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48739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专项练习.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声现象一、填空题1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 相同。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 大.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3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m。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m /s ) 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

2、物体都在_。5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7(1)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电 磁 波声 波传播速度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 3 108ms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

3、度相同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用于无线电通讯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8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实例: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有 ;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有 。9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图2二、选择题10如图2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11关于

4、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12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13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科学家们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A.猜想B科学探究 C.假设D实验14你认为篮球从地面的反弹高度与哪种因素关系不大 ( )A.地面的坚硬程度B篮球本身的气足不足 C.篮球下落的高度D.篮

5、球本身的质量1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16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17中外乐器大都有管乐、弦乐、打击乐等几类。下面所列举的乐器中,利用空气的振动发声的一组乐器是 ( ) A.小提琴、笛子、长号、吉他 B. 二

6、胡、琵琶、古筝、竖琴C.圆号、萨克司、黑管、长笛 D.架子鼓、小号、大提琴、三角铁18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19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20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

7、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三、计算题22铁桥长153m,在它的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某人将耳朵贴在桥上听到两次敲击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四、实验题2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 (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8、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1.2声音的特性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 A. 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4.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

9、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7.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8.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_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9.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_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_ _较小;_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_ _较小。1

10、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指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2.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振幅1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14.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18

11、.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19.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20.优雅的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节奏2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

12、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三者都有1.3 噪声1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常用 作单位,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无声手枪”是在手枪的枪口处安装一个消声器,这是在 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堵住耳孔,这是在 减弱噪声。2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3城市主要街道常设有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某噪声检测装置的示数为53.26,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当有摩托车鸣着喇叭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4声音强弱人们以 为单位,符号是 。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