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16300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安全操作规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 本 号:1变 更 号:0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WLCY-SB-Z013-2011安全操作规程一、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 1锅炉房是水电供应保障部的要害部门之一,除锅炉房工作人员,有关领导及安全、保卫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主管批准,不准入内。2当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提高警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巡视制度。3非当班人员,未经带班长同意,不准开关锅炉房内的各种阀门,烟风门及电气开关。无证司炉工不准独立操作。4禁止锅炉房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所需装少量润滑油、清洗油的油桶、油壶要存放在指定地点并注意检查入炉的煤中是否有爆炸物及杂物等。5锅炉在运行或压火期间,房门不准锁住或闩住,压火期间要有人监视。6锅

2、炉房要配有消防器材,认真管理,不要随便移动或挪作他用。7锅炉一旦发生事故,当班人要准确、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相关领导报告。二、岗位责任制:1、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和结构特点。技术性能,运行参数。做到会操作,会维护保养,能及时判断和发现问题,同时还能正确、熟练的处理问题。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务生产安排,上班时尽职尽责,不迟到早退。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坚守工作岗位。3、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隐患后,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如遇紧急情况,可按规程的有关规定,立即作出正确而及时的处理,待处理完后再向领导汇报,或者在处理过程中,指派有关人员向领导汇报。4、经常保持安

3、全设施的完好状态,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5、对未经批准而进入场地的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要进行劝说和制止。6、检修后的设备,其检修质量不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各岗位操作人员有责任提出意见不予验收。7、搞好文明生产,经常保持所辖设备和场所的清洁、整齐。三、交接班制度1、对接班人员的要求:(1)、接班人员应按时作息,保持充沛的精力,按规定时间到达工作场所。(2)、如果因故不能按时接班,应事先向值班长报告,待应允后,可以上班。(3)接班人员除了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介绍运行情况外,还应按岗位、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认真阅读上一班的运行记录,并结合现场检查,与交班记录情况是否一致。(4)

4、按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及时而慎重地检查所管辖的设备。(5)如果在接班时,正好遇到事故,应主动了解事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协助处理。(6)对交接后的常用工具及备品备件,应进行清点,并检查其完好情况。(7)接班人员在接班前不能喝酒。2、对交班人员的要求:交班者,需做到“五交”和“五不交”五交是:、 锅炉燃烧、压力、水位和温度正常。、 锅炉安全附件、报警和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锅炉本体和附属装备无异常。、 锅炉运行记录资料、备件、工具、用具齐全。、 锅炉房清洁卫生,文明生产。五不交是:、 不交给喝酒和有病的司炉人员;、 锅炉本体和附件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是不交;、 在处理事故时不进行交班;、 交接人

5、员不到时不交给无证司炉;1、锅炉压力、水位、温度和燃烧不正常时不交;(1)交班前,交班人员应按岗位责任制对所管辖的设备认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2)交班前,应将操作场地和所管辖的设备打扫和擦洗干净,保持锅炉房的清洁整齐。(3)交班前,应最后清除一次灰渣。(4)交班前,各岗位操作人员将本设备运行情况报告当班班长。(5)事故未处理完或正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须待事故处理完,待锅炉恢复正常运行后,才能分岗位交班,如果处理事故需要很长时间,在征得领导同意后,还必须征得接班班长同意后,也可交班。(6)向接班人员介绍锅炉运行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7)向接班人员介绍安全附件和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

6、8)向接班人员介绍各种阀门的开关位置及各种热力仪表、电器仪表、电气设备,自控系统的运行情况。(9)向接班人员介绍燃料的质量和当班耗煤量。(10)向接班人员介绍水质和水处理情况。(11)当面交接运行日志和交接班记录,经双方签字后,交班者方可离开现场。(12)交接者在交接记录中签字后又发现了设备缺陷,应由交接者负责四、 生产厂房和工作厂所的安全1、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铁板表面应 有纹路以防滑跌。1、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以免阻碍通行。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以免妨碍通行。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 钢丝绳等)时,

7、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地面有灰浆泥污,应及时清除,以防滑跌。2、所有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应有保温,保温层应保证完整。当室内温度 在 25时,保温层表面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50。3、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触电、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4、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工作时必须穿着工 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禁止戴围巾和穿长衣服。工作服禁止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纤混纺的衣料制做,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 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内。做接触高温物

8、体 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5、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戴安全帽。五、 设备的维护1、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如栅栏),露出的轴端必须设有护盖,以防绞卷衣服。禁止在机器转动时,从靠背轮和齿轮上取下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2、对于正在转动中的机器,不准装卸和校正皮带,或直接用手往皮带上撒松香等物。3、在机器完全停止以前,不准进行修理工作。修理中的机器应做好防止转动的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电动机的开关、刀闸或熔丝应拉开,开关操作电源的熔丝也应取下); 切断风源、水源、气源;所有有关闸板、阀门等应关闭;上述地点都挂上警告牌

9、。必要时还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检修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必须对上述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4、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的部分,以及把手伸入栅栏 内。清拭运转中机器的固定部分时,不准把抹布缠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只有在转动部分对工作人员没有危险时,方可允许用长嘴油壶或油枪往油盅和轴承里加油。5、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 立,如必需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6、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的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例如:汽、水、 的法兰盘、阀门,锅炉烟道的人孔及检查孔和防爆门、安全门、除氧器、 热交换器、

10、汽鼓的水位计等处。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处所长时间停留时,应做好安全措施。7、设备异常运行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停止设备运行。在停止运行前除必须的运行维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接近该设备或在该设备附近逗留六、 高处作业 1、凡在离地面 2m 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应按照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凡能在地面上预先作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作,尽量减少高处作业。2、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 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 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3、高处作业均须先搭设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11、,方可进行。4、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隔 6 个月)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 重为 225kgf,试验时间为 5min,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记录。 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处理。5、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6、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 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7、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 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8、梯子的支柱须能承受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攀登时的总重量。梯子的横木须嵌在 支柱上,不准使用钉子钉成的梯子。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 40cm。9、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 60左右。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 不少于 1m 的梯蹬上工作。10、人字梯须具有坚固的绞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 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乘用车轮胎分公司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