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5178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 必修三综合拉练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我国南方某流域,该区域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据此完成第13题。1.关于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河流的水量大河流汛期较短,集中于夏季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冬季无结冰,含沙量相对较小A. B.C. D.2.图示河流流域的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水力资源丰富水运较便利经济基础好A.B.C.D.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原因中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

2、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下图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读图回答45题。4各土地类型中面积减少的有( )未利用土地 建设用地水域草地林地 耕地A B C D5图中反映出,造成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A城市建设 B过度放牧 C过度垦殖 D退草还林读“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初期,国外产业向中国内地转移B. 20世纪90年代,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C.产业转移的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D.促成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7.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主要是()。A.使自然资源不足B.使环境污染

3、加重C.使失业人口减少D.使交通压力减轻读我国“引松入辽”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89题。8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9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减小洪水危害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缓解其水资紧张状况读我国区域图,回答1012题。10M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素质高 B原料丰富C消费市场大 D水源充足11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B土地资源丰富,

4、利于扩大生产规模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12工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压力加大A B C D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下图,完成第1314题。13.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C、D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 B. C. D.14.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

5、位面积产量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 B. C. D.下表反映了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17题。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京津冀10.0 45.7 44.3 9.5 47.2 43.3大东北12.8 49.7 37.5 12.5 50.4 37.1 15.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

6、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资源密集型工业A B C D17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截至2013年7月8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

7、上海8 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3周年。读图,完成第1819题。 18.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A.火电B.天然气 C.水电D.煤炭19.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B.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读下图,完成第2021题。20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8、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21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A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D以水稻种植为主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223题。22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23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 BC D.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第2425题。

9、 24.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西部地带,则沿箭头2方向在区域间主要调配的是()。A.水源B.资金C.天然气、电力等能源D.先进技术25.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二、综合题(共50分)26.图1是我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图2是煤炭产区及外运线路,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1中A、B、C所在省区的简称,简述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自然植被)特点。(2)扼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发展工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有哪些?(3)图1所示虚

10、线地区范围内,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4)图2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目前的主要运输方式有哪些?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下图是长江上游地区示意图。材料2: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长江泥沙公报称,近年来,长江干流输沙量持续大幅度减小。据统计,2003至2008年长江入海口年平均输沙量为1.54亿吨,相比于2003年以前的多年平均值4.27亿吨,减小了约64%。(1)长江上游地区可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_、_、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干流输沙量持续减小的原因。(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结合相关大

11、河的治理经验,为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性的建议。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2014年8月19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域为豫、冀、京、津四省市)为河南省平顶山市送上了丹江水,缓解了该市63年以来最严重的夏旱,平顶山成为中线调水工程的首个受益城市。材料二 河南省是我国的产粮大省,其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较高,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有专家说,南水北调很可能会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请简析原因。(3)分析河

12、南省发展粮食深加工业的有利条件。29.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分析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的条件。(2)(多选)下列属于新疆在能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问题的是()A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区内消费市场狭小B距消费市场较远,能源运输价格昂贵C水资源短缺D生态环境脆弱(3)简述新疆能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30.“广东制造”曾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成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下图

13、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进入的有利因素。(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高二地理 必修三综合拉练题二参考答案 1.C2.B3.D 解析:第1题,该河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因此河流的水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相对较小。根据图示来看,该流域受地形限制,流域面积较小。第2题,该河流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第3题,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和需求量增加、水资源浪费、水污染有直接的关系。4.A5.C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面积减少的土地类型有未利用土地、水域和草地。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大量增加,由此可知过度垦殖是造成草地减少的原因。6.C7.D解析:第6题,我国产业转移的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