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086126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与方剂》课件:补益药(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益药,二、药性,凡以补益正气,扶助虚弱,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补益药,亦称补虚药。,一、含义,1性味: 温 补气、补血、补阳药 多甘 平 寒 补阴药,2. 归经: 肺 补气药 脾 心 补血药 肝 补阴药 肺 胃 补阳药 肾,三、分类及功用,1 补气药补气治气虚证 2 补阳药补阳治阳虚证 3 补血药补血治血虚证 4 补阴药补阴治阴虚证,四、配 伍,1.气虚兼血虚者,补气药配补血药; 阴虚兼阳虚者,补阴药配补阳药; 阳、气虚者,补阳药与补气药兼施; 阴、血虚者,补阴药与补血药并进; 2.气虚每致气滞,补气药常配行气药。 补血药及补阴药多滋腻碍脾,故多配补脾健运或行气化湿药。 3

2、.邪盛正虚或正虚而病邪未尽者,可配祛邪药,以扶正祛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五、使用注意,1. 入汤剂宜久煎(或复煎)。为便于缓补久服,常制成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使用。 2.补气、补阳药性多温燥,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补血、补阴药性多滋腻,脾虚湿盛便溏者慎用。 3.切忌误补,滥补。,一、补气药,一、药性 1性味 味均甘 性多温或平(西洋参性凉) 2归经:主入脾、肺 二、功用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肺气虚证 心气虚证 补气:治 血虚证(气旺生血) 出血证(补气摄血),人 参 一、性味:甘、微苦,微温。 二、功用: 1.大补元气 大出血(气随血脱) 所致的体虚 治 大汗、吐、泻(亡阳虚

3、脱) 欲脱,脉虚 元气虚衰的疾病 欲绝之证。,2.补益脾气 补气健脾:治脾胃气虚证,如四君子汤 补气生血:治气血虚证,配入四物汤 补气摄血:治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如归脾丸 肺气虚证:如补肺汤 3.补益肺气:治 肺肾两虚之虚喘证,如人参蛤蚧散,4.(补心气)安神益智:治失眠多梦、健忘 如天王补心丹 5.生津:治 (1)热病气虚津伤口渴 (2)消渴 此外 益气壮阳:治肾虚阳萎 扶正祛邪: 气虚外感:配解表药 用于 邪实正虚:配攻里药,用法用量: 一般虚证:汤剂,510克(另炖兑服) 片剂、散剂,12克/次 虚极暴脱:急煎即服,1530克/次 针剂,如高丽参注射液 使用注意: 1. 不宜同时吃萝卜、

4、莱菔子或喝茶 2. 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临床新用,1)老人病窦综合征:以红参24g,每天1次,20天为l疗程。 2)用于肿瘤术后的辅助治疗:用红参、香茶菜、枳壳制成糖衣片(人参香茶糖衣片),每次5片,1日3次,3月后减至每次2片,1天3次,3月为1疗程。 3)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红参粉碎过筛,每天10g,连服2天。,附:人参叶 味苦,微甘,性寒。 功用:解暑,生津,降虚火用于暑热品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虚火牙痛等。,西 洋 参,一、来源:五加科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 二、性味:甘、微苦,凉。 三、功用: 补气养阴 气阴两虚证 治 热病伤阴者 清火生津 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等 用法用量:3-6克,

5、另炖 注意:忌用铁器炒。,临床新用,1)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西洋参茎叶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甙。每次40mg,每日3次。 2)治疗鼻咽癌放疗反应:西洋参3g,每日l剂。疗程:于放疗前两周开始服用,直至放疗完毕。,党 参,一、来源:桔梗科草本植物党参及素花党参等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二、性味:甘,平 三、功用: 1益气 益脾气:治中气不足证 益肺气:治肺气不足证 2益气 生津:治气津两伤证 生血:治气血两虚证 一般的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证,选用党参。扶危救急者,选用人参。,临床新用,1)治疗高脂血症:党参、玉竹各1.25g,制成蜜丸,每天等份服2次,45天为1疗程。 2)治疗佝偻病:党参9g,黄芪9g,

6、丁香1.5g,制成糖浆,每剂15ml,每次服5ml,每天3次,1月为1疗程。,黄 芪,一、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二、性 味:甘、微温 三、功用: 中气下陷证 1补气升阳:治 脾胃气虚证 肺气虚证 2.益卫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 气虚外感,3利水消肿:治气虚之水肿、小便不利 4托疮生肌:治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 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此外: 生血:治气血两虚证 摄血:治气不摄血之便血、崩漏等。 补气 生津:治气津虚亏之消渴证 行滞:治气虚血滞之痹痛、麻木 或半身不遂,五、用法用量: 煎服: 1015克,大剂量3060克 用法:益气补中宜炙用,其它生用。 人参与黄芪比较,临床新用,1

7、)治疗血管炎:黄芪4050g,水煎服,治疗结节性血管炎,服药1520剂后痊愈 2)治疗萎缩性胃炎:黄芪注射液(含生药1gml),每次肌内注射2ml,每天2次。 3)治疗前列腺肥大:生黄芪100g,滑石30g,水煎2次,琥珀3g研粉兑入,空腹分服。 4)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黄芪3090g,水煎服,每天1剂,疗程212月。,白术,一、来源:菊科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 二、性 味:甘、苦,温。归脾、胃经。 三、功用: 1、补脾益气为治脾胃气虚之常品,苦温而燥,善健脾燥湿而助阳,多用于脾胃阳虚而寒湿内盛者 2、燥湿利水:治脾虚水停之痰饮、水肿证 3、固表止汗:治气虚自汗证 4、安胎:治脾胃气弱之胎动不安

8、,山药,一、来源: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 二、性 味:甘,平。归脾、肺、肾经。 三、功用: 1、补脾益气既补气,又养阴,不寒不燥,为平补气阴之品 2、补益肺肾:用治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久喘 3、固精止带:肾虚不固之遗精、尿频或带下不止 4、尚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甘 草,一、来源:豆科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和根茎。 二、性味:甘,平(生用性偏凉,炙用性偏温) 三、功用: 1益气补中 益脾气:治脾胃气虚证, 如四君子汤 益心气: 治心气虚之心 动悸、脉结代,如炙甘草汤,热毒咽喉肿痛 2清热解毒 解热毒:治 热毒痈疮肿痛 解部分药物及食物中毒 风寒咳喘 3祛痰止咳:治 肺热咳喘

9、寒痰咳喘 湿痰咳喘,4缓急止痛:治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 5调和药性:缓和药物的毒性、烈性 使用注意: 1.甘草反 、 、 、 。 2.味纯甘,易助湿,故湿盛胀满、浮肿者忌用。 3.大剂量久服,每易引起浮肿。,太子参,来源:石竹科植物太子参的块根。 性味:本品甘、微苦而平,入脾肺经。 功能:补气养阴生津。 应用: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之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病后气阴两伤之纳差、气短自汗、口干少津,以及阴虚肺燥之咳嗽痰少之证。,大 枣,一、来源:鼠李科乔木大枣的果实。 二、性味:甘,温。 三、功用: 1.补中益气:治脾胃气虚证 2.养血安神: 血虚萎黄 治 血虚脏躁,神志不安等 3.缓和药性:如葶苈大

10、枣泻肺汤 (泻肺而不伤肺气)、十枣汤,蜂蜜,来源: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等酿造的蜜糖。 功效:本品生用性凉,熟用性温。功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疗疮。 应用:用于脾胃虚寒的脘腹疼痛、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等,又可外用于疮疡、烧烫伤、口疮等。,二、补血药,一、药性: 1性味 味均甘,质多润。 性多温或平。(白芍性微寒) 2归经:主入心、肝经 二、功用: 心血虚证 补血治 血虚证 肝血虚证 脾(气)血虚证,当归,来源:伞形科草本植物当归的根。 性能: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应用: 1、治血虚诸证,如四物汤。 2、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11、不孕、崩漏、难产、胞衣不下等。 3、血瘀、血虚诸痛及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4、疮痈肿痛初起可消肿止痛,脓成可补血排脓,溃后可益气血敛疮。 5、久病、年老体虚及产妇血虚肠燥便秘。,熟地,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经黄酒蒸制而成。 性能: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生精益髓。 应用: 1、血虚及血虚所致月经不调。 2、肾阴亏虚。 3、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耳鸣耳聋、腰膝痿软等。 注意:本品粘腻,容易碍胃。为防止其滋腻碍胃,可配陈皮、砂仁等同用。,白芍,来源:毛茛科草本植物芍药的根。 性能: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平肝,柔肝止痛。 应用: 1、肝郁血虚,

1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 2、肝旺失柔诸证: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及泄痢腹痛常配甘草同用。 3、阴虚盗汗、表虚自汗等。 用法:生用敛阴柔肝,炒用养血,酒炒兼可行血,醋炒止痛,炒炭止血。,何首乌,来源:蓼科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性能:苦、甘、涩,微温。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发; 生首乌润肠通便,解毒消痈,截疟。 应用: 1、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的须发早白、头晕目花、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及遗精、崩漏带下等。 2、年老及体虚者便秘。 3、体虚久疟、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疥癣及皮肤瘙痒等。 注意: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服。,治白发、

13、发枯发落 : 黑芝麻、制首乌各等份,研末为丸,每服6克,一日3次,饭后服,连服数月。,阿胶,来源:马科动物驴刮去毛后的皮熬制的胶块。 性能: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应用: 1、血虚萎黄,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脉结代、月经后期、胎动不安等。“补血佳品” 2、多种出血证。“止血要药” 3、阴虚肺燥,咳嗽痰少、咽喉干燥等。 4、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及心烦不眠等。 用法:入汤剂烊化冲服,炒阿胶珠矫腥味,去腻性,止血多用。 注意:胃弱便溏者慎用。,龙眼肉,来源:无患子科乔木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性味:甘温,入心、脾经。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神, 应用:用于心脾不足,气血

14、亏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健忘之证。,三、补 阳 药,一、药性 1.性味:味多甘 性均温热(其中性平者,偏微温) 2归经:主入肾经。 二、功用: 肾阳虚证 补阳:治阳虚证 心阳虚证 脾阳虚证,鹿 茸,一、来源: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雄体头上密生绒毛的幼角。 二、性味:甘、咸,温。 三、功用: 1壮肾阳,益精血(补阳要药): 治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 严重贫血 2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 治肝肾不足,精血亏损之筋骨痿弱,小儿五 迟五软。,3补肝肾,调冲任,固崩止带: 治妇女冲任虚寒,带脉不固之崩漏 不止,带下过多。 4托毒生肌:治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 或阴疽内陷不起。 用法用量: 13

15、克/日,研末吞服,或镑薄片另炖,或入丸散,或制针剂等。,使用注意: 1服用从小量开始,以防大量骤补伤阴,动血,化风等。 2外感热病,阴虚火旺等忌用。,临床新用,1)治疗阳萎:鹿茸精穴位注射(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各1.5ml、命门1ml)隔日1次,15天为1疗程。 2)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鹿茸、黄柏、炒白术组成生血丸,1次7.5g,1日3次血。,淫羊藿,来源:小檗科草本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 性能: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温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 应用: 1、肾阳不足,阳痿早泄、 宫寒不孕等。 2、肝肾不足,筋骨痿软;久患风湿,四

16、肢拘挛麻木。 用量用法:1015克。羊脂油炙。 注意:阴虚火旺及湿热痹证禁用。,杜仲,来源:杜仲科乔木杜仲的树皮。 性味:甘,温。归肝、肾经。 功用: 1补肝肾,强筋骨:温补力较强,治肝肾不足,阳虚有寒之腰膝冷痛、酸软乏力等。 2补肝肾安胎:治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胎动不安 3降压:治肝肾不足之高血压 用法:盐水炒,续断,来源:川续断科(原名:山萝卜科)草本植物续断(川续断)的根。 性味:苦、甘、辛,温。归肝、肾经。 功用: 1补肝肾,强筋骨,疗伤续折: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风湿久痹,肢体疼痛;肾虚阳痿、遗精及不育、不孕。 2补肝肾安胎:冲任不固,胎漏、胎动不安。 用量用法:1015克。生用补肝肾、强筋骨,酒炒散瘀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