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09472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不锈钢中板边部侧翻问题的分析与控制杨明永(太原钢铁( 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3)摘 要:分析了不锈钢中板侧翻的特点和形成机理,通过改善轧制过程中钢坯上下表面金属流动的对称性、改善钢坯侧端面形状、提高轧制钢板的矩形化、细化剪切环节及提高关键设备的控制精度等,使不锈钢中板侧翻的平均宽度由 25mn,减小至 8mmt,侧翻修磨率由330降低至 044。关 键 词:不锈钢中板;侧翻;金属流动;端面形状控制;温度;压下量1 前言不锈钢中板生产过程中,易出现一种距钢板纵边部 1030mm 的轻微、通长、连续、有规律的线状缺陷,称为侧翻,其具有以下特点:(1)距钢板纵边 1030

2、mm 。(2)沿长度方向均匀、连续分布。(3)缺陷比较浅。(4)钢板采用纵一横一纵轧制时,该缺陷比较明显;展长横轧时,缺陷不太明显,距钢板纵边部要浅一些。(5)在不锈钢中板上,该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缺陷距钢板纵边部的距离要比普板更深。(6)就某厂而言,轧制下表面比轧制上表面此问题要明显得多。2 侧翻形成原因分析该厂不锈钢中板采用连铸坯,铸坯(侧面不修磨) 侧边和角部的金属组织、致密度与钢坯本体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轧制时侧边和角部金属易延伸流动到成品钢板的上、下表面,形成侧翻缺陷,具体地说,有以下 12 个成因:(1)钢坯上、下表面加热温度不均。加热时,该厂钢坯下表面温度低于上表面温度,且下表面有

3、两个低温区(滑道黑印 ),导致轧制时钢坯下表面的延伸要比上表面的小得多,在开坯轧机轧制的横轧道次,钢坯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下扣现象,在成品钢板的纵边部形成倒梯形,见图 1。也就是说,在钢板表面,尤其是轧制下表面,侧边和角部金属较多地延伸流动到了钢板表面,形成了侧翻缺陷。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与现场的生产实际是相吻合的。(2)横轧道次的侧翻。在开坯轧机轧制的横轧道次,因钢板下扣,还会引起钢坯与辊道的撞击。因此时钢坯温度在 1000以上,金属流动性极好,极易造成钢坯侧边和角部金属因与辊道撞击而向轧制下表面流动,加重了侧翻程度,这与该厂生产过程中下表面侧翻严重是相吻合的。(3)纵轧道次的侧翻。钢坯在

4、纵轧道次属自由宽展( 无立辊),若钢坯中心(纵向) 金属横向流动速度快于上下表面金属,则在钢坯纵向端面形成单鼓;若钢坯上下表面金属横向流动速度快于中心金属,则在钢坯纵向端面形成双鼓。这种情况会导致钢坯中心金属横向流动快于侧边和角部金属,亦即导致了侧边和角部金属向上下表面的延伸,形成侧翻,此即为成品钢板上下表面同时存在侧翻的原因。(4)坯料变化原因。该厂目前使用 180mmx1015mm 不锈钢板坯,若轧制 1800mm 定宽钢板,展宽比达 187;若轧制 2000mm 定宽钢板,展宽比达 207,远超出正常的展宽http:/范围(142158),导致钢坯在展宽阶段,侧边和角部金属向上下表面的延

5、伸加剧,形成侧翻。展宽比越大,侧翻越严重,例如采用 180mm1015mm 不锈钢板坯轧制12mm1800mm 成品时的平均侧翻宽度为 205mm,而采用 180mm1238mm 不锈钢板坯轧制同样尺寸的成品时平均侧翻宽度为 150mm。(5)不锈钢的自由展宽量要比普板的大。有资料显示,相同的变形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的自由展宽量是碳素钢自由展宽量的 15 倍,因此,侧翻现象在不锈钢中板上表现得比较明显。(6)设备缺陷。例如,轧机轧制力较小( 轧制力的增大,有利于消除一部分侧翻缺陷),轧机有些部件之间的间隙较大,轧辊的上下压值不同(下压值增大,有利于下表面延伸) ,上下轧辊硬度不同(硬度差异会导

6、致金属流动的不对称 ),操作手法 (轧制方式和道次压下量)的影响等。(7)轧制方式的原因。该厂不锈钢中板多采用纵一横一纵轧制方法,成品毛边钢板的头尾部宽度一般要比中间宽度窄 20mm 左右,且据现场观察,头尾侧翻深度要比中部厉害,上述两个原因叠加,极易在钢板头尾部留下侧翻缺陷(未剪切掉) ,在现场生产过程中,不锈钢中板头尾侧翻是最常见的现象。(8)存在镰刀弯缺陷的钢板在圆盘剪剪切时,头尾部极易溜边,侧翻缺陷剪切不干净。(9)圆盘剪(等离子切割机 )的不等边剪切也易造成成品钢板侧翻剪切不干净。(10)毛边钢板宽度控制太窄,剪切过程中,无法切干净侧翻缺陷。(11)压下量分配的影响。在目前的设备状况

7、下,道次压下量分配要尽量使钢板的纵边部产生对称双鼓。(12)开坯轧机给成品轧机送料的厚度对侧翻缺陷的影响。3 侧翻问题的预防措施要解决不锈钢中板的侧翻缺陷,就应避免钢坯侧边和角部金属向上下表面的延伸流动,具体的改进措施有:(1)优化轧制过程中钢坯侧端面的形状,尽量减小钢板纵边的梯形面程度。包括,适当提高下表面(尤其是加热段)加热温度使钢坯上下表面温度一致、保证钢坯的加热时间和加热质量、合理选配开坯轧机辊型以加大下压值(目前最大下压值为 16mm)、合理选配轧辊硬度、调整轧制中心线高度以免引起钢板扣翘头。(2)保证钢板轧制过程中上下表面金属流动的对称性,尽量避免钢板中心( 纵向)的金属横向延伸流

8、动快于表面金属,即纵轧时在纵端面尽量避免形成单鼓,而上下对称的双鼓最理想。是要合理分配开坯轧机纵一横一纵轧制的前两个纵轧道次的压下量,第 1 道次要加大压下量,第 2 道次压下量要控制在 12mm 左右,以免形成侧面单鼓形。二是要将压下量尽量向成品轧机转移,因为成品轧机比开坯轧机辊面光滑,摩擦力小,且轧辊直径小、轧制速度大,有利于减小自由展宽量,因此轧制中易形成单鼓。(3)保证毛边钢板(剪切前)的矩形化程度,精确控制开坯轧机毛边钢板的展宽宽度。一是开坯轧机轧辊选用凹辊型,以补偿成品钢板头尾部窄于中部的情况,生产表明,采用凹辊型后毛边钢板头中尾的宽度差由平辊型的 24 mm 缩小为 15mm。二是开坯轧机尽量采用纵一横一纵的轧制方法,且要加大开始纵轧道次的总压下量。三要保证钢板平直,无镰刀弯。(4)严格控制圆盘剪的等边切割质量。(5)根据不同的坯料宽度和成品宽度,合理选择相应的毛边展宽量,或者尽量采用展长横轧方式。(6)保证轧机前后机架辊和辊道的标高与轧辊标高的一致性。(7)不锈钢中板侧翻还与铸坯的侧端面原始形状、立辊的道次分配与压下量有极大关系,http:/本文未对该因素进行跟踪分析。4 结语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该厂不锈钢中板侧翻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侧翻的离散程度得到较好的改善,见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