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8841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目录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一) . 2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二) . 10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三) . 19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四) . 26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题库(五) . 34一、名词解释1 非敷奉微與幫滂並明相同【答案】非敷奉微,帮旁

2、并明是唐代声母系统三十六字母中的六个声母。针对唐代的声母系统,依照传统的说法,有所谓的三十六字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这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来日。而上古声母据初步研究,有三十二个,与三十六字母相较,有两类要合并,其中一类就是“非敷奉微”和“帮滂并明”,二者相同,都是双唇音。 2 如字【答案】如字是训诂学中的一种记音方法。它是指当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的时候,要按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读,并按照最常用的意义解释。古书上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

3、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例如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经典释文说:“恶恶,上乌路反,是去声,第一个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这是说第一个“恶”字读“乌路反”,旧读入声。 “恶”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恶劣的“恶”,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传统中这个字在这特定的上下有时一个字的下面注“如字”文里有不同的读法。如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经典释文说:“三思,息暂反,又有平声的读法(如字),读法不同,往往讲法不又如字。”这是说“三”有去声的读法(变读)同。 3 古白话【答案】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

4、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4 四声【答案】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普通话己经失去了入声,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浊上声归入去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 5 词义的更替【答案】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例如“脚,本义

5、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6 汉语大字典【答案】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 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 二、翻译7 宰夫

6、腼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答案】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8 给下面的文段加上规范的标点符号,并翻译成白话文(抄在答卷上完成,可使用简化字)。秦伐魏陳轸合三晉而東謂晉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為後世也今齊楚燕趙韓梁六國之遞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適足以强秦而自弱也非山東之上計也能危山東者强秦也不憂强秦而遞相罷弱而雨歸其國於秦此臣之所以為山東之患天下為秦相割秦曾不出刀天下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東之愚耶願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虜今韓梁之目未嘗乾而齊民獨

7、不也非齊親而韓梁疏也齊還秦而韓梁近今齊將近矣今秦欲攻梁絳安邑秦得絳安邑以東下河必表里河而東攻齊舉齊屬之海南面而孤楚韓梁北向而孤燕趙齊無所出其計矣願王熟慮之今三晉己合矣復為兄弟約而出銳師以戍梁絳安邑此翫萬世之計也齊非急以銳師合三晉必有后憂三晉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構難三晉齊不齊己也必東攻齊此臣之所謂齊必有大憂不如急以兵合於三晉齊王敬諾果以兵合于三晉【答案】(1)标点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为后世也。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非山东之上计也。能危山东者,强秦也。不忧强秦而递相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

8、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刀; 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 愿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民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梁近。今齐将近矣! 今秦欲攻梁绛、安邑。秦得绛、安邑以东下河、必表里河而东攻齐,举齐属之海,南面而孤、楚、韩、梁,北向而孤燕、赵,齐无所出其計矣。愿王熟虑之! 今三晋已合矣,复为兄弟约,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此万世之计也。齐非急以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

9、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齐王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2)译文秦国攻打魏国,陈轸联合韩、赵、魏之后东去齐国对齐王说:“古代圣王兴兵征伐,都是为了匡正天下建立功名,以便能够造福后世流芳千古。如今齐、楚、燕、韩、魏等六国,彼此互相侵略征伐,不但不足以建立功名,反倒使秦国强大使本国衰弱下去,这绝对不是山东诸侯的战略对策。能够灭亡山东诸侯的只有强秦。如今六国不但不联手抗拒强秦,反而互相削弱,到最后必然两败俱伤被秦国吞并,这是臣为山东诸侯担忧的主要原因。秦国毫不费力,天下诸侯就互相割让土地给秦国; 秦国连柴火都不必用,天下诸侯就自动替秦国烹煮自己,到时候就有上等佳肴等待秦国享用。秦国真是聪明,山

10、东诸侯又是多么愚鲁,但愿大王能多多注意!古代的三皇、五帝、五伯兴兵征伐,都是为了铲除无道的暴君,但是现在秦国征伐天下恰好与古代相反,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亡国之君死于屈辱,亡国之民死于掳掠。现在韩、魏人民的眼泪还没有干,只有齐国人民侥幸还没有惨遭秦国蹂躏,这并不是由于齐国和秦国亲善,或者由于韩、魏与秦国交恶,只是由于齐国离秦国远,韩、魏离秦国近的缘故。现在齐国离灾难已经不远,因为秦国正想要攻打魏国的绎县和安邑,秦国有了绎县和安邑之后,再继续往东沿黄河进兵,如此必然能顺着黄河往东攻打齐国,占领齐国土地一直达到东海之滨,接着更向南进兵,使韩、魏、楚陷于孤立,向北进兵使燕、赵陷于孤立。如此齐国就无计可施了

11、,希望大王慎重考虑。现在韩、魏、赵三国已经又联合在一起,再度成为兄弟之邦,而且相约共同出精兵去保卫魏国的绛县和安邑,这都是长远的计划。齐国如果不赶紧出精兵联合韩、赵、魏三国,那齐国必将后患无穷。韩、赵、魏三国联合以后,秦国必然不敢攻打魏国,而是转过头往南攻打楚国,楚、秦既然兵连祸结,那时韩、赵、魏三国由于愤恨齐国的不肯支援,必然出兵去攻打齐。这就是臣说的齐国必有的大后患,因此齐国应该赶紧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齐宣王欣然采纳了陈轸的策略,马上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 9 先标点后翻译。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答案】(1)标点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曰:“予!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 ”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孔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