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92030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 必过笔记(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管理与控制第一节 生产计划生产能力:概念2;种类3;影响因素3;核算2生产计划:概念(定义,优化特征3,分类3);指标4;编制步骤4产品生产进度安排3一、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的概念广义: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狭义:一般生产能力指狭义的生产能力1、生产能力(狭义):即企业在一定时期下内,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下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料的最大数量。2、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重要指标,包括三个含义企业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生产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不同企业具体核

2、算三种情况:单一品种以具体产品为计算单位:如飞机厂的飞机架数,啤酒厂的啤酒瓶数稳定、多品种、成批生产企业,用代表产品或假定产品为计量单位。多变、多品种、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以能说明各种产品数量特征的某个重要技术参数作为计量单位:如大型汽轮机厂和大型发电机厂用功率(千瓦)作计量单位。研究企业当前生产运作问题和今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二)、生产能力的种类:设计、查定、计划能力1、设计生产能力:反映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2、查定生产能力:没有设计生产能力资料或资料可靠性低。确定生产规模,编制长远规划和确定扩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术措施时,以设计、查定生产能力为依据。3、计划生产能力:也称现实能力编

3、制企业年度、季度计划时,以计划生产能力为依据。(三)、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1、固定资产的数量。即上述下划线处所指的“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包括:正在运转、检修、安装的,准备检修的设备,暂时没生产任务停用的设备。不包括: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备用的设备。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指全部有效时间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生产定额(P-产量)和时间定额(t-台时)(四)、生产能力核算:此点书中六道例题必须熟练掌握(P89-P92)M:生产能力(包括:设备组的、作业场地的、流水线的生产能力)F:有效时间(包括:单位设备的、单位面积的、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乘产量(P),除台时(t)1、单一品种生

4、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见书P89例1、例2MFSP M 产量即PM: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见书P89例3MM: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F: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A:生产面积;a:单位产品占用面积;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见书P89例4M M:流水线生产能力;F: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r:流水线节拍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计算方法代表产品法假定产品发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见书P90-P91例5代表产品: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较多、产品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见书P91-P92例

5、6假定产品: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种产品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采用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二、生产计划概念和指标(一)、概念: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并非细节问题,而是纲领性方案。1、优化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三个特征: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实现生产成本最低。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企业计划分为三类中长期计划:计划期三年或五年,是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受企业现有条件的约束,是为开创新局面制定的

6、生产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计划期一年,是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是以计划期现实的市场状况和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为依据制定的企业生产纲领,是确定企业生产水平的纲领性计划,是考核企业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是贯彻实施生产计划、为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编制的执行性计划。通过生产作业计划分解企业生产任务,把全年任务细化到具体任务。(二)、指标:品种、质量、产量、产值1、产品品种指标:反映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其确定应首先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实力2、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质量标准执行上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

7、颁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形式。产品质量指标包括两大类:a、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b、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3、产品产量指标: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确定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和线性规划法等。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法或保本点法。熟练掌握书P93图4-1,P94及例题74、产品产值指标: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一些经济指标的依据。以企业最终成果为计算依据工业

8、商品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是企业可以获得的货币收入。商品产值和实际销售收入比较反映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差距小说明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以社会最终成果为计算依据。工业增加值新创造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三、生产计划编制:调查研究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草案生产计划大纲定稿与报批四、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应做到(目标):保证交货时期的需要、均衡出产、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和产品的生产技术特点。(一)、大量大批生产企业

9、1、年均分配法:也叫均匀分配法,适用对产品需要比较稳定的情况2、均匀增长分配法:适用对产品需要不断增加的情况3、抛物线形增长分配法:适用对新产品的开发。(二)、成批(轮番)生产企业1、产量大,细水长流2、产量少,集中生产3、老产品,新老产品逐渐交替4、精密产品和一般产品、高档产品和低档产品要很好搭配,均衡生产。(三)、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五点):优先安排延期罚款多的订单;优先安排国家重点项目的订货;优先安排生产周期长、工序多的订货;优先安排原材料价值和产值高的订货;优先安排交货期紧的订货。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定义;具体内容4;特点3;要求5;编制3期量标准3一、生产作业计划1、概念

10、: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协调日常生产活动中心环节。四点2、具体内容:编制企业各个层次的作业计划;编制生产准备计划;计算负荷率,进行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细致平衡;日常生产的派工、生产、调度、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与控制3、特点(与生产计划的区别)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计划期短。月、旬、日、小时季、月计划内容具体。车间、工段、班组、工人生产企业的计划计划单位小。各零部件、工序的进度完整产品的生产进度4、要求使生产计划规定该时期的生产任务在品种、质量、产量和期限得到落实。使各车间、工段、班组和工作地之间具体生产任务相互配合紧密衔接。使生产单位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

11、。使各项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有切实保证。要有利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流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建立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实现均衡生产。二、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指加工对象(零件、部件、产品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期:时期;量:数量(一)、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节拍或节奏、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在制品定额等。节拍:两个相邻;节奏:两批相邻;在制品定额:保证数量上衔接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哦制品储备量。(二)、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等。生产周期:一批产品或零件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间隔。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

12、量(三)、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三、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作业计划分许多层次,如厂级、车间级、工段、班组。(一)、在制品定额法,也叫连锁计算法。适合大量大批生产企业。通过以销定产,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见书P98-P99例8,熟练掌握(二)、提前期法,也叫累计编号法,适用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编号越小越处于生产开始阶段。 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见见书P99例9,熟练掌握四点优点:各车间可以平衡地编制作业计划;不需要预计当月任务完成情况;生产任务可以自动修改;可以用来检查零部件生产的成套性。(三)、生产周期法,适用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第三节 生产控制概念2;基本程序4;方式3

13、一、生产控制的概念:指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调节的系列活动。广义:从生产准备开始到进行生产,直至成品出产入库为止的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包括: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及调度、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狭义:对生产活动中生产进度控制,又称生产作业控制。制定标准为基本程序之一生产控制是协调性和促进性管理活动。其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减少资金占用,加速物资和资金的周转。质量控制中使用二、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生产控制三个阶段:测量比较、控制决策、实施执行。(一)、确定控制标准:类比法;分解法;定额法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标

14、准化法(二)、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三)、控制决策:分析原因;拟定措施;效果预期分析(四)、实施执行三、生产控制的三种方式类别控制重点优点缺点事前控制方式属反馈控制下一期的生产活动简便、工作量小、费用低本期损失无法挽回事中控制方式属实时控制当前的生产活动保准本期计划如期完成控制费用较高事后控制方式属前馈控制事前的计划与执行中有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上第四节 生产作业控制概念;生产进度控制4;在制品控制3;库存控制3;生产调度3生产作业控制的概念:在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为保证生产作业计划的实现进行的监督、检查、调度和调节。包括:生产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库存控制、生产调度。一、生产进度控制(一)、

15、目标:即保证交货期,又要保持和调整生产速度。生产进度产出进度。(二)、目的:保证产品准时装配出厂。(三)、内容:投入进度控制(第一环节);工序进度控制;出厂进度控制。(四)、核心:进度管理二、在制品控制(一)、在制品分为:毛胚、半成品、入库前成品、车间在制品(二)、在制品控制是企业生产控制的基础工作。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丰田生产方式:在制品向“零”进军(三)、内容:合理确定在制品管理任务和组织分工;认真确定在制品定额,加强在制品控制,做好统计与核查工作;建立、健全在制品的收发与领用制度;合理存放和妥善保管在制品。(四)、在制品定额1、大量流水线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制定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定额的制定。在制品分为:工艺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周转在制品、保险在制品。流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