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90509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一)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1.第一句话中的“可能含镭”说明( )A.连居里夫人自己也不知道镭这种元素究竟藏在

2、哪里。B.居里夫人对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C.含镭的矿物不多。2.从“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3.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 ,而只是为了 ,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

3、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 ,变成一条条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4.按原文填空,使句子完整。从四个“变成”中你体会到什么? 5. “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 年零 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 发射出来的,也就是她的成就。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 、身体的 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 ”。 这项成就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 ”。6

4、. “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 。7.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是因为( )A.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老去。B.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肤。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句话的理解。 9.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到名和利,认为名利高于一切,但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你认为居里夫人傻吗?为什么? 10.朗读这段话时,你准备读出 的思想感情。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

5、从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发觉)真理。1. 用“”将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掉。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并写下来。 3. “这样的事例”在文中指哪些事例? 4“见微知著”的意思是 5.把回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句子画上横线。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而不舍精神的人。6.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那么是怎样产生的?( )A.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B.要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C.偶然的机遇。7.文中第二个“偶然的机遇”为什么要加引号? 8. “机遇”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有人说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同意吗?为什么? 9. “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你认为怎样做才叫有准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