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点划分原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3469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点划分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险点划分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险点划分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险点划分原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险点划分原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点划分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点划分原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点划分原则一、 物的不安全状态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1)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2)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3)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2、 物料(1)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2) 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

2、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3)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3、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4、 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5、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离辐射(X射线、离子、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二、人的不安全行为1、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

3、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2、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他。3、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他。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去掉其他防护物。5、 制造危险状态货物过载;组装中混有危险物;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他。6、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不使用

4、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7、不安全放置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他。8、 接近危险场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货、接近货物下面;进入危险有害场所;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坐不安全场所;其他。9、某些不安全行为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不必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他。10、误动作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11、 其他不安全行动三、作业环境的缺陷1、 作业场所没有确保通路;工作

5、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2、环境因素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四、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1、安全生产保障(1)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2) 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3)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4) 违反法规、标准。2、 危险评价与控制(1) 未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隐患(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隐患);(2) 未正确评价生产活动中

6、的危险(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危险);(3)对重要危险的控制措施不当。3、作用与职责(1) 职责划分不清;(2)职责分配相矛盾;(3) 授权不清或不妥;(4) 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正确。4、培训与指导(1) 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针对变化的培训);(2) 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3) 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4) 培训方法有缺陷(包括培训设备);(5) 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6) 缺乏技术指导。5、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1) 人员选择不当无相应资质,技术水平不够;生理、体力有问题;心理、精神有问题。(2) 安全行为受责备,不安全行为被奖励;(3) 没有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

7、品或设施;(4) 工作安排不合理没有安排或缺乏合适人选;人力不足;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5) 未定期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 没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缺陷(技术性错误,自相矛盾,混乱含糊,复盖不全,不实际等);(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7、设备和工具(1) 选择不当,或关于设备的标准不适当;(2) 未验收或验收不当;(3) 保养不当(保养计划、润滑、调节、装配、清洗等不当);(4) 维修不当(信息传达,计划安排,部件检查、拆卸、更换等不当);(5) 过度磨损(因超期服役、载荷过大、使用计划不

8、当、使用者未经训练、错误使用等造成);(6) 判废不当或废旧处理和再次利用不妥;(7) 无设备档案或不完全。8、 物料(含零部件)(1) 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不妥;(2) 保管、储存的缺陷(包括存放超期);(3) 包装的缺陷;(4) 未能正确识别危险物品;(5) 使用不当,或废弃物料处置不当;(6) 缺乏关于安全卫生的资料(如MSDS)或资料使用不当。9、 设计(1) 工艺、技术设计不当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或设计思路不当;设计输入不当(不正确,陈旧,不可用);设计输出不当(不正确,不明确,不一致);无独立的设计评估。(2) 设备设计不当,未考虑安全卫生问题;(3) 作业场所设计不当(定置管理,物料

9、堆放,安全通道,准入制度,照明、温湿度、气压、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等);(4) 设计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10、应急准备与响应(1) 未制订必要的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2) 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3) 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4) 应急预案有缺陷,未评审和修改。11、 相关方管理(1) 对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未进行资格预审;(2) 对承包商的管理雇用了未经审核批准的承包商;无工程监管或监管不力。(3) 对供应商的管理收货项目与订购项目不符;(给供应商的产品标准不正确,订购书上资料有误,对可修改订单不能完全控制,对供应商擅自更换替代品失察等造成)对产品运输、包装、安全卫生资料提供等监管欠妥;

10、(4) 对设计者的设计、承包商的工程、供应商的产品未严格履行验收手续。12、 监控机制(1) 安全检查的频次、方法、内容、仪器等的缺陷;(2) 安全检查记录的缺陷(记录格式、数据填写、保存等方面);(3) 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原因分析、处理的缺陷;(4) 整改措施未落实,未追踪验证;(5) 未进行审核或管理评审,或开展不力;(6) 无安全绩效考核和评估或欠妥。13、沟通与协商(1) 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同事、班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2)与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设计者、承包商、供应商、交叉作业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应急机构、邻居单位、公众等);(上两条的“信息”包括: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危险控制和应急措施,事故、不符合及整改,审核或管理评审的结果等。)(3) 最新的文件和资讯未及时送达所有重要岗位;(4) 通讯方法和手段有缺陷;(5) 员工权益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机制缺乏。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