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能力测评.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1987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能力测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素质能力测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素质能力测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素质能力测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素质能力测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质能力测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能力测评.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人员素质与能力 素质能力测评1、 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1、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2、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下图:六个层面七个层级(1) 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

2、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3)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 自我形象,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 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6) 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

3、,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即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获得。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着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是不易改变的胜任特征,它们是个人驱动力的主要部分,也是人格的中心能力,可以预测个人工作上的长期表现。素质层级定义内容技能指一个人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能力。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等知识指一个人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如:管理

4、知识、财务知识、文学知识等角色定位指一个人对职业的预期,即一个人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如:管理者、专家、教师价值观指一个人对事物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等的价值取向。如:合作精神、献身精神自我认知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自信心、乐观精神品质指一个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性。如:正直、诚实、责任心动机指在一个人内在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驱动、引导和决定个人行动。如:成就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is)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 素质洋葱模型中的各核心

5、要素由内至外分别是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等。动机是推动个体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个性是个体对外部环境及各种信息等的反应方式、倾向与特性;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其自身的看法与评价;社会角色是个体对其所属社会群体或组织接受并认为是恰当的一套行为准则的认识;态度是个体的自我形象、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知识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是个体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在素质洋葱模型中,知识、技能等外层要素易于培养和评价,而个性和动机等内层要素则难以评价与后天习得。素质模型目前已成为人力资源的基础,通过建立素质模型

6、明确某一职位的素质要求,可以为人员选拔、人员测评、技校考核、培训与开发提供基础性平台。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素质模型素质词典中素质词典中,心理学家们把人的素质分为6大类,20个具体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很多级别。这20个素质要素,对人类的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性格、动机做了全面的概括,形成了企业任职者的完整的素质模型。 国外在能力管理素质模型的设计上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比较流行的是18项或27项能力素质库。 岗位素质模型与个人素质模型 1、解构员工能力的内在属性:组织与个人属性岗位素质模型是基于企业的行业特性、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业务模式以及职层级的考虑所需要的基于岗位对个人能力的需求。个人素

7、质即素质的构成素质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构成。如下图身体素质体质一部分是先天遗传,一部分是后天获得。它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体力精力能力素质智力心理年龄、智商技能是在多种素质基础上,经过实践锻炼形成的工作能力才能指天生的爱好或先天的潜在的能力品德素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人格素质气质、需求与动机、兴趣与情感、态度、习惯、意志等作为企业雇主,在我们深入解读员工能力的时候,一方面会把员工能力放到组织框架中,基于行业特性、发展阶段、业务模式以及职层职级考虑,形成组织对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基于员工的个人框架,这是作为一个人本身所拥有的情感、经历以及个

8、性等,这从他/她的家庭和环境中发展而来。因此,当我们从组织视角和个人视角去看员工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现员工能力的两大属性,即组织属性与个人属性。对能力而言,越是表象,如知识技能,组织的属性越强,与岗位、行业高度相关;越是潜在的,如个性、风格和动机,个人的属性越强,与个人的生理特质和潜意识越相关。组织属性越强,较容易习得,在岗位、企业和行业进行累积而愈加丰富;个人属性越强,越稳定和越难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父母遗传和童年经历所决定。过往,我们在思考能力、定义能力的时候,总是把个人与组织的属性总是交织在一起思考,那就会显得非常混乱。我们在思考能力体系和能力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把能力内在逻辑解剖清楚。员工能

9、力两大属性的逻辑关系在能力的内部逻辑和长期发展性来看,个人属性的能力会决定了组织属性的水平高低,即冰山下的潜在能力会决定冰山上的表象能力。我们在考察大学生,主要考察能力的冰山下部分,因为,大学生还没有经历过岗位、企业和行业的积累,没有公司所需要的冰山上的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考察潜能来看他的未来成长性。因此大学生特别需要系统培养,尽快丰富其冰山上部分的能力结构。同时,能力的个人属性部分往往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就已经变得比较稳固,而且较难改变,这也是企业不需要对个人属性的能力发展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培养的原因,而只能成为人员筛选和潜才选拔的依据。但进入职场后,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得以快速积累和发展,就是人生和职场阅历,成为重要的资本和筹码。因此,越是高层,我们越需要静态的看他的能力结构,他冰山上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基本成型,也是企业在面试时需要重点考察,并在入职后能够短期内对企业产生实际价值。个人属性部分的能力经过历练,演变成了工作的风格。 岗位素质模型的建立 岗位素质模型的作用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要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遏制石漠化蔓延,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流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自然景观,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