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4799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1、我们在(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2、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不断供给植物以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即(肥力)。3、小草的根很(长),这是因为根可以(伸到很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4、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的(根)。5、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郞)、(青蛙)等。6、通过对土壤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答:土壤中有小动物,比如:蚂蚁、蜗牛、蚯蚓有植物,比如: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2、了解土壤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

2、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5、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由(水)、(空气)、(沙)、(腐殖质)和(黏土)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察。6、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

3、(沙土)、(壤土)、(黏土)三类。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9、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10、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11、下例三幅图是用放大镜观察的土壤颗粒,请在图下填出它是哪种土壤中的颗粒。(1)沙土中的颗粒 (2)黏土中的颗粒 (3)壤土中的颗粒12

4、、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1)壤土的渗水性 (2)黏土的渗水性 (3)沙土的渗水性结论: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3、肥沃的土壤1、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表层土),能找到(腐殖质)、(植物的根)和(活的小动物),(表层土)之下是(下层土),它可能(包含的黏土会更多),在下层土之下是(岩石层),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床)。(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2、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3、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5、)。(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4、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5、土壤为什么会贫瘠?怎样改变土壤的贫瘠?答: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6、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例子)有哪些?答:修筑梯田。种植绿肥。收集落叶沤肥。收集粪便沤肥。 使用农家肥。7、科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工作,迄今已经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

6、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蜘蛛)等,(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8、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9、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10、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11、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12、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13、做肥料袋的方法: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别忘了经常翻动翻动。14、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7、答:因为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15、填出图中土壤名称,并说一说图中的动物在哪层土壤中。图中的小动物生活在表层土中。16、为什么有些地方草木茂盛,而有些地方却寸草难生?答:有些地方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所以草木茂盛;有些地方土壤贫瘠,缺少水分,所以寸草难生。17、为什么河田里种的萝卜又大又嫩,而山坡上种的萝卜,老、水分少呢?答:河田里是沙土,土质疏松,水分充足;山坡上主要是黏土,土质较硬,缺乏水分。18、做肥料袋时,往塑料袋里装(土)、(水果皮

8、)、(菜叶)、(蚯蚓)等。4、土壤的保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2、(土壤)是植物的母亲。3、(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4、(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5、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会造成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6、我国陆地总面积约(844万)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

9、91.9%)。7、(荒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的地理过程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8、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答:假如地球上没有了土壤,我们就没有地种,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了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9、人们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答: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有:喷洒农药。 抛撒垃圾。 开窑烧砖。开山毁林。 乱丢废旧电池等。10、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植树造林。 环保宣传。 不乱喷洒农药。 积极回收垃圾。保护蚯蚓。 参与保护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各办一份“土壤小报”。11、在土厚相同、坡度相同、降水相同的条件下,哪块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和土多?通过实验结论是什么?(1)

10、没有草的木板上流失的水多,流失的土也多。(2)结论是: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流失。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1、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也就是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种子)。3、种子里面的“植物宝宝”,科学上把它叫做(“胚”)。4、种子萌芽的外部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根据种子萌芽的条件,要防止贮藏的种子萌发,可以采取(低温)贮藏、(干燥)贮藏、(隔绝空气)贮藏。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是(干燥)贮藏.5、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更

11、大的(生存机会)。6、种子的内部构造有(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营养物质主要由(子叶或胚乳)提供。7、观察种子萌芽时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8、解剖一朵油菜花应该从(外)到(内)。9、油菜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依靠(弹力)向远处传播;蒲公英的种子依靠(风力)向远处传播;刺果的种子依靠(动物)向远处传播;椰子的种子依靠(水)向远处传播;挪威枫的种子依靠(风力)向远处传播。10、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 (2)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3)利用弹力:如豆类的种子

12、。 (4)利用动物:如浆果、刺果、苍耳等。11、交流比较“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实验计划。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水光照、温度给一组种子加适量水,一组种子不加水光照水、温度一组种子受到光照,一组种子放在黑暗的环境中温度水、光照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一组种子放在冰箱里我们发现了: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不需要的条件是 光 照 。12、用线连接植物播种的方式:2、根和茎1、(根)和(茎)构成了植物的主干部分,是植物形态结构上最重要的部分。2、根可分为(直根)和(须根)。(胡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直根);(菠菜)的中间有一条比较粗壮的根,这条粗根周围有许多细小的根,这类根是(直根

13、);(葱)的根是由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根构成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粗根,这类根是(须根)。3、(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4、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5、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大致可分为(缠绕茎,如牵牛花的茎)、(匍匐茎,如西瓜的茎)、(攀缘茎,如爬山虎的茎)、(直立茎,如杉树的茎)。6、把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一段时间后,叶子会(变红),说明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7、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

14、)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8、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由植物的(根)吸收,通过植物的(茎)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9、把一株植物的根插进装有水的试管中,过几个小时,里面水的高度会(降低),这说明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10、把一株白色花茎从中间分开,插入红墨水中,过一会儿,白花会(变红),说明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叶和花1、不同植物的叶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是不同的。2、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3、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

15、被称为绿色“食品”加工厂的是植物的(叶)。4、植物的叶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能制造(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5、植物的叶子都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6、观察解剖油菜花时要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7、花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朵完全花内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雄蕊能(制造花粉),雌蕊能(接受花粉),花瓣能利用鲜艳的色彩(吸引昆虫)前来帮助传粉,萼片能(保护未开的花)。8、花的构造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也就是一朵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其中(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9、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