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卷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91689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卷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卷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卷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卷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方向卷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能乐【答案】“能乐”是日本的一种成熟的戏剧样式,是由一种名为“猿乐”的歌舞发展而来的。“能乐”已经具备了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各种因素,但它主要还属于一种歌舞剧,台词、对白较少,而以歌舞为主。“能乐”的文学剧本称为“谣曲”。能乐最著名的剧作家、表演艺术家和戏剧理论家奠基人是世阿弥,他的名剧是熊野和赖政。 2 “艺术家小说”【答案】“艺术家小说”是指以艺术家生活或创作为题材的小说。它兴起于19世纪德国小说界,是“塑造小说”或“发展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艺术家小说”旨在表现自视清高的艺术家与庸俗

2、的市民社会之间的矛盾。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就是作家关于艺术家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其主人公是音乐家。它们多采用现代派艺术手法来进行创作。 3 古典主义【答案】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

3、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4 文艺复兴【答案】文艺复兴是指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封建文化运动。它最初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半期及于法、德、英、西班牙等国。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用人性反对神性;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5

4、 吉檀迦利【答案】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打情诗集。它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诗集将泛神论哲学思想融化在优美的诗行之中,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抒情色彩浓厚。诗歌运用口语,选取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象入诗,突出这些形象可感、可触、可视的特征,形成具体朴实、清新动人的风格。同时,诗歌吸收了格律诗所特有的重复和音节相同的原则,结合了散文诗千变万化的特点,创作了具有内在节奏感的

5、韵律。总之,吉檀迦利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让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简答题6 如何评价白银时代?【答案】俄国文学从19世纪末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一段时间被称为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的一批文学巨匠,在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的同时,做出了创造性的发挥,他们所涉及到的许多思想命题,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在都愈来愈多地引起了各国知识分子的关注。因此,就整体的影响而言,“白银时代”的文化成果似乎还超过了“黄金时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发展年老的现实主义作家仍然活跃于文坛,例如托尔斯泰、契诃夫都在创作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而以高尔基

6、为代表的新一代现实主义作家也登上了文坛,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现代主义文学派别纷纷涌现,象征主义、阿克梅派和未来派成绩显著象征主义是俄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主要作家和诗人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索洛古勃、吉皮乌斯和勃留索夫等。阿克梅派是从象征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小派别,志在追求至高无上的艺术,主要作家和诗人有古米廖夫、阿赫马托娃和曼德尔施塔姆。未来派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与革命性,带着否定传统的激进姿态开始创作,追求诗歌语言和形式的革新,主要诗人有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和赫列勃尼科夫。总之,俄国“白银时代”的知识分子所留下的宏篇巨著,所走过的思想历程,所拥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代世界

7、文化界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这个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时期,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闪即逝,但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7 怎样分析源氏这个形象?【答案】答案一:源氏是紫式部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其形象主要表现为:(1)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来看,这个人物形象有被理想化的特征。在小说中,紫氏部赋予他以俊美的容貌,奇异的香气,过人的才华,风雅的性情,俨然将其描写成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此外,源氏一生的经历,反映了作者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他最后的消极厌世思想,也反映了作家的人生观。(2)从源氏与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来看,这一人物形象客观上反映了平安王朝时期贵族

8、阶级的审美趣味和阶级属性。在源氏与女性的关系上,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源氏的风雅与多情。众多女性在感情和生活中与他发生关系时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呈现的是源氏作为贵族公了的特权和地位,以及他耽十情色的人生哲学。客观反映了贵族的性格弱点以及贵族阶级生活的荒淫和奢华。所以,这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既寄托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又揭示了平安王朝时期贵族阶级由盛及衰时期精神没落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趋势。答案二:源氏是紫式部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其形象主要表现为:(1)伪善、阴险和荒淫源氏物语中的主人公源氏公子,官至太政大臣,独揽朝纲,是个显赫的大人物。源氏从一生下来便处于纷繁芜杂的权力之争中。当他逐渐长大成人之后

9、,后宫殡妃打击源氏及其一派。逼死其母更衣,迫使天皇将源氏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公子完全失势,屡不得志,终日穿梭往返于烟楼雨巷、亭楼阁台中,他依仗自己的权势,糟蹋了不少妇女。源氏公子对待女性完全是处于本能的占有,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也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他仿佛一只花蝴蝶,终日穿梭周游于不同女性之间,往往旧情未已,新的恋情又被点燃。可以说,源氏公子在爱情生活方面是率性而为的,完全视女人为男人天生的玩物。(2)厌恶、逃避、否定旧的政治势力,源氏从小就色艺双全光彩照人。他不仅道德高尚,品质完美,而且“聪明颖悟夕绝世无双”,一度掌握了封建国家最高实权的人,在政治官场中却找“多才多艺”。但这样一个“德才

10、兼备”不到丝毫人生乐趣,只能在儿女情长中寻找精神寄托。他最终出家,正是要逃避令人生厌的可恶的政治生活。作品中,凡热衷政治的,都不是完美的人,而唯一完美的人,又小热衷于政治理想的统治者应具有源氏的才干,有才干的源氏又不愿成为统治者。作品通过这一矛盾揭示了官僚贵族阶级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趋势。源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贵族形象,他否定的既是他自己,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他所属的那个阶级。从社会历史角度看,源氏的进步意义在于他身为这个阶级中的一员,却不去维护这个必然没落的阶级,而是以出世对包括自身在内的阶级进行否定。(3)多情而又专一源氏在爱情方面对凡是与他有过往来的女人,即使经过多年,他还是小能忘怀。

11、为了恋情,多情的他一生一世也不得安宁,他对越难得到的女人就越是追求,体现出他对女人强烈的征服欲。他既要羽庇荫泽他亲近过的每一个女人,又要在内心呼唤的驱使下去追梦,去呵护怜惜自己唯一的梦中情人。前者的行为成就了源氏完美男人的性格造型,也寄托了所有无法获得自主和自足性的女性的梦想; 而后者,却产生了源氏对紫姬漫长的养成过程,在他精心照料紫姬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男孩对自己的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现。当然,处于分裂状态下的源氏,必然无法自如应对截然矛盾的现实。终于,习惯于专宠的紫姬在失望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尚年轻的生命,而痛失爱妻的源氏在自己精心塑造的梦中情人化为泡影之后,也终于不得不直面自我心灵支柱的轰然坍塌,在破碎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8 举例说明为什么中世纪文学(史诗、寓言、骑士文学)是多种文明与文化融合的产物?【答案】欧洲中世纪文学之所以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主要是因为:一、名词解释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