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91304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歌收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诗歌复习资料一、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1、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与“一帆悬”既有实景之美 ,也有虚景之壮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次:停泊。这是一首写景诗,就长

2、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也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时序交替,匆匆不可待,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另外,也写出新事物总是孕育在旧事物中,充满理趣。三、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诗的后两句是批评商女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中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2、对“犹”字的理解:这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

3、、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四、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成语:剪烛西窗思念朋友,渴望团聚)后两句诗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归长安,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五、相见欢 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2、词的上片三句,首句写出词中 人“独上西楼”的孤单身影,二、三句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下片四句,点破题旨

4、,直抒离愁。3、“剪不断,理还乱”,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繁难解。现在人们运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六、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颔联的理解: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主的内心情感。2、对颈联的理解: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上,那远处独起的一股炊

5、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一个“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杳无尽头,“长”字便 自然涌上作者心头。长河之上,是一轮落日,“圆”字用逼真传神。七、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2、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他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也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

6、雪。(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译文: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7、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2、诗的第一部分,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紧扣题目中的“白雪歌”三字,为送别作铺垫,展示了一幅广阔的飞雪图,以透露诗人的豪放感情。诗的第二部分,写送别武判官的情形。边叙事边抒情。3、对(1)的理解: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新奇的联想既表现了诗

8、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4、对(2)的理解:“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5、对(3)的理解: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一个“空”字更是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十、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诗的主题: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

9、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2、诗中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3、对前两句的理解: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4、“君”是中央集权的象征,“玉龙”是宝剑。十一、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kn,试试看)。1、全诗可分两层:前四句写男方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和爱情的坚贞;后

10、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2、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双方见面极为不易,刚见面又要分离,想到此后不知何时能够再见,更感到难舍难分;何况正值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一联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凄气氛。3、颔联: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表现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十二、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元 戏曲作家、散曲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

11、落异乡的人的悲哀。十三、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散曲家)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译文: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2、景物描写的作用: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

12、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3、兴,百姓苦,

13、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十四、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诗的前四句: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安静、心灵是如此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

14、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2、对“采菊”句的理解。“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3、对“此中”句的理解: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十五、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15、,直挂云帆济沧海。1、“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2、“闲来”两句中运用典故,诗人想到曾在政治上坎坷过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3、对“长风”句的理解: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十六、观刈麦 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强烈的讽谕色彩。2、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最后几句,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不禁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种无法平静的心情,惭愧的心理正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十七、渔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