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72670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文言文翻译大全,廖雪云,孟母三迁,原文,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注释:,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

2、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原文翻译,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写作背景,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

3、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学商人磨刀,如果没有这一段不成立下一段第三次搬家)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

4、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我们的启发,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给人很多的思维在个人空间,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 环境重要,比如把一个刚生的婴儿交给一只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