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9818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目录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一). 2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二). 18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三). 37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四). 55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五). 77一、简答题1 简述现实受众、潜在受众和隐在受众的概念。【答

2、案】(1)现实受众现实受众是坚持接触和利用新闻传播媒介的人。现实受众使新闻传播有现实的作用对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新闻作品问世后,他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2)潜在受众潜在受众是指具备健全的阅听能力,而尚未接触全部或部分新闻传播媒介的人。对新闻传播媒介而言,可将接触某种新闻传播媒介而不接触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视为其他媒介的潜在受众。在这种情况下,

3、这些潜在受众是该新闻传播媒介尚待开发的受众市场,媒介应该进行充分的、深入的调查,有针对性地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切实改进工作,努力使潜在受众不断地转化为现实受众。(3)隐在受众隐在受众是已被新闻传播者事先设计在媒介的制作,及新闻作品的构思之中的受众。隐在受众实际上由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受者共同制造出来。受众收受新闻信息时,可能产生的思维定势或行为定势,已经隐含于作品的内容之中,而这种内容是由新闻传播者依据主题需要而精心选择与制作的。在新闻传播实践中,隐在受众可以演化为现实受众,即令角色期待转化为角色行为。2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

4、务,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还有其他的方针、原则,比如“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两办”方针,正确开展新闻批评的“开、好、管”三字方针等,这些都体现和服从于这个“两为”方针即基本方针。(1)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新闻传播事业为社会主义服务是要积极推动、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2)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新闻传播事业为人民服务,应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传

5、达人民的呼声。人民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人民的劳动、工作和生活,应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报道内容。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新闻报道和发表意见,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实现人民对自己的“公仆”的监督和批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要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贯彻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行正面宣传为主的宣传报道原则。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指社会主义媒介机构和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报道社会主流、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所创造的业绩上,使反映进步思想和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新观念、新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坚持正面宣传

6、为主,并不否认、排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党和政府的缺点、错误的揭露和批评。倡导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又有一定的揭露和批评,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貌,更好地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3 新闻价值的内涵是什么?【答案】目前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这一概念,有“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等解释。在这些解释中,“既有包含了新闻特性的客观事实,又有新闻工作者选择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还包含了受众根据长期的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共同需要接受新闻的态度。”(1)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总和”,“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

7、的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是比较典型的“素质”说,这种观点认为,“新奇性、接近性、重要性”等是新闻价值的要素。这强调了新闻价值来源于客观事实,即强调了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有其正确的一面。(2)雷跃捷认为,“素质说,存在着缺陷:“素质说,明显忽视了体现在新闻事实之中的记者、受众的社会实践,忽视了组成新闻价值概念的另外两个有机的内涵,即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的实践。“素质说”把新闻价值看作一个“自在之物”,看作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某种特性:即“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本身。这样的“新闻价值”只能是“自然的原始形态,难以实现。对新闻价值概念素质说,的解释,明显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从语义表达的逻

8、辑关系看来,“素质”与“价值”不相关。即“素质”不是“价值”的属概念。(3)刘建明在否定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现代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新闻价值不是事实的属性,而是事实属性给予主体的效用,或是事实属性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效果。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做出价值判断时,通常把价值与事实的属性相联系,但不能把属性视为价值本身。人们常说“某条新闻有价值”,“某个报道价值很大”,实际上是指新闻对它的受阅者有价值,而不是指新闻是否有“重要性”,“新奇性,或“接近性,这类特征。“价值”这个词不是“识物的一种特性”,而是说它对受众有什么用途,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4)陈力丹在我国新闻

9、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的课题设想中提到,有的文章认为:由于当代社会生活类新闻大量进入报道、新闻来源发生了变化、构成新闻的因素扩大了、新闻需要解决大量社会问题等四个原因,构成现代新闻的价值因素应当是:获知价值、激励价值、获益价值、娱乐价值。(5)刘建明对上述四个“价值”作过具体论述:获知价值,表现为人的求知欲望获得满足,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新闻的激励效果属于教育价值,包括提高信仰和实现理想,增强人的思想坚定性和生活的勇气等; 获益是指新闻事实对相当多的人有益处,能给人们带来对某种物质需求的满足,让人们知道如何消费和生活; 新闻的娱乐价值是人们从新闻中获得乐趣、陶冶性情或得到轻松感的统称。 4 辨

10、析: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自由。【答案】这种说法是对新闻自由的一种误解,具体分析如下:(1)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属于人民所有。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冲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这一点上,西方各国的宪法或人权宣言都规定得很明确:每一个公民都拥有新闻自由权。(2)有些人以为新闻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这也是一种误解。各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新闻自由权是不可转让的。人民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委托仟何机构来行使新闻自由权。当然,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看,争取新闻自由最努力的是新闻媒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

11、真正实践新闻自由权的也是新闻媒介。新闻媒介是向公众提供它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的专业机构,并以此作为新闻媒介的生存条件,一旦新闻媒介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那么它们就无法存在。为了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新闻媒介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新闻自由即出版权、采访权、发表权,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新闻自由就像空气、水、阳光对人一样的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的努力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3)新闻媒介一旦获得新闻自由权,能否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那另当别论。事实上,有不少新闻媒介阻碍了大众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在当今的西方各国,新闻媒介己形成一种垄断局面,一批巨型媒介集团垄断了各国新闻市场,旁人难以

12、插足。尽管西方各国宪法都明确规定每个公民有出版自由。每个公民,不论穷人富人、小公司大公司都可以平等地出版报刊,可以申请创办广播、电视。但面对那些拥有儿十亿、儿白亿甚至儿千亿美元资产的媒介巨人,那些只有儿千、几万美元小资本的个人或小公司不可能参与竞争。所以,出版自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纸面上的权利。 5 简述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其防范。【答案】(1)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无中生有,凭空担造。新闻界每年评出“年度十大假新闻”中的“新闻”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主要是说了许多过头的好话。要件残缺,隐瞒事实。这类失实,主要是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作者在写新闻时,应当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舍,但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想像去塑造事物的面目。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