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部分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一、实验目的1. 观察与了解肺气肿的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2. 观察与了解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比较两种疾病病变的异同点3.复制呼吸衰竭动物模型;观察呼吸衰竭时家兔呼吸和血气变化二、实验内容【病理组织观察】(一)观察方法1.肉眼观察 肺的表面被覆光滑而薄的脏层胸膜,透过胸膜可见许多呈多角形的肺小叶正常肺浅红色,质软呈海绵状成人肺的重量约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50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支气管从肺门到肺边缘由粗逐渐变细观察要点:观察肺大体标本时首先应识别是哪一侧肺,胸膜有无渗出、粘连和增厚观察肺切面应注意支气管的分布、粗细、颜色,黏膜是否光滑,管腔有无扩张、狭窄,腔内有无分泌物、血凝块、异物和新生物等;管壁厚度是否正常;肺泡腔有无扩大(灶状、弥漫性);肺实质有无实变、新生物,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分布、结构、质地、颜色及其与支气管的关系,周围肺组织有何改变,肺门淋巴结有无变化等2.镜下观察 观察肺组织切片应先肉眼观察肺组织结构有何改变;再用低倍镜观察胸膜有无改变,肺泡结构,支气管及血管的状态,病变区的结构与分布,以及病变与支气管和周围肺组织的关系;在低倍镜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几个病灶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病变区的组织结构和病变特点等。
二)观察内容肉眼观察镜下观察1. 肺气肿2. 大叶性肺炎3. 小叶性肺炎1. 肺气肿2. 大叶性肺炎3. 小叶性肺炎肉眼观察1.肺气肿 肺体积显著膨大,边缘钝圆颜色灰白,切面呈蜂窝状肺组织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痕不易消退若为间质性肺气肿,可见成串的小气泡呈网状分布于肺叶间隔、胸膜下2.大叶性肺炎 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溶解消散期病变累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大叶,肺叶肿大,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随着病变的发展,质地由软变实 (质实如肝)再逐渐变软3.小叶性肺炎 两肺表面和切面散在灰黄色实变病灶,病灶大小不等,直径多在1cm左右,形状不规则病变中央常见细支气管断面严重者病灶可以相互融合甚至累及全叶镜下观察1.肺气肿 肺泡扩张,间隔变窄、断裂并融合成较大的囊腔肺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小气道可见慢性炎症改变2.大叶性肺炎 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在灰色肝变期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肺泡腔内容物在各期有所不同,充血水肿期主要为水肿液;实变期基本成分是大量纤维素,此外可见大量红细胞(红色肝变期)或大量中性粒细胞(灰色肝变期)肺泡壁结构一般不受破坏。
如渗出的纤维素不能被完全溶解吸收,则被肉芽组织机化,为肺肉质变3.小叶性肺炎 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细支气管周围受累的肺泡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及一些红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严重者,病灶相互融合,呈片状分布病灶周围肺组织呈不同程度的代偿性肺气肿或肺不张三、思考题1.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指哪几期,肺组织病变有何特点?结合病变分析其临床表现2.小叶性肺炎肉眼形态特征有哪些?结合发病特点及病变分析为什么小叶肺炎临床易并发呼衰、心衰?3.比较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镜下病理变化的区别4.根据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分析其临床病理联系四、病案讨论 病例一(临床病例讨论)【病史摘要】患儿,男,3岁主诉:(家长代诉)发热、咳嗽、咳痰5天、加重2天入院现病史:一周前患儿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曾服用中成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并出现咳痰、气喘,近两天以上症状逐渐加重,经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4℃,脉搏168次/min,呼吸32次/min患儿精神差,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鼻翼扇动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68次/min,心音钝,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6×109/L,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胸部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灶状阴影入院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各种症状逐渐消失,随后出院讨论】1. 患儿发生了什么疾病?2.请用病理学所学知识解释该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阳性表现病例二(尸检病例讨论)【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2岁,工人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4年,伴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10天入院现病史: 患者14年前感冒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或黄痰,每于感冒或冬春季节加重近2年出现、双下肢水肿,并于劳累后加重1月前,因感冒后发热,咳嗽、咳脓痰、心悸、气促加剧,不能平卧,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心率102次/min,血压110/75mmHg呼吸30次/min慢性病容,端坐呼吸,嗜睡,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明显凹陷,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双肺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较弱,双肺散在干、湿啰音,以背部为甚心率102次/min,心律齐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肝肋缘下3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85;胸部X线检查:两肺透光度增强。
入院后病人突然抽搐,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心率加快1162次/min,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摘要】一般情况:死者身长:158cm,体重:42Kg,口唇发绀心脏:重268g,外形无明显改变左心室壁厚度1.0cm,右心室壁厚度1.1cm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右心室扩张,肉柱变扁镜下:左室心肌未见明显改变,右室近内膜处心肌空泡变气管、主支气管及肺:气管、主支气管黏膜灰红色,腔内有较多黏液性分泌物肺重1450g,体积增大切面呈灰红色,部分呈蜂窝状,可见散在灰黄色实变区镜下:支气管腔内见黏液性分泌物,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杯状细胞增多,部分鳞状上皮化生,黏膜下充血、水肿,黏液腺增多并肥大,部分管壁软骨发生骨化个别管腔内可见黏液栓堵塞部分管腔、管壁及邻近肺泡内见较多中性粒细胞部分肺泡腔扩大,肺泡中隔断裂,相互融合成大泡多数肺泡间隔有纤维化、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肝:重1100g,切面暗红,部分区域有红黄相间条纹镜下:肝小叶中央肝窦扩张、淤血部分肝细胞萎缩、消失,小叶周边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脑:沟回变浅镜下:海马回、尾状核、豆状核等区神经细胞尼氏体消失、间质水肿讨论】1.此患者有哪些病变?死因是什么?2.试用尸检发现解释该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第二部分 呼吸衰竭一、实验目的1.掌握呼吸衰竭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2.观察呼吸衰竭时呼吸和血气变化并讨论其发生机制;3. 了解血气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家兔呼吸衰竭模型的复制;2.家兔呼吸衰竭时呼吸和血气变化的观察三、实验准备【实验动物】成年家兔一只【仪器设备】多导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仪,兔手术台,颈部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连接三通的动脉插管,注射器(2ml、10ml、50ml),针头(4、6、9、16号),小橡皮块,丝线和纱布若干药品试剂】20%乌拉坦,0.5%肝素,生理盐水四、实验方法1.家兔称重,然后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5ml/kg)待角膜反射消失后将动物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剪毛、正中切开颈部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充分暴露气管并分离之,在其下方穿一根丝线备用,分离一侧颈总动脉,在其下方穿两根丝线备用,然后插入气管、动脉插管2.连接并打开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并记录正常呼吸3.用2ml注射器抽出动脉导管内的死腔液,然后用预先以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浸泡管壁的2ml注射器从动脉导管采血2ml,取下注射器迅速套上有橡皮盖的针头,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为正常对照值4.夹闭气管插管上端侧管,使家兔处于完全窒息状态30s,取颈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观察呼吸变化,描记呼吸曲线。
5.立即解除夹闭,等待10min左右,待动物呼吸等恢复正常6. 在距家兔胸骨右缘5cm的第4~5肋间,用一个16号针头沿肋骨上缘顺肋骨方向斜插入胸膜腔,造成气胸并观察呼吸变化,描记呼吸曲线5~10min后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7. 用50ml注射器将胸腔内空气抽尽并拔出针头,等待10min左右,待动物呼吸等恢复正常五、注意事项1. 完全窒息的时间不应过长,以免造成动物死亡2. 血气分析时以肝素抗凝血为标本,取血时注意隔绝空气3. 穿刺针刺入胸腔时不要过深,以免损伤肺和血管六、观察结果呼吸衰竭病理模型前后家兔呼吸和血气变化(PaO2、PaCO2)七、分析讨论1.气道阻塞时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什么?2.气胸时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