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49979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劝 学 文学及文体常识: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拼音: 须臾 y 舟楫 j 跬步 ku 驽马n 锲而不舍 qi 金石可镂 lu 骐骥 j 古今异义词: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走狗。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輮 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2、有 通 “又”。 暴 通 曝, 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 天赋,资质。 活用情况: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一词多义: 于: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对, 向。 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 :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 非蛇

3、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 :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表修饰: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锲而不舍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八、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

4、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介词结构后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师 说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6、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传道受业解惑 :同 授,传授。句读之不知 : 同 逗,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同 否。 活用情况: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名词作动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愚人形容词作名词。 一词多义: 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7、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复: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古之学者:助词,的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指士大夫,后为语气词。 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师道也: 道理 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专门技艺的人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吾师道也:

8、 学习、效法 或师焉,或不焉: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不耻相师:学习、效法 无 无贵无贱:无论 圣人无常师:没有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予业务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介词结构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被动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艺经传都普遍的学习,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赤壁赋 苏轼:北宋文

9、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赋 :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窈窕(yo)(tio) 棹(zho) 扣舷(xin) 袅袅(nio)酾(sh)酒 横

10、槊(shu) 匏(po)尊 相与枕藉(ji) 嫠(l)妇 愀(qio)然 山川相缪(lio) 舳舻(zh)(l) 蜉蝣(f)(yu) 通假字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山川相缪 :通“缭” 连结,盘绕。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4)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5)乌鹊南飞(名作状) 一词多义: 如 纵一苇之所如 (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属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之 泛舟游于赤壁

11、之下 (的) 纵一苇之所如 (往)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 倚歌而和之(代词,歌) 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 介词结构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译: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他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