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81431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4.7.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2 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由“挫折与人生相伴”“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了挫折的含义、挫折产生的原因、对待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和结果等内容。第一目:“人生难免有挫 折”。主要介绍什么是挫折、为什么会有挫折。学生从小到大虽然有过不少挫折,但对什么是挫折可能并不清楚。本目首先通过邓亚萍的事例引出挫折的含义,即人 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失利、失败、阻碍等。在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挫折之后,再让学生谈谈他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挫折,从而使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 个人都一定会经历到的,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此基础上,课文进一

2、步指出,挫折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 约而产生的。这些因素可分为天灾人祸和人为因素。前者指自然灾害和社会因素,后者指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这两类因素,本目分别设置了两个活动让学生举例 和确认是哪一类因素。第二目:“不同的态度,不同 的结果”。主要介绍了对待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三种不同结果。因为战胜挫折的过程如同登山一样,所以本目选用了登山的材料来说明对待挫折的 三种不同态度会导致三种不同结果。让学生“填写挑战者、放弃者、半途而废者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词汇”这一活动,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 度。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受挫经历,回想一下当时

3、的选择”,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印证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接受和对待挫折。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能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学会选择、判断,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知识与技能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地、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景与氛围。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形成认知,培养正确认识挫折的健康人格。3、教学重难点难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

4、人的活动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重点: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综合设计思路:1)以典型的挫折故事引出话题。2)以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受挫折的故事为例,通过分析挫折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挫折与人生相伴。3)开展“说说自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就在我们日常中,人生难免有挫折。4)以书本上的二个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挫折的各方面因素。二、学情分析()针对过分关爱造成学生的人格偏差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得到太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

5、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在 学生当中,对挫折有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的人生是平凡的,谈不上挫折;另一种认为,学习上的困 难,生活中的挫折,谁要是遇上了,那就是倒霉而无奈的事情。针对这两种想法,需要对挫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向学生作简单的介绍。通过相关的资料介绍和学生 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它与人生相伴相随;面对挫折,要用积极地态度战胜它。三、教法、学法概述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歌曲、文字、视频材料等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案导学

6、,进行探究、讨论、实例分析,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四、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学生事先做一份关于挫折的调查问卷,由教师统计整理,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挫折的认识。2、每位同学在课前对家人或者同学、朋友进行一次关于挫折的采访。并记录和写出采访心得。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问: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如果把成功比作雨后彩虹,那么挫折就是彩虹之前的风雨。人们不能永远生活在阳光下,也会经历风雨,也会遇到许多挫折,虽然挫折有大有小,但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板书)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

7、么是挫折呢?在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了一份关于挫折的调查。其中体现出同学们对挫折的认识有多种:不如意的事情、困难、不幸的遭遇、失败、心理上不平衡、考试没考好、不开心,等等。看来,大家对挫折都有一定的理解。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书本:是指人遇到的失败、失利、阻碍等。)1、挫折的含义(板书)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产生挫折感。例如去年干旱,很多地方的禾苗都枯死了,一些农民颗粒无收;一些同学因成绩不好而感到困惑等。讨论: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呢?并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在我们的

8、调查问卷中,有98%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历过挫折,而且大家一般认为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考试没考好、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其次是和好朋友发生矛盾;再次是因为父母亲的身体不好而感觉无能为力。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最大的挫折是父母无法实现自己的要求,比如不给足够的钱花等。由此可见: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不可避免。2、挫折与人生相伴(板书)挫折既然普遍存在,不可避免,那么挫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不可能完全避免呢?(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学生看完课文后回答:这是因为,造成挫折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9、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板书)(学生把在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如故事、新闻、个人经历等,进行简单分类后加以展示说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如学生讲述:1998年抗洪抢险影片片段以及2002年北京地区沙尘暴的危害情况,并进行讲解。提问:这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学生回答:自然因素。)教师提示: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的物质和精神造成巨大的损失或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灾害是我们人为造成的。如:缺乏环保意识、破坏生态平衡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挫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

10、生讲故事: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郁郁不得志,以及屈原、司马迁,他们所遇到的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答:社会原因。)教师分析家庭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对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和邻里关系,都会对青少年心理造成影响。有一个17岁的高中生,因为母亲对他的要求极其严格,规定考试成绩必须保持在班内前几名,由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将自己的母亲杀害了。(学生讨论:是什么使他从一个好学生沦为了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此外,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因而学校

11、教育必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若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出现偏差,就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带来危害。(学生阅读书中事例,谈感想。)(学生举例说明由于个人因素而造成的挫折。)教 师总结: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同学们在调查问卷中,认为自己遭遇挫折的原因主要有自己阅历太少、意志不够坚定、家庭条件不好 等。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中遇到种种挫折,多是由于个人因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认真分析出现挫折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面对挫 折、经受考验。挫折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探究活动:如果你是梁健。梁健是某校初一的学生,他想参加学校篮球队,因为它是市冠军队。梁健认为自己反

12、应敏捷、敢打敢冲,是个当运动员的料。满怀希望的他找到教练,不料却被拒绝了,理由是身体单薄,个头不高。思考:(1)梁健遇到的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不是一次挫折?(2)他可能因为这次挫折出现什么样的情况?(3)如果你是梁健,你会怎样做?(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出挫折的两重性影响:第一、消极影响:给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第二、积极影响:使人得到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一开始,驴子悲哀地鸣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

13、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驴子便走出了枯井。问:读了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教师:对于身陷枯井的驴来说,如果它只是悲哀地等待,那么每一铲土都是埋没它的致命东西。但是,聪明的驴却及时地抖掉了每一铲土,甚至成功地利用了它们!一些挫折可能让人致命,却也可能成为成功的垫石!挫折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完全取决于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3、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板书)挫折对人造成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它。用消极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可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梁健可能成为这三种人。挑战者

14、、半途而废者、放弃者。活动:词语比赛:要求:用各种词语表现上述三种人的态度。各小组同学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的词语精确、数量多。同 学们,挫折对造就人才和事业成功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但是,挫折毕竟是人生道路上逆流。它和人生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它给个人以不幸,给社会以损失。虽然 挫折在人生道路上难以避免,但不是任何挫折都不可预测,不可避免,更不是挫折越多越好,多多益善。我们的态度是,应该尽量避免挫折,当挫折来临时,以积极 的心态面对挫折,争取由挫折向成功转化。如何才能做到积极地面对挫折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人们是怎样做的呢?(展示学生课前对家人、朋友、同学进行的采访记录12篇)除了他们给我们的

15、启示以外,我们还要因为这些而选择坚强。(看图片:山区的孩子的生活、贫困的现状)问:他们的生活苦不苦?他们面前遭遇的挫折与我们所遭受的挫折相比,谁的重谁的轻呢?而他们是否就放弃努力了呢?例子:这样的孩子(学生谈感想)然而要改变这样的生活状况,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外,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活动:爱的力量相互帮助,应对挫折(学生活动)是 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现在面对眼前的苦难、打击,与他们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要改变这个现状,真正帮助我们的同龄人,让他们和我们一样过上幸福快 乐的生活。我们也应当义不容辞地攻克眼前的困难,将自己培养成才,发展我们的国家,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挫折,具体的 办法,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课堂总结:每 个人虽然都会遇到挫折,但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反映和行为表现却都不大一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人能战胜挫折,从而获得成功;有人则被挫折所吓倒,从 此一蹶不振,也有人则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是要不断地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坦然面对挫折,勇敢战胜挫折,变挫折为动力,推动自己前 进,这样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当然,我们如果认真地分析可能赞成挫折的各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创造一些条件加以排队和克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发 生。最后,就把巴尔扎克的有关挫折的格言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遇到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