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1传播学理论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91687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1传播学理论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1传播学理论考研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1传播学理论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1传播学理论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1传播学理论考研题库一、简答题1 请谈一下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影响。【答案】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早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而言,特别是对德国社会学家G. 西梅尔的理论而言,芝加哥学派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2)芝加哥学派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它试图通过研究这个世界的社会问题而对之进行改造。芝加哥学派的问题是:在迅速成长的城市中拥挤不堪的移民贫民窟里,诞生于乡村社区的美国民主制能否

2、有生存之地。它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的手段。(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芝加哥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行了关于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这些研究为许多后来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 2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案】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语言符

3、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一般来说,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速度快慢等等,写成文字都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区别。但是,声调的高低大小、语气的和蔼生硬等等,都具有特定的意义,起着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甚至文字的笔迹也可以反映出传播者的许多背景材料,例如书写人的个性、教育程度、修养以及写字时的心情等等。(2)月卜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由于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

4、。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它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果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符号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日本传播学者林进有这样一段论述:“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处于比感觉一一运动更高的层次并代表高度表象活动(即象征性活动)的,无疑是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惟一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各种非语言的象征符体系如仪式和习惯、徽章和旗帜、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园、城市和消费方式等等,都包括在其中。这些象征符体系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不难看出,上面举出的各

5、例都属于物化、活动化和程式化符号的范畴。这些符号有的以个体的、有的以组合的方式出现,但总的来说,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例如一枚徽章、一面旗帜,上面都少不了形状、图案、颜色等符号或符号素的设计和搭配,由此来构成该符号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系统。 3 请阐述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要求。【答案】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1)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新闻客

6、观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态度上的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维护新闻客观性原则,要做到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新闻内容真实准确。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讲,客观性并不是指类似科学实验班的精确,而是记者要努力写出或作出不带个人感情并将事实和观点分开的新闻或报道。客观性报道包含三层含义:a. 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b. 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c. 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这三层含义构成客观性报道的基本框架。客观性报道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但事实上,报道

7、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即在实际工作中,记者在选择事实中能否真的不带偏见,能否真的抱超然态度,选择、报道事实能否和记者的价值判断完全分离? 无论是对新闻工作的现状调查或从理论上分析,彻底摆脱偏见是困难的。(2)新闻客观性的实践要求完整(或称全面)。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西方新闻学称之为“多维的背景材料”。平衡(或称对等)。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者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的情况下,报道应该让各种见解或让双方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篇幅、播放时间)偏袒一方。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客观性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

8、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字像面包团一样,你可以将文字拿起来,按揉、捏制、挤压,用模子做成你所希望的形状。然而在进行客观性报道时,得剔除掉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言。引语的运用。它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性,使读者觉得记者就在新闻现场聆听了原话或接触了消息来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引用原文可以避免记者对某一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直接作出评判,避免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麻烦。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信息概念的引进,也使客观性报道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纯信息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报道将是主要的报道方法,像某些灾难性事故、突发性事件、社会上众说纷纭的某些现象、民事纠纷、某些国际新闻、经济信息等,可以让客观性报

9、道一试身手。尤其是股市行情、期货行情、商品市场物价行情等等,都需要用客观性报道方法。 4 互联网等新传播媒介提供了旧媒介没有提供的使用与满足的方法吗? 或者它们仅仅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了旧的需求?【答案】互联网等新传播媒介提供一些新的使用与满足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推广也催生了人们在媒介接触过程中的一些新的需求。所以新媒介仅仅是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了旧的需求。(1)网络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与另一个地方的人便捷地交流成为可能。互联网最常用的一个功能是电子邮件,通过它,网络用户可以与其他任何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人交换信息。万维网是一个拥有众多计算机站点的巨大系统,仟何人只要具备浏览器程序和连接上网的电脑就可

10、以登录万维网。(2)网络还改变着一些传播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大众媒介提供的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而万维网的出现,使传播模式更加多样化,如“多对一”的模式以及“多对多”的模式。较之老的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传播,网络传播更具分散性,也更加民主。(3)网络提供了一个世界性的平台,使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出版发行者,这对于网络而言,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4)网络还给予个体的受众以巨大的力量,使其可以看到以前难以获得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对他或她接触的消息加以控制。传播技术的新发展,例如网络的出现,也使媒介之间的差别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晰。许多报纸和广播新闻公司现在也开办网站,并通过它们的网站来传播新闻。

11、5 简述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关于人际传播的主要理论观点。【答案】库利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他设了传播一章,从传播的概念、传播的意义和重要性、传播与人际关系、传播的社会心理功能,到印刷媒介与近代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等,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库利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1)“初级群体”(primar group)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2)“镜中我”(looking glassself)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这与他对大众媒介的营一、简答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