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79491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恩富制作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制作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一、综合选择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 2.垄断条件下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换:A.规律已消失 B.只存在垄断部门,不存在于非垄断部门 C.只存在于非垄断部门,不存在于垄断部门 D.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起作用 3.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B. 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 D. 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 垄断价格是: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5. 垄断利润是:A.是通过市场的高

2、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A.参与制 B.人事联合 C. 买方垄断 D. 买方垄断 7.垄断形成的原因是: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D.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8. 垄断的基本特征: 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9.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A.辛迪加 B.卡特尔

3、 C.康采恩 D.托拉斯 10.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11.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A.资本集中度较高 B.产品有差异 C.信息较完备 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12.金融资本的新特征:A.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跨国银行大量出现 D.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13.垄断竞争的特点: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能消除中小企业 14.垄断资本的非价格竞争的

4、形式主要有:A.促销竞争 B.服务方面的竞争 C. 市场外的竞争 D.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 15.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A.银行垄断资本购买工业资本的股票 B.工业资本购买垄断大银行的股票 C.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生产而形成的资本 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互派人员兼任要职 16.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 17.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主要有:A.受商品需求的制约 B.受商品供给的制约 C.受产品成本的制约 D.受政府的制约18.垄断资本

5、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A.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 B.通过转包形式控制中小企业 C.通过卖方垄断控制垄断企业 D.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 二、名词解释1垄断 2垄断价格 3垄断利润 4垄断竞争 5金融资本6金融寡头 7资本参与制三、分析判断1垄断利润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2垄断条件下资本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因而不存在利润平均化的规律。3垄断的形成消除了自由竞争。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5股份公司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6垄断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超额剩余价值没有本质的区别。四、问题解答1怎样理解股份公司对

6、垄断形成的作用?2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述垄断利润出现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3怎样理解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 4怎样理解金融垄断资本与产业垄断资本的关系?5怎样理解垄断利润及其来源?习题答案(第8章)一、综合选择1.C 2.D 3.D 4.C 5.D 6.A 7.ABCD 8.ABC 9.ABCD 10. ABCD11.ABD 12.ACD 13.ABC 14.ABCD 15.ABD 16.ABCD 17.ABC 18.ABD二、名词解释1垄断 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种资本运行方式, 少数几个大企业以攫取垄断利润为目的,联合控制了一个或几个经济部

7、门的生产和流通。2垄断价格 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直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垄断利润的商品价格。垄断价格是大大偏离商品价值的一种市场价格。3垄断利润 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4垄断竞争 是指以垄断资本为主体或主要方面而展开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较,垄断竞争的目的、性质和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5金融资本 是指在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生成的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6金融寡头 是指掌握和控制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的头目,他们以巨大的经济实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统治和控制。7资本参与制 是指垄断资本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以达到“股票控制额”来实现对其

8、他企业的控制。三、分析判断1垄断利润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观点不正确。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一部分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小生产创造的价值。劳动群众购买垄断产品时支付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 2垄断条件下资本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因而不存在利润平均化的规律。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的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垄断价格的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

9、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3垄断的形成消除了自由竞争。这种观点不正确。主要是因为:垄断并没有削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形成后,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垄断企业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动因必然驱使其激烈竞争。不存在绝对的垄断。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而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了自由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使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更加尖锐复杂。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工业资本的集中

10、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提供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银行垄断的形成使银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一般信贷关系一方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5股份公司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股份公司这一资本组织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但是它并没有改变资本的私人所有的属性,没有改变资本雇佣劳动的性质。股份公司改变的只是资本

11、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不能消除生产力的私人资本属性,因而股份公司这一资本的社会化形式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6垄断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超额剩余价值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自由竞争时期,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垄断所获得的利润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四、问题解答1怎样理解股份公司对垄断形成的作用?(1)股份公司对垄断的形成的积极作用是与它特有的财产组织制度分不开的,股份公司实现了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的财产制度已经部分改

12、变了私人资本的性质,出资人的资本所有权发生了裂变,原本属于出资人对资本的支配、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与资本的最终所有权和受益权发生了分离,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从而使私人资本突破了个人占有形式的局限性,更好地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2)股份公司实现了资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化,使社会管理代替了个人管理,为资本的集中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实现方式。大股东通过对股权的控制,可以取得对资本的控制权,直接控制着规模更大的社会资本,并以一系列连续的参股活动,将这种控股网络遍布于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以大资本为核心的庞大的资本集团,大大加速生产集中的过程,促进垄断的形成和发展。2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

13、述垄断利润出现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平均利润与垄断利润在以下方面有区别。(1)形成过程的区别。前者是自由竞争时期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后者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取的。(2)数量的差别。前者按照资本和平均利润率获得;后者大大高于前者。(3)来源上的差别。前者是剩余价值总额按资本重新分配,来源于全社会产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后者来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劳动群众购买垄断企业产品时支付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三是非垄断企业和其他企业与垄断企业发生经济联系时,通过垄断价格转化为垄断利润;四是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4)

14、垄断利润并不会否定利润率平均化规律,而是使平均利润二重化。利润率平均化规律表现为在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两个层次范围内发生作用,并形成两种不同水平的平均利润率。3怎样理解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1)竞争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为此各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结果是形成平均利润率,得到的是平均利润。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2)竞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企业的数量众多并且规模也较小,因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但是,垄断竞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在垄断大企业与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