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91967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胆、胰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 肝、胆、胰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肝、脾破裂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急救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做好交叉配血,做好急诊手术准备。2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加强交流,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恐惧,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的严重程度,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并加以疏导。3饮食 需急诊手术者禁食,包膜下破裂观察者进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4体位与活动 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稳定,可取半卧位,不随意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5完善术前准备。(二)术后护理1按围手术期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2体位与活动 全麻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

2、压平稳者取半卧位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3疼痛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或镇痛泵。4病情观察 定时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有无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注意腹部体征及早发现并发症。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3天。5引流管护理 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量、色泽。膈下引流管在1-2小时引出200ml以上血性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急救和护理;引流量逐渐减少,色淡,每日小于10ml即可拔管。6饮食 待肠蠕动恢复、胃肠减压拔除后给予流质、半流质直至正常饮食(三)出院指导1适当休息,增加营养,促进康复。2如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及时就医。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护理常规

3、(一)术前护理1按围手术期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2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难,使病人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3营养支持 禁食、胃肠减压期间,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能量等。4病情观察 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皮肤粘膜,若出现神志淡漠、黄疸加深、少尿等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5发生休克时取休克卧位,立即给予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等。6维持体液平衡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纠正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7维持正常体温 体温升高遵医嘱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合理使用抗生素。8纠正凝血功能 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1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9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二)术后护理1按围手术期

4、手术后护理常规。2体位 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3疼痛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或镇痛泵。4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注意腹部体征及早发现病发症。5引流管护理 保持“T”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量、色泽。如腹腔引流管引出血性液及胆汁样液及时通知医生,警惕出血及胆瘘的发生。6饮食 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流质、半流质直至正常饮食。(三)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进低脂清淡饮食2带T管出院病人指导穿宽松衣物,防止受压,保持引流管敷料干燥,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医。第二节 肝胆胰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肝癌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先实行保护性医疗制

5、度,适当的时候,让病人了解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和治疗效果,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的知识宣教,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创造乐观的心境,使其愉快的接受手术。2饮食: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清淡饮食。不要随意忌口,以防营养不良。如有腹水,应吃低盐饮食(食盐不超过2/日)避免腌制食物,以防食盐过多而加重水钠潴留。3活动、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可适当做一些轻体力劳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增进食欲,提高抵抗力。4特殊检查:为确定癌肿部位及肿瘤大小,应指导并督促病人及时做好B超、磁共振、CT等检查。5肠道准备:由于肠道是血氨的主要来源之一,灌肠可清除肠道内含氨物质,减少血氨的来源。

6、一般在术前晚用生理盐水灌肠,注意勿使用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是碱性溶液,灌肠后使结肠内呈碱性,当PH值小于6时,易使氨离子形成氨大量弥散入血,造成血氨增高,而容易诱发肝昏迷。6用药指导:肝区疼痛时,应慎用吗啡、鲁米那、氯丙嗪等药物,因这些药物在肝脏中代谢、肝功能障碍时易引起蓄积中毒而致肝昏迷。所以常用强痛定、颅痛定或杜冷丁止痛。(二)术后护理1饮食:肛门排气允许进食后,病人应暂勿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因进食大量高蛋白的饮食后,肠道细菌和消化酶可作用于未经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氨,而肝癌病人肝功能受损,不能将大量有毒氨通过代谢分解,排出体外,因而使血氨增高,导致肝昏迷。2体位与活动:术后

7、第二天取半坐卧位,使内脏随体位下移,不压迫膈肌,利于呼吸,并使腹腔渗液流入盆腔,防止膈下脓肿,但应避免过早下床活动,一般卧床休息57天,以免术后活动过早而引起肝断面摩擦出血。3吸氧:行半肝以上切除者,应吸氧34天,以增加余肝的肝细胞血氧含量,使之顺利度过肝功能不全期。4引流管护理(1)肝断面引流管用以引流肝断面渗出液和脱落的肝组织,防止感染,利于肝断面愈合。活动时,切勿扯拉引流管,严防脱出;勿扭曲或折叠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引流袋应低于切口水平,以免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2)胃肠减压管可及时引流出胃肠内积液积气,避免肠胀气,因肠胀气对肠壁压力增大,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

8、使肝营养物质和氧的供应减少。病人不能因插管不适而随意拔出。5用药指导(1)静脉滴注肌苷,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解毒。(2)静脉输注氨基酸或人体白蛋白、血浆。因肝功能减退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及蛋白质摄入和吸收障碍,引起低蛋白血症,并可促使血浆外渗。输注氨基酸时,应与葡萄糖合用,以满足热能需要,以利于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其滴速应为4060滴/分,过快可致恶心、呕吐、心悸等,故不能随意调快滴速。6复查: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各项生化指标,利于术后病情观察和治疗,病人应积极配合。7注意前期症状:若出现肝昏迷前期症状,如欣快激动或沉默寡言、步态失调、苦笑无常、意识错乱、语言不清等,家属应及时反映,以及时治疗。8

9、介入治疗:行肝肿瘤介入治疗时,应指导病人注意以下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1)肝肿瘤介入治疗是从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内,灌注抗肿瘤化学药物,可减少抗肿瘤药物的全身毒性反应,增加病变局部药物浓度,提高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2)术后病人患侧大腿应伸直平卧24小时,并在穿刺部位加压沙袋,防止因过早活动而致出血。(3)术后当天,需进行大剂量静脉输液及使用利尿药,以稀释血液浓度,促使造影剂的排泄,减轻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4)若穿刺处出血、疼痛时,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若发热,但体温低于39C,多因栓塞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及造影剂作用所致,可告诉医务人员酌情处理。(5)行全身化疗或放疗时,应做好

10、健康宣教。(三)出院指导1坚持合理饮食,不吃霉变食物,禁酒。2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如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以增强体质。3遵医嘱按时服用护肝药物,以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继续服用抗癌药物,不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并注意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4每2个月到医院复查B超或抽血复查甲胎蛋白、肝功能等。二、胰腺癌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始终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每次检查和护理前给予解释,尊重患者心理调适的过程。使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接受手术。2改善营养状况:体弱、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11、可多次少量输新鲜血液制品,进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胃肠道反应严重的病人可静脉给予高营养,补充蛋白或留置鼻饲管给予胃肠内营养。胃肠内营养可给予营养素或回输胰液、胆汁等引流液,并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适宜的浓度和温度,以利于病人对脂类的吸收。术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3增强凝血功能:梗阻性黄疸病人,因胰胆管阻塞影响脂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致维生素K及依赖维生素K的一些凝血因子缺乏;长期胆管梗阻所致的肝功能损害,亦可导致其它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缺乏,容易发生纤维蛋白溶解现象,使手术野广泛出血。故术前应注射维生素K和保肝治疗,改善肝功能。4皮肤护理: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注意勤沐浴、

12、勤更衣,不要搔抓。(二)术后护理1. 体位:早期半卧位有利于病人的呼吸和引流。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精神状态。予吸氧,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糖,以了解胰腺的内分泌功能。3. 妥善固定并观察引流管:防止胃管、胰肠引流管、胆肠引流管、肝胆管引流管和胰支架管的脱出和打折。嘱病人翻身时保护好引流管,胃管定时冲洗,每6小时1次。保证胃肠减压的有效性,避免胃酸通过体液因子刺激胰腺分泌。引流管位置要低于引流管皮肤出口处。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并记录24小时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4. 营养:胰腺癌患者由于术前营养状况较差,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各种引流较多,病人体液丢失较多。要保证

13、静脉通畅,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的入量,保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5. 活动:术后第一日,可鼓励病人坐起及在床上活动。术后第二日可鼓励病人床边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尽快排气,预防肠粘连及肺部感染。6. 常见并发症的观察:(1)出血:胰液消化腐蚀手术区血管或病人凝血功能改变,可导致大出血。若病人血性引流液较多,或BP、P有变化时,应及时给予止血处理;(2)胰腺炎:查血淀粉酶和胰液淀粉酶,有异常及时处理;(3)胰瘘:术后一周左右发生,表现为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胀痛,发热,腹膜刺激征(+)。胰液从引流管里流出,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胰瘘发生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经常换药

14、,保持干燥,防止胰液外渗引起皮肤糜烂。遵医嘱给予病人输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以争取最佳疗效;(4)胆汁性腹膜炎:发热,腹膜刺激征(+),引流液为胆汁样液体;(5)胃排空障碍:病人术后7日仍不排气,每日胃液量大于500ml,称胃排空障碍。可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应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并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理疗等方法处理。胃排空障碍的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应予有利的心理支持;(6)胰腺假性囊肿:多由于炎性渗出物不能吸收而外渗,周围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而成。囊肿成熟后可手术治疗。(三)出院指导1.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戒酒。2. 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无刺激性

15、饮食。忌暴饮暴食。3. 定期化疗。定期检测血糖、尿糖,发生糖尿病时给予药物治疗。三、胆管结石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围手术期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2心理护理 讲解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难,使病人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3饮食与营养 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禁食者肠外营养补充。4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寒颤、高热、腹痛、黄疸情况。发生休克时取休克卧位,立即给予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等。5纠正凝血功能 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1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6保护皮肤完整性 指导病人修剪指甲,勿抓挠皮肤,防止破损,瘙痒者可用温水擦浴。7完善术前准备。(二)术后护理1按围手术期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2体位与活动 全麻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3疼痛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或镇痛泵。4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注意腹部体征及早发现并发症。5引流管护理 保持“T”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量、色泽。如腹腔引流管引出血性液及胆汁样液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