌握舆情。(5) 数据存储及溯源:平台可备份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相关网络舆情信息,形成数据庞大的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库,并且能够对已抓取数据溯源。(6) 信息自动摘要:监测平台能够根据文档内容自动抽取文档摘要信息,该摘要必须能准确代表文章内容主题和中心思想。(7) 趋势预测:监测平台能够通过图表展示监控词汇和时间的分布关系以及趋势分析,包括地域信息分布,以提供阶段性的分析。如:信息传播的区域分布,转载量与转载网站类型等。 (8) 自动简报:平台已采集数据可根据用户选择,在系统中自动生成指定格式的舆情简报,可随时下载。(9)

9、 统计分析: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各类统计分析并提供信息检索功能,可根据指定条件查询。二、舆情相关服务1.常规舆情服务(1) 舆情分析报告:要求投标方能够提供舆情分析日报、月报、年报、专项报告,定期协助招标方了解自身的舆情状况。(2) 舆情预警:要求投标方能够在发生重大舆情时,提供预警服务,将预警服务内容发送至招标方指定手机。(3) 舆情应对培训:合作期内投标方需向招标方提供舆情应对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加强招标方相关工作人员的舆情分析处置能力。(4) 售后服务:要求投标方在中标后能够组建项目服务团队,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服务质量,并及时更新平台版本及系统。(5) 舆情移动终端系统

10、:要求投标方拥有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基于舆情信息监测平台为招标方定制舆情监测移动终端系统,该终端需与智能手机紧密结合并实时反应舆情信息监测平台的动态,对于主要功能和信息能够实时监测并自动推送到舆情监测终端,并且对负面舆情做出预警通知。2.专项监测服务投标方需依托舆情信息监测平台,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工作开展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搭建相应子系统。(1)新闻媒体摘要子系统:要求投标方拥有优质的平面媒体资源。投标方需提供每日报刊监测,并根据招标方工作需求,及时报送、处置相关信息。(2)电视和广播媒体摘要子系统:要求实时监测中央电视台、上星卫视等与甲方相关的视频资讯,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

11、播电台等与甲方相关的广播资讯。能够通过该系统进行相关音视频资料观看和收听,同时转换为文字实录。(3)外媒监测子系统:要求监测境外中英文网络媒体不少于900家,如:联合早报、星岛环球、自由时报、俄罗斯之声等。境外媒体监测要求投标方有境外专属服务器,不能采用“翻墙”等有悖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4)微博监测子系统:要求对微博进行全面监测,并根据需要定向采集意见领袖微博。(5)微信监测子系统:要求微信进行全面监测,并根据需要定向采集相关微信公众服务号和订阅号相关内容。(6)综合预警子系统:要求投标方根据招标方的特点,为招标方构建综合预警子系统,对重大舆情、危机舆情、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在

12、综合预警子系统中显示和预警,最终通过短信、邮件和电话等途径及时通知招标方相关人员。(7)意见领袖监测子系统:要求投标方有成熟的监测技术力量,能够监测舆论界意见领袖的动态及言论,以及拥有影响力的官方机构微博。(8)职能监测子系统:要求投标方对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职能领域进行专属监测,实时反映媒体及社会舆论对各职能领域的态度和观点。3.定制服务舆情专报:要求对突发性、敏感性事件有着很强的分析、研判能力,拥有独立的专业舆情分析队伍,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丰富的舆情处置经验,在专报分析上时刻都能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对事件的处理上能够根据事实,做出迅速、及时、全面、有效的反应,并提出合理危机处置建议。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要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遏制石漠化蔓延,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流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自然景观,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