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2771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弄清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抓人物言行描写,体会蔺相如、廉颇的精神品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人物言行描写,品味重点词句,了解人物形象。2、通过第一个故事的学习,概括出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和第三个小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蔺相如顾全大局、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以及他们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教学重点、难点: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品质。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了解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比较强,于是对自己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主要是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学法的总结方面作了一下设计,难度加深一点,以调动学生的学

2、习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述故事,巧设情境1.导入:同学们,将相和这篇课文共由三个故事组成,你们还记得吗?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二、学习“渑池之会”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115自然段,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见是起因;席间秦王百般刁难赵王,蔺相如挺身而出,保护赵王是事情的经过;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让赵王回去是结果。)2.抓住重点,深入讨论。(1)出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学生讨论得出观点蔺相如看到秦王用让赵王为他鼓瑟的方法来侮辱赵王,特别气愤,所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

3、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样,是因为他知道大将军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2)阅读思考:大将军廉颇在渑池之会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初步概括廉颇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秦王听说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说明廉颇英勇善战,就连秦王也畏惧他几分。三、学习“负荆请罪”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618自然段,画出重点语句,记录自己的感触。(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618自然段。(2)请学生画出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3)教师整理小结。2.理解重点语句(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

4、不了台!”廉颇的话说明了什么?蔺相如因为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所以赵王加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自然心里会不服气。(2)“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蔺相如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有什么样的品质? 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 (3)精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朗读第18自然段。“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廉颇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勇于改错。)四、理解人物形象,感受爱国情怀1.概括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爱国的人。2.组织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将相和只是史记中的一篇,像这样的好故事,史记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