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86126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反思郧西县城关镇镇小 殷秀凤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一切功课都应当仔细分成阶段,使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在以两个课时教学为主基调的小学语文精读文教学中,第一课时(初读)担负着为全文研读“奠基”的重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扎实的铺垫工作,才能实现第二课时(精讲)的精彩绽放。因此,本次选课我选择了七颗钻石,大胆尝试了第一课时的教学。这篇精读课文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

2、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众所周知,观摩活动中所呈现的阅读课,大多数是非常态的。就课时目标和内容安排来看,既不像第一课时,也不像第二课时。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课,还是应该源于随堂,高于随堂,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老师可学、管用。 常态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究竟该教什么?能教什么?在阅读了王小毅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一篇文章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目标与内容后,对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

3、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可有以下几方面目标与内容:1、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5、理解课文部分内容及形式。6、课堂练习。又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上李忠琼发表的“四通”课堂,第一课时教学的应然追求(第一通:读通课文,激发信心;第二通:疏通字词,抓好双基;第三通:贯穿主线,疏通脉络;第四通:融通全篇,点燃期待)之后,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取舍,才有了上面的教学设计。本堂课分四大板块:1、故事导入,烘托氛围,激发学习兴趣;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检测字词,练习书写;4、融通全篇,点燃期待。本设计重点目标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和生字词的教学。当代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因此,中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应看成其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的感知和初步的概括,实际上是信息的整合。第一学段,暂不安排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重点,方法指导尤其重要;第三学段,重点训练“独立概括”的能力。中段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呢?“百度”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借助题目;“六要素”归纳法;摘录主要句子;合并段意。根据本课故事性强的特点,我将本

5、课的方法定为“六要素归纳法”,在课前预习单上请学生梳理并填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课堂上展示预习单,引导学生反馈并将六要素串联起来,简洁、清楚地归纳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生成效果非常好,出现了两个“想不到”,一是在反馈故事经过时,任聪梳理的经过比较复杂,我本打算在后面再作引导,但潘俊豪举手说此部分可简洁,一句话就可概括,即“小姑娘出门找水,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最后涌出了巨大新鲜的水流,跳出了七颗钻石”,我立马叫好,看来经过前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简洁概括了。二个想不到是任聪在串联六要素时没有按照自己梳理的串联,而是吸收了潘俊豪的优点,将经过部分

6、说得既简洁又清楚,很好地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节约了课堂引导时间。在解决生字词教学时,我也根据年段要求(第一学段,识字写字学词是重点;第二学段,难认难写的生字及学词是重点;第三学段,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设计了以下操作:1、课前自学生字。在书上写出生字拼音,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查字典组词(2个)批注在书上。查工具书理解词语,并将意思批注在书上。2、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长带领下认读生字,提出难记忆难组词的字互相帮助。3、全班分享交流。提出小组都觉得难记的生字,小组汇报记忆方法以及需要提醒大家易写错的地方,进一步巩固。4、当堂练写。本课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个写字指导微视频,学生很感兴趣,观看十分认真。在学生练写时引入了同步上的第一题“读拼音写字词,再读一读这段话”,要求有了一点点提升,即又要写正确,还要写美观。在写字时为孩子们配上了舒缓的音乐,创设了浓浓的写字氛围,虽然时间不够了,但孩子们还沉浸在写字中,表示愿意继续写字。我十分感动,待孩子们写好后又带领他们展示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题也为点燃第二课时的学习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1、由于时间紧,在检测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上用力不够;2、在“罐”的记忆上费时太多,以致耽误了写字的时间;3、给学生配乐写字的音乐在ppt中放不出来,单用酷狗播放时忘了设置为循环播放,稍微影响了一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