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5121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二、古今异义(古/今)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3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2、,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二)名词作状语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3/*-作名词1、臣之壮也(壮年) 2、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3、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五)形容词作动词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六)一般动词的使动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

3、焉取之?(使亏损)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四、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四)固定句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

4、夫晋,何厌之有?(.怎么.)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2.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进入。(晏子治东阿他库少内)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5. 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二)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 素善留侯张

5、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5. 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9. 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 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01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 头发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

6、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下,名词作动词,下来。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动词作状语,抄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 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三)文言固定句式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51.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2.

7、为之奈何?3. 且为之奈何?4. 孰与君少长?5.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6.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7.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8.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9. 不然,籍何以至此?10.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11. 今日之事何如?12.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3. 此亡秦之续耳。14. 何辞为?(四)宾语前置句1. 不然,籍何以至此?2. 今日之事何如?3. 客何为者?4. 何辞为?5. 大王来何操?6. 沛公安在?(五)被动句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 吾属今为之虏矣!(六)省略句1.沛公军于霸上。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为吾击破沛公军。

8、4.具告之以事。 5.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10.竖子不足与之谋。(七)状语后置句1.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具告之以事。 4. 良曰:“长于臣。”5. 得复见将军于此。(八)重点翻译句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九)多义词1. 因例句出处释义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于是、就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趁机蒙故业,因遗

9、策过秦论沿袭、继承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根据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笔谈雁荡山因为、由于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理由2. 如例句出处释义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比、及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到、往、去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好象万事如意成语顺、随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如同、像如其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如果、假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侍坐或、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同上至于空空如也成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 意例句出处释义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意图、用意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鸿门宴意料、料想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意态、神情目似暝,意暇甚狼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意思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怀疑、猜疑4. 举例句出处释义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鸿门宴拿起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全、尽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发起、发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攻下、占领孙叔敖举于海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被)推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举起、抬起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科举考试5. 谢例句出处释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道歉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辞别哙拜谢鸿门宴感谢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劝告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谢(十)古今异义:1. 沛公奉卮酒为

11、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1. 通假字122009-2010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古文复习(1)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高兴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震”,震摄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通“返”,返回秦王还柱而走 通“环”,绕卒起不意 通“猝”,突然2. 古今异义9文言文复习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