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87939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花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掌握“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2.培养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对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法,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

2、贯”的。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谈话导入:1、图片、诗句引入:出示“盛开的梅花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像这样无数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铿锵。你能说出一些来吗?2、复习旧知、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题目“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梅花的精神)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有国难归、赠墨梅图、送梅手绢)3、引入课题: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的老华侨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五件事继续学习第六课梅花魂。二、学习第一自然段(由梅花想起外祖父)1、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外祖父的呢?(作者看到故乡那一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开了,让作者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2、齐读第一自然段。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读诗落泪)1、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诗落泪),外祖父教我读的什么诗?你知道完2、出示:体现思乡之情的三首古诗(大屏幕)问题:这些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3、归纳: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心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

4、中了。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5、带着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四、学习第三自然段(珍爱梅图)1、过渡句:同学们,从“读诗落泪”这件事我们知道外祖父对家乡有深切的思念,他为什么对梅花却情有独钟、分外爱惜呢?请找出外祖父赞美梅花、珍爱梅花的语句。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3、小组派代表发言。4、出示:外祖父赞美梅花、珍爱梅花的语句。(大屏幕)针对重点语句进行重点理解、体会、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5、指名读重点语句。6、齐读这段话。五、学习第四十一自然段(有国难归)1、过渡句:同学们,外祖父之所以对梅花图特别爱惜,是因为梅花在他心目中是祖国的象征,那么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2

5、、指名答。六、学习第十二十三自然段(赠墨梅图)1、过渡句:同学们,外祖父思念家乡,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对祖国有着浓厚的感情,那么对外孙女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十二、十三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探究性问题。问题一: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梅手绢的目的是什么?问题二:梅花的秉性是什么?问题三:为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问题四: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2、小组派代表解决问题。(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一种质疑精神。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质疑中,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培养自学的能力。)出示:体现梅花秉性、表现梅花

6、品格的段落。(大屏幕)3、男、女生比赛读。出示:在风欺雪压中盛开的梅花图。4、出示:体现梅花象征精神的段落。(大屏幕)齐读。5、视频: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大屏幕)配解说词。6、归纳: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的品格,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外公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七、学习第十四十五自然段(送梅手绢)1、请同学齐读十四、十五自然段,思考:临别时外祖父送给了“我”什么?象征着什么?2、指名答。八、学习第十六自然段(由梅花图和梅手绢想起外祖父)1、请同学齐读十六自然段,思考:它与第一段之间有什么联系?2、指名答。(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以后的习作,为以后的习作作好铺垫。)九、归纳总结,畅谈感受出示:(大屏幕)想感情?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十、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出示:(大屏幕)1、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刚强不屈的品格,你知道有关梅花的诗句吗?2、在积累本上摘抄有关梅花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