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1905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项目部发生坍塌安全事故,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面生命安全风险,特定本项目部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人员被因坍塌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时,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应急状态,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的危险的评估,按应急方案处理和控制事故。二、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及工作程序(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组 长: 周陈红叶副组长:丁国超 冯鉴涛小组成员:谷月辉 王磊 胡正洋 张亮 李邦林 曹锰强 (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三、应急救援联络电话现

2、场办公室:公司救援领导小组领导电话:火警中心:报警中心:最近医院的地点及联系电话名 称 地 址联系电话养老卫生院青山小区1号楼东侧856职工医院中心大街东四、应急救援机构的职责1、组长、副组长职责组织编制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监督、指导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指挥应急救援小组对突发事件作出正确反应,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2、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小组工作职责(1) 当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要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管理人员立即报告救援小组组长,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2) 救援小组组长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要求公司及上级应急救援

3、机构帮助,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与项目部员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并积极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3)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指定专人维持秩序。指定专人保护事故现场。(4) 现场的安全防护救护组人员根据事故基本情况,立即带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前往现场抢救受伤人员。(5)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对危险设施的应急处理。(6)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将对事故情况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书面报告。(7)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出事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实施应急救援抢险措施和其他安全保障事项。3.事故发

4、生后,领导小组下设各组任务1 现场指挥组:由丁国超、冯鉴涛、谷月辉、组成,周陈红叶为组长。其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及对外联络。2 调度组:由谷月辉、胡正洋、王磊、张亮、组成,谷月辉为组长,其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人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救。 3 治安组:由 姜凤香、胡海东、白静、胡俊龙、曹锰强组成,姜凤香为组长,其任务为现场秩序维护、保护事发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询问记录,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4 后勤保障及联络组:由周艳艳、郝运军、曹锰强、曹清洁组成,周艳艳为组长,其任务是保持公司本部及行业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部的联系,做到上情下走,下情上达,并负责生活保障及

5、善后工作处理。5、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1、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确认事故发生后,应:(1)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2)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救援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立即向所属公司、集团公司上报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结果;(4)保护事故现场。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6、组织人员尽量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并发症的发生,并将其移至安全地方。7、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

6、即送医院。8、基坑:(1) 加强排水、降水措施;(2) 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3) 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4) 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9、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10、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11、紧急小组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12、当事人

7、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后,紧急小组应做好:a、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b、按职能归口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六、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物资。 五、注意事项1 应立即停止施工。2 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3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六、预防坍塌事故措施1 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项目部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公司分管人员及总工审批签字,项目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2 土方开挖前

8、,项目部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项目部应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3 项目部应编制深基坑(槽)、高切坡、桩基和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等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4 深基坑(槽)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槽)、或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高切坡是指岩质边坡超过30M、或土质边坡超过15M的边坡。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是指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5 项目部应作好

9、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项目部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项目部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6 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项目部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7 基坑(槽)、边

10、坡和基础桩周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周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扩、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8 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9 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边坡作业。10 地质条件差的地方施工时,项目部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公司总工审批签字,项目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11 项目部应

11、防止地面水流人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全工程施工,基坑(槽)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12 模板作业时,项目部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行成整体。13 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施工及模板作业时,项目部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

12、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14 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项目部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15 项目部应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16 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的,项目部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示。17 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应有产品合格

13、证。项目部在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对搭设在空旷、山脚等处的活动房应采取防风、防洪和防暴雨等措施。18 雨期施工,项目部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在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19 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20 冬季解冻期施工时,项目部应对基坑(槽)和基础桩支护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2017年7月18日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