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行业分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72557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市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市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市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超市行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超市行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市行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市行业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超市行业运营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2015年末 柳州市全市常住人口392.27万人 户籍人口381.62万人 其中:市区常住人口159.6万 户籍人口119.5万柳州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要求,不断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数据表明,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55.1%提升到2015年的62.11%,年均增速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5个百分点,位于全区各地市中第一。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2%,提升到2015年的48.25%,年均增长3%,高于全国8.3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亦位列全区第一。2015年末,柳州市全市常住人口392.27万人,户籍

2、人口381.62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159.6万,户籍人口119.5万。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11万,也因为如此,柳州市成为全广西惟一一个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城市,也就是说,柳州“进来”的人多于“出去”的人,柳州也因此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少有几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同时对超市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商业机会。(二)经济环境柳州的经济总体稳定增长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2015年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8.62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撑起柳州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2015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7%,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6.

3、8%,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49.5%。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8%,对GDP的贡献率为7.4%;金融业增长12.2%,对GDP的贡献率为9.5%;营利服务业增长25.1%,对GDP的贡献率为16.7%;非营利服务业增长13.9%,对GDP的贡献率为10%。第三产业扛起了柳州经济增长的“大旗”,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的强劲“火车头”,成为柳州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民生保障继续加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22元,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9449元, 增长9.8%;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涨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第

4、三产业中盈利服务增长25.1%,超市行业其总体上仍然是稳重有升,还算比较乐观的发展。(三)文化环境由于柳州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购买到安全,新鲜卫生的农产品,传统的农贸市场必将在城市中逐渐淘汰,这就带来了生鲜超市的历史性的机遇。综合性生鲜超市已经快速发展,以后必成城市主角。四、超市行业市场需求分析(1) 超市市场规模柳州现有5个城区数个开发区6个县份。拥有便利店310家,标准超市78家,综合超市21家,大卖场10家。而对比一线发达城市的发展经历,柳州在无论综超和大卖场还是便利店、标超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资料来源:2012柳州城区消费市场分析报告)1. 超

5、市市场增速超市市场的增速缓慢。相比实体店购物,居民的网购热情更高,受网络购物分流影响,实体零售业态持续低迷,自营能力明显不足。五星百货、工贸大厦、联华超市、润平商业、步步高及南城百货六家传统品牌企业是柳州百货零售的龙头企业,对全市的零售市场影响较大,前三季度,六家企业共实现零售额22.44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工贸大厦降幅超过两位数。2016年柳州市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02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18.65亿元,增长5.6%,增速较低,是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步伐放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 市场结构超市的

6、市场集中度情况由图中可以知道柳州的超市主要集中在柳北区、鱼峰区、柳南区,三区环绕的中间部分,以及柳江区附近。所以超市一般是围绕城镇建设,乡村的超市非常少。市场特点总结1.生命周期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下面分别介绍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柳州的超市行业属于成熟阶段,大部分超市都有自己的标准化经营,从上面的经济发展分析我们也可以得知该行业发展缓慢。2.经营差异化/同质化分析除了业态之间的竞争外,各业态内部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各公司的经营模式/策略、商品结构、促销方式、价

7、格模式、配送方式、服务模式等等十分趋同,以标准型超市为例,你标榜价廉物美,我弘扬货真价实;你有快速收银通道,我有银企联动的pos机;商品和服务相差无几,促销活动和销售价格不相上下。同质化竞争,分析超市同质化竞争的成因,有以下五点:1.连锁超市公司此前一直以做大规模为首要战略。各大公司在操作层面上来不及实施更为细致的差异化战略。2.超市运营体系的类同。柳州连锁超市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是十分类同的,均以国外成熟模式为样板。各公司都比较容易的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经营管理运作程序和规范,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强化门店管理等等。然而,连锁经营所要求的顾客管理、快速响应、品类管理、商品开发与供应链管

8、理等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就比较困难了,而这些要素正是差异化经营的主要手段,各公司目前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但要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运营体系,尚需时日。3.在门店选址、商品选择,定价与营销策略上,“跟随者”策略是主流。如A公司进入一居民区,进行了居民户数、购买力、交通状况等分析,决定开设门店,但是,B公司和C公司不久以后肯定也会在此区域开出门店,跟随者所参照的决策依据与A公司一样,却不考虑剩余的市场容量能否满足开店的需求,因此,所谓“隔壁店”、“对门店”在柳州比比皆是,倒为消费者提供了“货比三家”的便利。同质化竞争在这个发展快速的时代互联网必定会导致衰败,在2015年柳州市柳州多家超市陷入关门潮,只有创新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寻求突破,方能在剧烈的竞争中夺有一席之地。如我市某电商企业外卖网商城,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经营模式,网上下订单,实体店体验加配送服务,这种营业模式新颖、方便快捷,从而拉升了超市的销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