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84857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言2010年第l期30付马话(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言2010年第l期30-一44页(2010年2月24日出版于北京)海南东方市四更镇付马话同音字汇刘新中,区靖2(暨南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州1,liuxi比山on自;2,tl龙山jnu.曰)提要本文简要介绍海南省东方市四更镇付马话的音系及其主要特点,列出同音字汇。关键词海南省东方市付马话同音字汇壹概况付马村在海南省西部的东方市四更镇,位于昌化江下游的南岸,离南面的八所镇约16公里,西面6公里处便是北部湾。20世纪60年代人口有600多,2007年约1700。据发音人介绍,此村1958年之前叫“副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编撰的昌化县志附会为“附马村”。全村共有12个姓,

2、其中最大的姓氏为文,根据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文普镌来自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罗箔村里,明朝中叶到海南,至今已有22代。其它超过100人的姓氏为吉、符、张、郭,不足100人的姓氏是王、赵、刘、卢等。虽然付马话的人主体源自江西,但是现在的付马话与其始发地的庐陵(今江西吉安)现在的语言已经很不相同,而且与已知的闽、粤、客等方言也不同,其归属还需进一步研究。它的许多特点既有历史层次问题,也有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的因素。文白异读、训读等现象都很突出。付马话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濒危方言,操付马话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双语人。付马村的周围都是讲哥隆话(即村话,属于壮侗语族黎语支)的村落,四更镇则讲海南话(海南闽语)。付马村

3、里的人讲付马话,他们与周围村落的人讲哥隆话,出去镇上就能讲一点海南话,到东方市则需要讲海南话或者普通话。付马村的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2003年春至2009年夏,笔者先后五次对付马话进行了调查。本文的主要发音人吉呈明,是付马小学的退休教师,生于1942年10月;另一位主要发音人文业光,付马村农民,生于1945年,未离开过付马村。贰付马话的声韵调2.1声母19个,包括零声母。6PmfvtoJtn1tsts5Jkk习ho【6d虽然有时候发成浊音的【bd,但与海南闽语的【6司一样,年轻人中更明显。【tstss在非齐齿呼前被动发音部位与普通话差不多,在齐齿呼前读totc司。齿间塞擦音te,有时读为

4、擦音司,两者不区别意义,不构成音位对立。年轻人中“心层”等字有时读toe,有时读t。【J摩擦重的时候是z。n在齐齿呼前读为玮。30方言声母中的文读主要受周围哥隆话和海南话的影响,“病”白读为【P,文读【6;“毒”白读为【tj,文读【司;“无”白读为【m,文读为【v。有些文读则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如“鱼”白读为们,文读为零声母。2.2韵母61个。0llOC斑1面UUUluk,如,。和u。中,文读姗哪叭毗明utUnok叨ouIPikmitluim.钩以以吹四U叩姐拘水翻an明atakuauauaualaiaiiaula们niallanau翻al明apatakap明韵母有丰富的文白异读。一些韵母有较

5、为明显的文白读音分工多读为u。,如“贺祸锅座初多”;二j的文读形式是in和ian,如“犬”。皿在与舌根音相拼时多为u二,如“衔”。司韵母有时读得像司。呱有时读得像翎,如“分”。【叨有时读为明,如“横1轰宏”;“用”:叨因为有了声母J,叨韵母前面似乎有一个i;“肉”的韵母为【ok,但有时读为iok。2.3声调8个。阴平日35东抽垦上声臼44九草老重去声脚31送动卖丛阴人”4谷百拍阳平们53门铜情阳人J2六毒绿阳平文脚23重鱼人声文1临塑丝;阴平部分字古属去声,上声部分字古属平声,去声部分字古属上声,这些字以及阳平文、人声文两类字一般都是来自异方言的文读音。以上调类除阳平文、人声文,都是根据白读层

6、的古音来源命名的。文读层声调自成系统,如果根据其古音来源单独命名,则有:阴平日44、阳平臼J23、上声脚J31、去声脚35、人声15。现将文白两个系统对比如下:白读层阴平日35阳平、53上声,44去声脚j31阴人,4阳人J2文读层阴平日44阳平.23上声因31去声日35人声15白读层阴平与文读层去声调值同,白读上声文读阴平同,白读去声与文读上声同。叁付马话同音字汇本字汇按韵母次序排列,同一韵母内又按声母次序排列,一声母内又以阴平、阳平、阳平文、上声、去声、阴人、阳人、人声文为序。写不出的字用方框“口”表示。注释、举例右下角小字标明。例中用“一”代表所释字。写不出的字不再用方框表示,直接标写读音

7、。“(老)”表示老一代人的读音,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样的读音;“(新)”表示现在年轻人的发音,这些年才出现的读音;“(口)”表示主要出现在口语中。训读下加“_”表示。有文白异读的字下加单横线“_”表示白读,双横线“_”表示文读。2010年第1期【,泼拨波玻一璃菠一菜钱跋一足巨坡颇日婆日丝巨破薄一荷们磨抹们摹一仿模一范!一子摩磨一刀一面石一魔因末沫司锄们左塑一中切助坐锉作琐卜1朵躲刁徒,妥椭一圆,糯一米.哆一唆服手指文骡螺一蜘脚揉一起来,佐搓司措一置日初大年一日楚口一汉人:男人。j梳;鱼,唆哆-们戈哥巫案们丝司个一人一动可们俄鹅蛾臼我们我刘禾和一气坷苞一花因亘薄一何迥,阿一胶一哥6pmtgdtts

8、nts15kk习h卜巴芭疤因爸霸坝平川椭柄把一握一守一一卜把批一耙犁一卜地琶琵一口爬脚帕怕方言2010年第l期30-一44页(2010年2月24日出版于北京)海南东方市四更镇付马话同音字汇刘新中,区靖2(暨南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州1,liuxi比山on自;2,tl龙山jnu.曰)提要本文简要介绍海南省东方市四更镇付马话的音系及其主要特点,列出同音字汇。关键词海南省东方市付马话同音字汇壹概况付马村在海南省西部的东方市四更镇,位于昌化江下游的南岸,离南面的八所镇约16公里,西面6公里处便是北部湾。20世纪60年代人口有600多,2007年约1700。据发音人介绍,此村1958年之

9、前叫“副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编撰的昌化县志附会为“附马村”。全村共有12个姓,其中最大的姓氏为文,根据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文普镌来自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罗箔村里,明朝中叶到海南,至今已有22代。其它超过100人的姓氏为吉、符、张、郭,不足100人的姓氏是王、赵、刘、卢等。虽然付马话的人主体源自江西,但是现在的付马话与其始发地的庐陵(今江西吉安)现在的语言已经很不相同,而且与已知的闽、粤、客等方言也不同,其归属还需进一步研究。它的许多特点既有历史层次问题,也有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的因素。文白异读、训读等现象都很突出。付马话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濒危方言,操付马话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双语人。付马村的

10、周围都是讲哥隆话(即村话,属于壮侗语族黎语支)的村落,四更镇则讲海南话(海南闽语)。付马村里的人讲付马话,他们与周围村落的人讲哥隆话,出去镇上就能讲一点海南话,到东方市则需要讲海南话或者普通话。付马村的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2003年春至2009年夏,笔者先后五次对付马话进行了调查。本文的主要发音人吉呈明,是付马小学的退休教师,生于1942年10月;另一位主要发音人文业光,付马村农民,生于1945年,未离开过付马村。贰付马话的声韵调2.1声母19个,包括零声母。6PmfvtoJtn1tsts5Jkk习ho【6d虽然有时候发成浊音的【bd,但与海南闽语的【6司一样,年轻人中更明显。【tsts

11、s在非齐齿呼前被动发音部位与普通话差不多,在齐齿呼前读totc司。齿间塞擦音te,有时读为擦音司,两者不区别意义,不构成音位对立。年轻人中“心层”等字有时读toe,有时读t。【J摩擦重的时候是z。n在齐齿呼前读为玮。30方言声母中的文读主要受周围哥隆话和海南话的影响,“病”白读为【P,文读【6;“毒”白读为【tj,文读【司;“无”白读为【m,文读为【v。有些文读则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如“鱼”白读为们,文读为零声母。2.2韵母61个。0llOC斑1面UUUluk,如,。和u。中,文读姗哪叭毗明utUnok叨ouIPikmitluim.钩以以吹四U叩姐拘水翻an明atakuauauaualaiai

12、iaula们niallanau翻al明apatakap明韵母有丰富的文白异读。一些韵母有较为明显的文白读音分工多读为u。,如“贺祸锅座初多”;二j的文读形式是in和ian,如“犬”。皿在与舌根音相拼时多为u二,如“衔”。司韵母有时读得像司。呱有时读得像翎,如“分”。【叨有时读为明,如“横1轰宏”;“用”:叨因为有了声母J,叨韵母前面似乎有一个i;“肉”的韵母为【ok,但有时读为iok。2.3声调8个。阴平日35东抽垦上声臼44九草老重去声脚31送动卖丛阴人”4谷百拍阳平们53门铜情阳人J2六毒绿阳平文脚23重鱼人声文1临塑丝;阴平部分字古属去声,上声部分字古属平声,去声部分字古属上声,这些字以

13、及阳平文、人声文两类字一般都是来自异方言的文读音。以上调类除阳平文、人声文,都是根据白读层的古音来源命名的。文读层声调自成系统,如果根据其古音来源单独命名,则有:阴平日44、阳平臼J23、上声脚J31、去声脚35、人声15。现将文白两个系统对比如下:白读层阴平日35阳平、53上声,44去声脚j31阴人,4阳人J2文读层阴平日44阳平.23上声因31去声日35人声15白读层阴平与文读层去声调值同,白读上声文读阴平同,白读去声与文读上声同。叁付马话同音字汇本字汇按韵母次序排列,同一韵母内又按声母次序排列,一声母内又以阴平、阳平、阳平文、上声、去声、阴人、阳人、人声文为序。写不出的字用方框“口”表示

14、。注释、举例右下角小字标明。例中用“一”代表所释字。写不出的字不再用方框表示,直接标写读音。“(老)”表示老一代人的读音,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样的读音;“(新)”表示现在年轻人的发音,这些年才出现的读音;“(口)”表示主要出现在口语中。训读下加“_”表示。有文白异读的字下加单横线“_”表示白读,双横线“_”表示文读。2010年第1期【,泼拨波玻一璃菠一菜钱跋一足巨坡颇日婆日丝巨破薄一荷们磨抹们摹一仿模一范!一子摩磨一刀一面石一魔因末沫司锄们左塑一中切助坐锉作琐卜1朵躲刁徒,妥椭一圆,糯一米.哆一唆服手指文骡螺一蜘脚揉一起来,佐搓司措一置日初大年一日楚口一汉人:男人。j梳;鱼,唆哆-们戈哥巫案们丝司个一人一动可们俄鹅蛾臼我们我刘禾和一气坷苞一花因亘薄一何迥,阿一胶一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