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91890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目录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2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22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36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学与生活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47一、名词解释1 知觉恒常性【答案】知觉恒

2、常性是指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的一种知觉特性。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很普遍,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大小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人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 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 明度恒常性,或称亮度恒常性,指尽管照明的亮度改变,但人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 颜色恒常性。尽管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人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除视知觉外,知觉恒常性还表现在其他知觉领域中。知觉的恒常性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使人能

3、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作出反映。 2 归因【答案】归因是指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解释和推论其性质或原因的过程。归因是成就动机的决定因素,归因理论有三个维度:内外因维度: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 稳定性维度: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努力程度、态度及心境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品质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 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人事关系则易于变化; 可控性维度: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

4、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3 皮格马利翁效应【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或学习成绩的良好期望,会使学生产生顺应这一期望的变化,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的一位善于牙雕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雕刻的美丽少女上,竟使雕塑活了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在课堂环境下做了实验,发现在教师的赞扬下,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于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教师的暗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等有重要的影响。 4 神经元,是神

5、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答案】神经元亦称“神经细胞”胞,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形态很多:按突起的数日常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5 迁移【答案】迁移指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两种: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叫负迁

6、移。迁移的原理是客观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互相制约性。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然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教学中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6 深度知觉【答案】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分别是:对象的重迭、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双眼视差等。其中,双眼视差对知觉深度和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 当视像落在网

7、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7 意识【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止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1)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如:你发现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听到动听的音乐等。同样,人也能感觉到某些内部的状态,如:疲劳、焦虑等等。(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即,意识不只是对信息被动的觉察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8、(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人的意识是由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有明确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意识可以觉察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注意与意识密切联系。 8 社会惰化【答案】社会惰化是指在群体中与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中,参与一项活动的人数与每个个体的活动效率应该是成正比的,所以才有“人多力量大,好办事”的说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心理学家达谢尔(J.F.D

9、ashiell ,1930)曾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自拔时,平均拉力可达63千克; 两人一起拔时,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59千克; 3人拔时继续下降为53.3千克; 8人拔时人均仅剩31千克。1988年,杰克逊等人(J.M.Jackson )总结了49项同类研究,涉及被试总数超过4000人,得出的结论是,当一起完成一项共同活动的群体规模越大,个人所做的努力水平就越低,当群体人数达到8人时,个人努力的程度只有单独工作时的80%左右。在一定范围内,随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力水平还在继续下降。此现象为社会惰化现象。 9 心理理论【答案】心理理论指心理学家用来命

10、名幼儿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的一个概念,即幼儿对心理或精神世界的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幼儿是否接受不同的心理状态等。皮亚杰最早开展了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但全面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成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这个领域中研究最多的是幼儿如何理解“错误信念”。另外,探察幼儿是否理解人的观念是从何而来也是重要内容。对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焦点。10精神分析【答案】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倡的用来治疗的一种方法。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

11、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得到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简答题11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答案】社会性动机又称继发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社会性动机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交往动机均属于社会性动机。具体如下:(1)兴趣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获得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在学习和工作中,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刻苦钻研、废寝忘食。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兴趣与爱好是和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的。(2)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机。权力动机强者,常常表现为主动参与社会事业,并试图在其中起到支配和领导作用; 权力动机弱者虽然也能参与社会事业,但主动性不强,也缺乏在群体中起支配、领导作用的欲望。(3)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有团体归属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合作与奖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寻找支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