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938986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教程课件第1篇第6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民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学习要求:了解建筑火灾及其发展阶段;了解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掌握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高层建筑的防烟与排烟。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高层建筑的防烟与排烟。,第6章 民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火灾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危害。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屹立在世界的各个城市。高层建筑具有节约城市用地和丰

2、富空间造型等优点,但是由于高层建筑高度大,竖向管井很多,火灾发生烟囱效应蔓延快、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 本章的任务使我们初步掌握防火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在规划、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能对建筑防火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作出周密的考虑。,第六章 民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1. 火灾及其燃烧条件,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根据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对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

3、燃烧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可燃物:如木质材料、可燃装修、家具衣物、窗帘地毯及生产、贮存的易燃易爆物品等;着火源:如烟头、火柴、厨房和锅炉房用火、电气设备事故的火花以及雷击、地震灾害等,都能形成着火源;助燃物:氧及氯、溴等。只要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出现,并相互影响就能起火灾。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筑火灾的概述,6.1,2. 建筑内可燃的物质和引燃的火源,在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可燃物和着火源结合在一起即可能着火燃烧。 1.可燃的物质:(1)使用在装修及其他部分的木材、人造纤维板材、装饰用纸板及可燃塑料等。(2)烹调、取暖和空调、锅炉等系统使用的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4、(3)各种库房内储藏的棉织物、货物、酒类及油类等。(4)厨房烹调用的动、植物油及汽车房内的汽油、煤油等。(5)各种房间内的家具、图书纸张、商品及床上用品、窗帘、桌布、地毯等。(6)其他如建筑维修使用的油漆、有机溶剂等。以上各种物质是高层建筑内主要的可燃物。 2.引燃的火源:(1)楼内人员扔下未熄的烟头、火柴梗等。(2)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的高热或电火花等。(3)厨房中的煤火、灰烬及其他种类的烹调用火等。(4)锅炉房的炉火、热风机和热管道的高热等。(5)建筑维修和安装使用电(气)焊接的火焰及高温铁渣等。(6)小孩玩火(如烧纸张、木块或放花炮)及工作人员焚烧废纸、垃圾等。(7)建筑物内人员混杂时坏人

5、乘机纵火及雷击放电等。,建筑火灾的概述,6.1,3. 建筑火灾及其发展阶段,1.建筑火灾是指烧损建筑物及其收容物品的燃烧现象。 2.建筑火灾发展的阶段 建筑物室内发生火灾,最初只局限于起火部位周围的可燃物燃烧,随着温度的上升,随后烧着室内其它可燃物、内装修和天栅等,造成整个房间起火,进而再从起火房间扩大到其它房间或区域,使整个建筑起火。纵观建筑火灾的形成、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1) 火灾初起阶段(轰燃前) (2 全面发展阶段(轰燃后) (3) 衰减阶段(熄灭),建筑火灾的概述,6.1,4 .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研究火灾蔓延途径,是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也是“堵截包围、穿插分隔”扑灭火灾

6、的需要。 综合火灾实际,可以看出火从起火房间向外蔓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 2.火势的横向蔓延 3.火势通过竖井等蔓延 4.火势由通风管道蔓延,建筑火灾的概述,6.1,1.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的间隔距离。建筑耐火等级越低越易遭受火灾的蔓延,其防火间距应加大。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6.2,1.防火间距,相邻两座建筑符合下列条件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1)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

7、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 (2)相邻两座建筑的建筑高度相同,且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 (3)防火墙上的开口设置了甲级防火门、窗或采取了其他防火保护措施。,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6.2,1.防火间距,相邻两座建筑符合下列条件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1)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屋顶无天窗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 (2)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

8、统设计规范GB 50084 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规范规定的防火卷帘。 除高层民用建筑外,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或办公建筑,当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总和不大于2500m2 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规范的规定。,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6.2,2.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火分区的主要功能是:严格保证本分区出现火灾后不向其它区域蔓延;适当地推迟火势外延的时间,以便人员的迅速撤离和消防队及时灭火;为人员在建筑

9、内暂时避难提供一安全的场所。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的层数。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划分防火分区的基本原则:符合规范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限值;尽可能与建筑内部不同功能布局的分区取得一致;考虑安全出口与消防设施和管网线路的合理配置。,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6.2,2.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按其作用,又可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 垂直防火分区是指用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及窗槛墙在建

10、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除安全疏散门以外的其他门、窗、洞口,可燃气体管道严禁穿越防火墙;建筑面积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较大空间和敞开式楼梯间及自动扶梯在适宜位置设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由钢板或铝合金制作,平时不影响建筑内空间使用,发生火灾时可以自动落下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6.2,3. 防烟分区,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室内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 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且室内净高小于等于6.0m 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

11、,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对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当无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内走道长度超过20m,一端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内走道长度超过40m,两端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内走道长度超过60m,可以把走道单独划为为防烟分区。,建筑防火间距与防火防烟分区,6.2,1.安全疏散,民用建筑应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其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使人员能迅速而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地带疏散出去。安全出口、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1. 疏散楼梯间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

12、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不能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6.3,1.安全疏散,2.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分隔设施,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规定外,

13、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2)除楼梯间的门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6.3,1.安全疏散,3.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等设施,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

14、楼梯间竖井内应设置防烟设施和人工照明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和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m2;(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开敞式阳台、凹廊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竖井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5)除楼梯间的疏散门、楼梯间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

15、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6.3,1.安全疏散,4.室外疏散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 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6.3,1.安全疏散,5.疏散门 建筑中的

16、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民用建筑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但人数不超过60 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 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应保证其开启时不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疏散楼梯、太平门,应在室内设置明显的标志和事故照明,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疏散走道总宽度的要求,最小净宽不应小于3m。,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6.3,1.安全疏散,6.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为了保证公共场所的安全,应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 表6-2公共建筑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条件。,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设计要点,6.3,2.建筑防火设计要点,(1)总平面防火。在总平面设计中,应进行合理布局,要保证方便直捷的交通联系,处理好主体与附件部分的关系,保持与其他各类建筑的防火间距,合理安排广场、空地与绿化,并提供消防车道。 (2)建筑物耐火等级。要求对建筑的基本构件(墙、柱、梁、楼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