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920279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题库一、论述题1 如何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2)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

2、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在马克思卞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

3、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

4、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当然,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在各自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会存在一些差异。 2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矛盾。【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了。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2)资本主义金融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一次的周而复始

5、现象。a.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b. 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a. 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b. 周期进程中

6、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c. 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性的经常现象;d. 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局面。(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当这种比例关系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就会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

7、缩小之间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相比,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对立。当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的大量商品就找不到销路,就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3 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答案】对待马克思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否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鼓吹“过时论”的机会主义观点和否认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1)从马克思的唯物论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与之相对应。马

8、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与我国当前的实际项符合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条件下,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从马克思的辩证法出发,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界各国的形势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其获得新的力量。(3)从马克思的辩证法出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的条件下,我国发展的特殊性,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注意将马克思主义基

9、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形结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得到发展。(4)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4

10、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答案】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此规律,就能为正

11、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的洪流的时候,就明确地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应该首先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从历史上看,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往往起因于对现实问题的感受和看法。正是由于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人们才想象和追求未来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现实中的苦难,既是诱发人们渴望未来新世界的动因,也是人们设想未来新世界的素材。但对现实苦难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现象上,而要揭示其实质和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一、论述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