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845689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册《渔歌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八册渔歌子教学设计 执教:下祝乡中心小学 聂建梅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的兴趣。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开学初,我们就学习了一首词,还记得吗?。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学期的第二首词,也是江南的诗词,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渔歌子3、这首词原来不

2、叫渔歌子,它叫渔夫,后来人们给它配上曲子,可以唱了 ,才改叫渔歌子,什么意思呢?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想听吗?二、歌曲激趣,走进渔歌子 1、播放歌曲并放映图片。师:老师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小曲子,还准备了一些美丽图片,想和你们分享,高兴吧?(播放图片加音乐)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曲子名叫渔歌子。你们还欣赏了许多美丽风景,谁来说说,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竹子、桃花、小桥、柳树、渔翁)2、 师:张志和写了五首渔歌子,今天学习的是第一首,让我们走进这一首优美的词渔歌子3、 字字落实(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0页,你们看,整首词就27个字。所以我们每个字都不能读错,做到“字字落实”。

3、生自由练习读。(2)师:要想将这首词学好,得先把里面的生字读准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词的韵味。(出示生字词:西塞、鳜鱼、箬笠、蓑衣)点名读(3)指名四位同学读,一人读一句,相机讲解。师:这个塞(si)字,还有其他读音是(s、si)能分别组词吗?塞s(阻塞) 塞si(边塞) 塞si(塞住)西塞山在哪里?强调:看注释理解诗意的好方法。师:见过鳜鱼吗?鳜鱼,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吃到的“桂鱼”,拿去烹饪之后,肉味鲜美滑嫩! 师:什么是箬笠?什么是蓑衣?如果不看注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提示一下,看这个字形,我们可以知道(箬笠是竹字头,说明是用竹子编的。蓑衣是草字头,是用草或者棕制成的雨具)师:通过分析字形记字

4、,也是学习的好方法。箬笠、蓑衣是以前的避雨工具,农村很多人家里都有箬笠,蓑衣以前农村每家每户都有,现在很少人家里还有。 (出示图片)4、 指导朗读(1)全班学生自己练习读诗句(2)朗读指导。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板书:轻重缓急),并注意停顿。师:读的时候要有快有慢,特别是老师做记号的红色字体,要读得慢一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范读学生练习读指名试读-全班齐读三、“身临”画面,深入体会1、师:多么动听呀!好的诗词就像一首歌!其实,好的诗词啊,还

5、是一幅画!2、师: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你词中看到了哪些景物?(1白鹭,2西塞山,3桃花,4流水,5鳜鱼,6箬笠,7蓑衣,8斜风,9细雨。)3、师:在这首词描绘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色彩? (白色-白鹭 西塞山-墨绿 桃花-粉色 箬笠-青色 蓑衣-绿色 )师:你看,短短27个字的一首词,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那么多景象!完全就是一幅画啊!(看课文插图)4、师:同学们,除了眼睛里享受着美的熏陶,我们的耳朵里,仿佛又能听见什么呢?(白鹭拍打翅膀声、淙淙的流水声、鳜鱼游动声、风声、细雨声)5、读着前两句,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后两句呢?6、师:这样美丽的景色再伴随悦耳的声音,令人不禁深深陶醉在其中。

6、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这美景吧。(伴乐生齐读)四、体悟诗人内心情感1、师:这样的美景,这么悦耳的声音,除了我们,还有谁也被迷住了?(诗人张志和)他会舍得回去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不须归)(板书“不须归”)2、师:你们知道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想回家)诗人“不须归”的理由是?(生答)师:西塞山前白鹭飞生:不须归师:桃花流水鳜鱼肥生:不须归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生:不须归3、师: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中,诗人完全陶醉了,他是怎样的心情呢?(板书:悠闲自在)师:现在我们就是张志和,一起用诵读,来感受他的心情吧!(齐读)4、师:那么,张志和仅仅是因为陶醉于山水,不肯回家么?让我们走进张志和,解读他

7、的生活,了解词人。(ppt出示:【张志和】(约730-810)浙江人。本名龟龄,精通书画、音律、作诗。少年时便深得皇帝器重,被皇帝赐名“志和”。后来,因事降官。他干脆辞官回家,整日泛舟垂钓,漫游于山水之间,并自号“烟波钓徒”,从此再也不愿踏进官场。)师:了解了词人的背景,你们觉得张志和仅仅是不想回家吗?(还不想回到官场当官)师:因为官场(生:黑暗、勾心斗角)师:是啊,他厌倦了官场的生活,他再也不愿意回到官场,只愿意寄情于山水之间,享受着属于他的那份悠然自得、悠闲自在。(指板书)后来朝廷派人找张志和回去做官,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更是指回哪里呢?(朝廷)5、师:但是张志和的哥哥张松龄担

8、心弟弟隐居不回家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课件出示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师点出“和”与“胜”的读音。(h shng)师:听听看,哥哥说了什么?(师范读)6、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能读懂哥哥想对弟弟说什么吗?(想劝弟弟回家,劝弟弟回去做官。)师:你们从哪读出来的?(且须还)师:是啊,哥哥是情真意切希望弟弟回家,那弟弟是怎么回应哥哥呢?7、师:现在,老师当哥哥来劝弟弟,你们当张志和表达弟弟的想法,我们一起来和这两首词。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

9、鱼肥。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生:(齐读)不须归。师:(更慢)且须还。生:(更慢)不须归。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生1生2生3师:哥哥费尽苦心,最终劝动弟弟了吗?(没有)8、创设情境朗读:是啊,他厌倦了官场的生活,他再也不愿意回到官场,只愿意陶醉在这样的山水之间,他才过的悠闲自在。师:(音乐起)晨曦微亮的早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唱,诗人张志和独自泛着轻舟,顺着春江水,绕过西塞山,慢慢地朝这片桃林移来,他在心里轻轻吟着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10、细雨不须归。(齐读)师:天色已近黄昏,岸上的人家已升起袅袅的炊烟,天空也渐渐飘起了细细的雨丝,但是张志和依然坐在船头,他在心里轻轻地吟着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齐读)9.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已经会背了,谁愿意试试?五、生字书写1.(ppt出示“鹭”字)学生先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注意事项。重点指导“鹭”的写法:“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写紧凑,上边的“路”写的要扁,下边的“鸟”的撇插到“路”的中间写。师范写,生书空。2. “塞,箬”,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指导写“塞”3. 生练习书写4. 书写展示六、作业布置1、练写生字“塞、鹭、笠”各六个。2、课后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同学互相交流。板书设计: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美丽如画 不须归 悠闲自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