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民俗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921970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民俗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民俗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民俗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民俗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民俗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名词解释1 堪舆【答案】堪舆又称“风水”,是相地、相墓之术。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词; 舆,“承舆”即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着重在地貌的描述。古人受“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说的影响,就将天体运行、宅地方位和人事相对应,认为地理环境、山川形势与人的吉凶祸福、乃至子孙的命运前程有关,使风水理论带上了很强的神秘色彩。因此,无论是建生宅,还是选墓址,都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至今,这种习俗在民间还有小小影响。 2 分胙【答案】分胙是宰牲祭神之后,将祭肉分给与祭者食用的一种仪式活动。在古老的宗教体系中,这种活动主要是在宗族内进行。中国古代的分胜礼仪,

2、起源于原始的图腾文化中的宰杀和分食图腾圣物的古俗。后来逐步发展和演化,在祭祀文化体系中,以礼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分昨礼仪与一般的宗教文化中的图腾圣餐有一定的关联和相似之处,但就其文化含量而言,并非简单的图腾圣餐所能涵概的。 3 仪礼歌【答案】仪礼歌是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攘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的歌曲。大致有诀术歌、仪式歌、习俗歌三类。诀术歌,是被认为具有法术作用的民间歌诀与咒语。仪式歌,是与节令庆祝、其他祭祀等仪式相结合而诵唱的歌,主要内容为祭神求福、祈保丰收等。习俗歌,用于婚娶、生子、祝寿、送葬、造房等红白喜事和迎宾待客的场合,如撒帐歌、哭嫁歌、盖房歌、敬酒歌等。这

3、是仪礼歌中数量居多、迷信色彩较少、文学价值较高的部分。二、简答题4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答案】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稳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传承和变异构成了民俗传播的主要脉络,传承和变异同时进行,在变异中传承,在传承中变异。因而,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1)民俗在变异中传承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即便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此外,民俗文化的传承,常常受到传统观念的制

4、约,社会变革如果不和观念的变革结合起来,民俗文化也不会失去传承的思想基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过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其中有些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自然消亡; 有些民俗则经过某些补充和完善,一直传承至今。例如,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流传至今的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这两项习俗最初亦属驱疫逐魅的活动之二。自与纪念屈原的故事结合后,传统节俗获得了新的历史性含义,一直沿袭千年,久盛不衰。如今,粽子依然是端午节人人要吃的节令食品; 龙舟竟渡成了海内外华人非常喜爱的民间竞技、娱乐活动; 而纪念屈原,则成了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

5、主题。(2)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变异实际上是民族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没有变异性的民俗文化是不存在的。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种种民俗事象,大多是古代民俗变异流传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变异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驱力。例如,中国的榷俗,原是一种古老的巫术行为,承担着驱鬼逐疫的任务。文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民间滩俗就已经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上升为宫廷的滩祭和摊仪。从汉代至唐宋,摊祭仪礼不断变异、扩充和完善,规模越来越大。唐代以后,随着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宫廷摊仪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神秘气氛逐渐减弱,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终于演变成摊戏。但在中国南方的某些

6、边远地区,这种古老的摊仪抑或滩戏仍在流传,所不同的是今天的滩仪非古滩原貌,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的理论和神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庞大的摊文化体系。古摊变为今摊,历经千年变异,其他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事象的变异也莫不如此。 5 以节日时的祖先祭祀为例,分析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答案】以节日时的祖先祭祀为例,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清明节属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期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按夏历算,则在二月上半月内。这个节日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它标志着春耕时节的到来。俗谚百:“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而

7、作为岁时节日的清明节,在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有关风俗后,便有了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与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年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九、冬月初一、冬至等节。或庙祭、或墓祭、或洒扫焚香、或望空察祝。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 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和巩固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汉末,

8、蔡邕的琴操将禁火之俗与传说中介子推被焚事联系在一起,但禁火日期只说是在五月五日。魏晋之时,始将寒食节定在清明前一两日。东晋陆翔的邺中记百:“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粮是也。”到唐代,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清明祭扫坟墓的习俗就合二而一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隆宗重嗣的传统习俗,在清明节表现得分外集中而动人。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不过,除祭扫父母坟墓外,人们还到烈士陵园扫墓,怀念先烈业绩,以示悼念。除扫墓之外,清明节民间还有戴柳、踏青、游春等习俗。古代,山于寒食禁火,火种熄灭,于是引出了清明节钻榆柳取“新火”、传“新火”以及沿门插柳、

9、戴柳的习俗,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此外,古来还有二月上巳日踏青、拔楔习俗。是日临水洗濯拔除,踏青游春,文人雅士有“曲水流筋”之戏,青年男女则野外郊游:狂欢不禁。因上巳日与清明日很近,诸多游乐活动贯串其间。演成清明前后的春游热潮。清明日,人们扫墓之余,亦在郊外聚会冷餐,尽兴游乐: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斗鸡,有些地区还伴有大型庙会、娱乐表演活动热烈奔放的游乐气氛,与大自然的无限生机相融互感,作为一种深层的生命意识,积淀在清明节的风俗之中,代代流传。直到今天,清明节依然是我国民间十分重视的节日。 6 怎样认识印度文学的特征?【答案】印度文学是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和10世纪前后发展起

10、来的各地方语言文学的总称。印度文学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其特征具体表现为:(1)文艺内容泛神化富有神话色彩印度文艺整体上体现为泛宗教化,在内容上则表现为泛神化,即其文艺作品的内容在整体上富有神话色彩,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神话化。如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本集收录的是关于诸神的颂赞、祭神祈祷和祭神仪式方面的诗歌,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吠陀教的经典。印度两大史诗主人公是化身下凡的天神。化身观念是文学作品的情节构思的主要依据从宗教过渡到文学的桥梁,即文艺内容泛神化的途径来源于印度人对“化身”的信仰,即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神的化身与表现。通过这种观念,神可以成为人,神的化身就成了文学形象。如印度两大史诗中,化

11、身观念是它们的情节构思的主要依据。摩诃婆罗多中,毗湿奴的化身“黑天”是真正主角; 罗摩衍那中,毗湿奴又化身为主人公“罗摩”,经历一番人间坎坷。而在往事书中,化身观念几乎比比皆是。可见,化身观念极大丰富了印度文艺的想象力。另外,化身一般是神化为人,但人也可以化为神。这就形成了印度文学的另一种倾向,即将凡人神化。典型的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迎牟尼。他本是一位王子,后来在众多佛教文献中成为了佛。天神化身为人乃至化身为动物,使人和动物变得神圣; 凡人被神化,使凡人带上了神圣的光环。就在这人与神的双向运动中,印度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泛神化、泛宗教化的性质,使得印度文学成为了一种寻求神圣、追求神圣的文学。印度文艺的泛神化,一方面为文艺发展提供了巨大驱动力,使得印度文学注重内心体验,具有强烈的传奇性和浓烈的宗教情感。另一方面,文艺成为宗教的诊释,使得作品主题和题材单一,出现了大量的说教性作品。从而淡化了文学的个性色彩。一、名词解释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