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53036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支模专家论证方案(精选).doc(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2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平面布置- 4 -三、施工要求- 4 -四、技术保证条件- 4 -五、危险性分析- 4 -第二节、编制依据- 6 -第三节、施工计划- 8 -一、施工进度计划- 8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8 -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 11 -一、技术参数- 11 -二、工艺流程- 14 -三、施工方法- 14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 -一、组织保障- 23 -二、技术措施- 24 -三、监测监控- 27 -3.2、监测注意事项- 28 -3.3测量仪器和监测人员组成- 29 -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

2、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853.4监测资料和报告- 29 -3.5检查、验收工作- 29 -四、应急预案- 30 -4.2应急响应- 31 -4.3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32 -4.4 应急救援装备- 33 -4.5 应急救缓药品- 33 -4.6 应急救援措施- 33 -4.6.1 物体打击急救措施- 33 -4.6.2 高空坠落急救措施- 34 -4.6.3 坍塌事故急救措施- 35 -4.6.4 触电事故急救措施- 36 -4.6.5 火灾事故急救措施- 37 -第六节、劳动力计划- 38 -

3、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8 -二、所需劳动力安排- 38 -第七节、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39 -【计算书】- 39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海天一色大厦项目2、建设地点: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号;3、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号,总用地面积约为57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3700.59平方米,31层,框架结构。首层层高6米,二层高度6.2米,其余层高均为3米,檐口高度99.2米,总高度106.2米。楼板厚度为120mm,强度为C45;地下室二层,层高4.7米,顶板厚度为180mm,强度为C35。结构类型:框剪结构;基础类型: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

4、。建设单位:湛江市拓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东万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正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景森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工程三层为结构转换层,高度6.2米,梁截面尺寸较大(见附表),属于高大支模工程,高大支模基础支承面为二层楼面,楼板厚度为100mm,强度为C45。高支撑架的水平杆、剪刀撑设置必须按本方案进行设置,高支模施工,重点考虑支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主梁、次梁以及楼板的支撑架体均采用48.3*3.6钢管及配套扣件满堂红高支撑系统,(考虑到施工实际情况,按48 *3.25钢管计算)。为二层楼板支承层的结构安全,一层及地下一层钢管支撑不拆除,并于大梁相应位

5、置设置钢管回顶。4、梁板搭设选型为确保支撑体系的受力安全,梁高高度超过1.2米的大梁,采用叠合法施工,将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叠合而成,施工缝采用预留插筋作加强处理。计算按梁实际尺寸的70%取值计算。结构参数搭设参数备注梁1500*22001600*20001500*20001500*19501400*20001300*2000采用48.3*3.6钢管,步距1.2米,沿梁跨方向间距450 mm,梁下支撑5根立杆搭设高度6.2米1200*20001200*18001000*19501000*1800800*2000800*1600采用48.3*3.6钢管,步距1.2米,沿梁跨方向间距450 mm,梁

6、下支撑5根立杆搭设高度6.2米500*1000500*800400*800300*700采用48.3*3.6钢管,步距1.2米,沿梁跨方向间距450 mm,梁下支撑3根立杆搭设高度6.2米200*600采用48.3*3.6钢管,步距1.2米,沿梁跨方向间距900 mm,梁下支撑2根立杆搭设高度6.2米板厚度180采用48.3*3.6钢管,步距1.2米,间距900 mm搭设高度6.2米高支模层结构情况高支模所在层3脚手架挂密目安全网有高支模层底标高(m)6柱砼强度等级C45高支模层顶标高(m)12.2梁板砼强度等级C35最大板跨(m)88普通板跨(m)64最大板厚(mm)180普通板厚(mm)1

7、20最大柱截面尺寸(mm)10001200普通柱截面尺寸(mm)600800最大梁跨(m)20普通梁跨(m)8.2最大梁断面尺寸(mm)1500*2200普通梁断面尺寸(mm)300*800支承层(二层)结构情况当前施工层第2层当前施工层楼板厚度h1(mm)100第-1层层高H-1(m)4.5第-1层混凝土楼板厚度h-1(mm)180板单元计算长度Bl(m)7.8板单元计算宽度Bc(m)6主要特点: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本模板工程属高大模板工程。难点:工期紧,场地狭窄,梁板钢筋密,砼振捣困难。重点:确保高大支模稳定,安全,无事故。钢筋砼结构质量满足

8、要求。二、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三、施工要求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3、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四、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网络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五、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计算书一、信息参数图纸信息楼板最大板厚a(mm)100楼板上是否存在如采光井,管道井等空洞是最大建筑层高H(m)6.2上层建筑物平面的外轮廓与下层的关系凹进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最大悬臂L(m)1.2混凝土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方式落地式楼宇之间是否存在混凝土结构空中连廊否混凝土结构梁、板的最大跨度B(m)20混凝土梁的

9、最大截面尺寸b(mm)h(mm)15002200是否存在支架搭设高度大于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架工程否是否存在斜屋面、斜梁、斜柱等混凝土结构否荷载条件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kN/m2)2.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2),对水平面模板2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0.9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楼板1.1梁1.5支撑设计混凝土结构水平构件模板支撑体系立杆材质扣件式钢管二、危险性分析 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6.2m 8m 2 模板支架搭设跨度B:20m 18m 3 施工总荷载

10、: 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1=0.91.2(G1k+ G2k+ G3k)+1.4Q1k =0.91.2(0.9+240.1+1.10.1)+1.42.5 =6.83 kN/m2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2=0.91.35(G1k+ G2k+ G3k)+1.40.7Q1k =0.91.35(0.9+240.1+1.10.1)+1.40.72.5 =6.35 kN/m2 两者取大值,即施工总荷载S=maxS1,S2=6.83 kN/m2 15 kN/m2 4 集中线荷载: 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1=0.9b1.2(G1k+ G2k+ G3k)+1.4Q2k =0.91.51.2(0.9+242.2+1.5

11、2.2)+1.42 =96.12 kN/m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2=0.9b1.35(G1k+ G2k+ G3k)+1.40.7Q2k =0.91.51.35(0.9+242.2+1.52.2)+1.40.72 =106.53 kN/m 两者取大值,即集中线荷载S=maxS1,S2=106.53 kN/m 20 kN/m 综上可知,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此模板工程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条文规定: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

12、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三、特别提醒 根据界面参数填写的工程信息、荷载条件和初步支撑设计情况,软件基于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针对本工程特点,提出如下建议,供用户鉴别采纳。项目提醒内容楼板上存在如采光井,管道等空洞 1 空洞上层顶板模板支架搭设的高度,不取楼层层高,而取待浇筑混凝土顶面至立杆底部支撑面之间的高度。 2 当洞边梁与空洞上层顶板的立杆共用时,应注意此立杆受力,须按最不利工况进行荷载组合。 3 空洞上层顶板的模板支架在搭设时,应注意水平外连装置和洞口边防护的设置。 4 管道井之类的施工脚手架或模板支架,应注意水平防护网的搭设。上层建筑物平面的外轮廓与下层的关系是凹进 1 上层结构的施工外

13、脚手架很可能会落在下层结构的顶板上,应注意下层结构顶板的模板支架拆除的时间,外脚手架搭设的高度和荷载作用,或对此顶板进行承载能力验算。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最大悬臂 1 根据悬挑部位的位置高度,悬挑长度大小,选择合适的支模方式,尤其是悬臂较大时。 2 注意其架体构造措施,尤其是采用斜杆支撑时,及拆模时间要求 3 注意最大建筑层高的取值混凝土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方式是落地式 1 当为竖直落地至自然地面上时,注意季节防范措施和抗倾覆要求。 2 当为斜杆支撑,落在下层楼板上时,注意斜杆底部构造,抵御其水平分力,另须注意立杆的稳定性构造要求。 3 此部位的支模架和脚手架要分开搭设,单独不共用。第二节、编制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