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极了”与“糟透了”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2674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极了”与“糟透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极了”与“糟透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极了”与“糟透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极了”与“糟透了”教学设计 教者:冯秀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 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当你完成一份自认为不错的手工作品或是取得优异成绩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岁时作了一

2、首诗,他的妈妈给他的评价是“美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带着问题自由研讨 轻声读课文,读完后小组讨论一下问题: 1. 课文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哪几个阶段? 2. 我写的第一首小诗,父母怎样评价?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 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有什么感受? 4. 成年以后,我对父母亲的评价有什么感受?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 汇报一:小时候(七八岁时)、 几年后、成年后 2.汇报二:童年时的诗:母亲(美极了)我(得意洋洋)父亲(糟透了)我(痛哭起来) 妈妈说巴迪的诗“美极了”,爸爸说巴迪

3、的诗“糟透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如果请你做个判断,你觉得巴迪的这首诗写的怎么样?那巴迪当时觉得那首诗写的怎么样?当时他能不能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评价呢?为什么爸爸妈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呢?(是呀!妈妈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鼓励。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评价。)其实几年后作者长成成年后,就对自己的第一首诗有了正确的认识,这回他有什么感受呢? 3.汇报三: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经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 4.汇报四: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

4、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是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四、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 确实如此,每一个人都需要母亲慈祥的爱,也需要父亲严厉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是打骂的时候,谁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五、总结 1.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师也看到你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中的小船, 使它不被那一股风刮倒,能够在爱的鼓舞下,努力的向成功的彼岸驶去。 2. 以诗作结。 课文结束之前老师带来了一首自己非常喜欢的现代诗教育与孩子与大家共同分享,有兴趣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诗好不好? 六、板书:“美极了”和“糟透了”鼓励严格要求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