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94878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08年度科研课题申报项目指南本中心的2008年课题申报项目指南提出了六个大的研究方向,为了充分尊重研究人员的创造性,申请者也可根据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兴趣和当前外国语言文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从恰当的角度自行设计具体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本中心将重点资助那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具有新意的研究项目。(一)研究方向之一: 外国文学1、选题意义21世纪把人类社会推上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轨道,在这样的时代,跨文化交际顺理成章地成为富国强民的途径之一。尽管科技的发展把国外多姿的艺术门类带到中国,外国文学的现实意义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无与伦比:首先,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学的发展

2、离不开以外国文学为镜鉴的事实,外国文学研究带来的新思想将进一步繁荣中国文学;其次,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映照人类的心灵,因此,阅读和阐释外国文学作品无异于透视和剖析异国的方方面面;最后,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被称作“世界语言”的英语)是跨文化交际中必备的技能,作为语言最完美的表达形式,文学无疑会击败其它任何传媒手段和艺术形式而唯我独尊。2、特色本课题致力于英语国家的文学研究,关注这些国家的文学现象和发展趋势。在方法论上,外国文学研究超越简单的文学史实考察、浅显的文学鉴赏和单一的文本分析,以现存理论为指导解析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更深层次的理论。 3、学术价值与地位外国文学的引进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因此

3、,指导读者如何欣赏作品势在必行,而更深层次的文学研究将拓宽读者的视野、最大限度地展现文学的魅力。尤其重要的是,指导外国文学研究的各种西方文艺理论被介绍到中国,从而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二)研究方向之二:语言学理论研究1、选题意义 语言是人类主要的交流工具,其本身也具有神秘的色彩。语言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靠语言与他认协作;通过语言继承传统文化,接受外国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利用语言来教育下一代,帮助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语言反过来表达着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充当的各种角色。语言本身的各个方面有待人类进行不断的探索,许多的学者都在研究神秘的语言国度。语言学正是对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科学性探索的

4、一门学科,它和众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等。语言学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小到形态学、语音学、音系学,大到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语用学等等。因此,对语言学中的众多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在对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充分的探索和研究下,人类才能更好的认识语言和使用语言。2、特色 本研究通过对语言的各个层面(语用,认知,流派等)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对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探索,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语言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增强我们的语言意识, 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语言,使用语言,同时也使语言学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3、学术价值与地位 语言学是一门科

5、学地研究语言的学科,其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奥秘。本研究方向可以说是语言及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石。通过本研究可以突出语言学在人文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也许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争议,而正是这些争议才会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对语言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才能了解语言,认识语言,使语言更好地为其它人文学科和人类的交际服务。(三)研究方向之三:翻译理论与实践1、选题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的文化交流益发频繁,翻译作为解决交流中语言差异问题的措施,更有了用武之地。国际间各个领域的文献如法律、经济、教育、科技发明、旅游等等都需要翻译,甚至小到一个城市的街道名、店铺名、商标等

6、都与翻译息息相关。翻译是文学交流的重要形式,目前我们不仅把外国文学翻译为汉语,也将中国经典译介到世界其他国家。翻译还是外语学习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外语学习的有效方法,如中世纪时欧洲僧侣学习拉丁语就曾主要采用翻译和双语对照的方法。当代中国,外语教育已成为从小学到博士阶段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翻译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可以说,对翻译进行全面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必须直面的任务,关系着我国能否融入国际社会,实现强国之梦的大计。2、特色本研究涉及到翻译领域的各个方面,翻译史,翻译纯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都可以接纳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拘一格,传统方法,现代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新三论,老三

7、论,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都可为我所用。因此,本研究的特色在于虚怀若谷,兼容并包,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翻译现象,更好地利用翻译资源。3、学术价值与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取得了巨大进步,即表现于西方研究视角的引进与发展,也表现于传统翻译理论的创新,提高了翻译学的学科地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地申请了全国第一个翻译学博士点,本科高级翻译教学班的涌现,翻译论文理论性的增强、质量的提高都充分地说明了翻译学不再是无家可归的“弃儿”,而是可以和文学、语言学并驾齐驱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本研究将加入发展壮大翻译学的行列,力争作出有价值的贡献。(四)研究方向之四:双语词典自主编撰研究1、选题意

8、义人类编纂辞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我国进入双语词典编纂,出版,发行的兴旺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双语词典学的研究以其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异峰突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双语词典的理论研究与双语词典编纂的实践经验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作为一门新兴的,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双语词典学面临着繁重的任务:一是要总结过去双语词典编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建构双语词典编纂的理论模式,二要继续加强对双语词典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加强双语词典学与相关学科的的联系,三要在双语词典研究中实现资料共享,同时还要紧跟高科技的发展,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对双语词

9、典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特色研究方向涉及到双语词典领域的各个方面,总结过去我国双语词典编纂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以及双语词典本体论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研究成果;探讨双语词典学与词汇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交际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术语学、翻译学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关系,揭示其跨学科理论的特点,建构其跨学科的、交叉理论的体系;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脉络,宏观地研究双语词典理论与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把握双语词典理论研究的特质,揭示双语词典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不拘一格,传统方法,现代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都可为我所用。因此,本研究的特色在于虚怀若谷,兼容并包,

10、为双语词典学的理论与编纂的发展和创新作出贡献。3、学术价值与地位选题的学术价值在于建立双语词典学理论与相关理论之间的理论联系,以便实现从对双语词典编纂实践的考察向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提升。双语词典理论与各相关学科一直以来相辅相成,互为交叉,其跨学科的特点是双语词典学的本质特征,需要学界的深入探讨。因此,建构双语词典学跨学科的、交叉理论的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同时,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工艺技巧、结构设计、未来趋势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未来词典编纂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五)研究方向之五:四川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1、选题意义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是高校外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但多年来

11、,我国高校教和学这对矛盾的关系一直都处于错位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一直统治着我国高校的讲台,学生是被动的接收器。CLT(包括任务教学法)传入中国后让中国英语教学界激动不已,但对CLT的盲从似乎并没有让人看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有些失望和迷茫的人们只好又回到似乎更容易操作和实用性似乎更强的传统教学。但“以结果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所生产的“高分低能”产品不仅让社会不满,连教师本人都觉得有些尴尬和伤脑筋。要尽快摆脱这样的局面并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法,其中尤以教学法的改革最为迫切和最具实效。外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

12、型英语人才,教学大纲还要求我们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能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方位收获的教学方法。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西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教学法、,研究交际教学法、综合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从中吸取精华,研究中国国内外语教育的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我们所需要的教学方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2特色该研究特色将定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过程教学研究、综合教学研究、中国外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的研究和中西外语教学相结合研究。3学术价值与地位上述研究重心的结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当然在某些时候也可以补充传统教学法),使

13、整个教学模式都将有非常大的改变。以此可能改变英语教学观、英语教学实践和英语教学研究,包括教师培养、大纲修订、教材和资料库建设、测试研究以及教学评估等。(六)研究方向之六:近、现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川籍学者的思想,成果研究在四川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中,我们应该逐步突出川派一向所具有的特色:厚重,细腻,粗旷。特别是研究四川地区自20世纪,我们的外国文学,语言学,川籍学者近百年来在翻译学及语言学研究上的思想和方向,之前所发表过的论文,文学和具有的翻译思想。在这个研究方向中所设定的思路一定要体现出四川的特色,如四川外语史,流传史,外语进入四川后对社会经济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形成的语言知识结构。四川语言今年来走向全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如面临的文化尴尬等。课题研究提倡本土制(化),除了理论性较强,还应突出历史感,把前辈的挖掘和展示出来。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0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