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4883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理科数学必背公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公式及知识点速记(一)一、函数、导数1、函数的单调性(1)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则为增函数;若,则为减函数.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是偶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是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 ;5、导数的运算法则(1). (2). (3).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当时:(1)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2) 如果

2、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值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9、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等于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的正弦、余弦,等于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10、和角与差角公式 ;.11、二倍角公式 .公式变形: 12、三角函数的周期函数,xR及函数,xR(A,为常数,且A0,0)的周期;函数,(A,为常数,且A0,0)的周期.13、 函数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14、辅助角公式 其中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三角形面积公式.18、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19

3、、与的数量积(或内积)20、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B,则.(2)设=,=,则=.(3)设=,则21、两向量的夹角公式设=,=,且,则2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 .三、数列2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2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5、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公式为.26、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7、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为 或 .四、不等式28、已知都是正数,则有,当时等号成立。(1)若积是定值,则当时和有最小值;(2)若和是定值,则当时积有最大值.五、解析几何29、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4、3)两点式 ()(、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30、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若,;.31、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3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直线:).33、 圆的三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0).(3)圆的参数方程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弦长=其中.3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形、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离心率,参数方程是.双曲线:(a0,b0),离心率,渐近线方程是.抛物线:,焦点,准线。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36、双曲线的方程与渐

5、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37、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焦半径.(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38、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六、立体几何 39、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方法(1)三角形中位线 (2)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40、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2)先证面面平行4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42、证明

6、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43、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交线的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44、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45、柱体、椎体、球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圆椎侧面积=,表面积=(是柱体的底面积、是柱体的高).(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球的半径是,则其体积,其表面积46、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及计算47、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定

7、义法、等体积法)48、直棱柱、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侧棱平行且相等,与底面垂直。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七、概率统计49、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平均数: 方差:标准差:50、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51、独立性检验 52、古典概型的计算(必须要用列举法、列表法、树状图的方法把所有基本事件表示出来,不重复、不遗漏)八、复数53、复数的除法运算.54、复数的模=. 数学必背公式(二)一,公式和结论1,指数运算性质: ; ; () 2,对数运算性质: logaM +logaN =logaMN ;logaM - logaN =loga ;alogaN=N

8、 ;logaM =; ()。3,等差数列: ; ; 若,且,则; 。 是等差数列(d为常数) (p,q为常数)(A,B为常数) 4,等比数列: ; () ; 若,且,则 ; (); (q=1); 是等比数列(q为常数) 不等于0) (c,q为非0常数)(A,B为非0常数,A+B= 0,)5, 绝对值不等式定理: 。6,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 。7,诱导公式: 与a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式即为诱导公式,口诀:“函数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8,同关系角公式: 9,和(差)角公式: ; ; 。10,倍角公式: ; 。化简公式:。11,不等式的性质:(1)三条公理: (2)五条基本性质: 对称性:

9、传递性:移向法则:乘法法则:倒数法则:()六条基本性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均值不等式:12,不等式的解法:(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对应关系:集解解集0=00)x=x1 或x=x2x1=x2=无实数根ax2+bx+c0x|xx2x|x Rax2+bx+c0x|x1xx2(2)分式不等式: ; 。(3)无理不等式: ; (4)指数不等式: ; 。(5)对数不等式: (6)绝对值不等式: ; ;13,正余弦定理:14,三角形面积公式:15,平面向量:; 设= (x1,y1)= (x2,y2)则:; ;.= x1 x2 + y1 y2= x1 y2 = x2 y

10、1 .=0 x1 x2 +y1 y2 = 0 16,平移公式: 如果点P(x,y)按向量=(h,k)平移至则17,定比分点公式:(x1,y1),(x2,y2),点P(x,y)分所成的比为,即则18,距离公式:19,斜率公式:设直线(A0)的倾斜角为(900),方向向量为v=(a,b)(a0),直线上有两个点P1(x1,y1)P2(x2,y2)(x1x2),则直线的斜 率 。20,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 。21,弦长公式:22,概率公式: ; ; ; 23,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 公理2:公理3:点A,B,C不共线,则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且。推论1: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推论2:有且只

11、有一个平面,使。推论3: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公理4:。24,等角定理:或与互补。25,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若,则。性质定理:若,则。26,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若,则。性质定理:若,则。27,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若,则。性质定理:若,则。28,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直线,则。性质定理:,则。29,三垂线定理:于B,。30,排列数公式:。31,组合数的公式和性质:公式:性质1:性质2: 。32,二项式定理: ;二项式系数的和为: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33,概率与统计:(1)期望:(2)方差:(3)标准差:

12、34,函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35,导数基本公式:(C为常数) ;(C为常数)36,法向量的应用: (1)若直线上有两个点A , B ,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等于(2)若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与所成二面角等于 或 (3)若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AB是平面的斜线,则点B到平面的距离(4)若是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A,B分别是上的点,则异面直线的距离37,取值范围: 线面角:;斜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 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直线的倾斜角:异面直线所成角:。38,任意数列的第n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二,图象和结论1,正反词语:下面给出一些关键词的否定:正面语词等于大于小于是全都是至少一个至多一个否定不等于不大于(小于等于)不小于(大于等于)不是不全不都是一个也没有至少两个2,对数函数图象图象性质(1)定义域:(2)值域:(3)过点,即当时,(4)在(0,+)上是增函数(4)在上是减函数(5)0x1时 y1时y0(5)0x0; x1时y03,指数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图象性质(1)定义域:(2)值域:(3)过点,即时(4)在上是增函数(4)在上是减函数(5)x0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